[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4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的作者是( )。(A)宋慈(B)郑克(C)桂万荣(D)窦仪2 宋朝有关诉讼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称为( )。(A)洗冤集录(B) 棠阴比事(C) 折狱龟鉴(D)名公书判清明集3 宋朝初年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中书门下(D)门下省4 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宋朝首次出现了凌迟刑和刺配刑(B)宋朝在民
2、事审判时限上推行“务限法”(C)宋朝临时性的司法机构制勘院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D)宋朝加强了有关“ 死伤钱物” 继承权的保护5 最早对六部推行监察制度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6 唐朝将“闻夫丧匿不举哀” 的行为规定为( )。(A)不孝(B)不睦(C)不义(D)不道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7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杂律” 规定的内容有( ) 。(A)赋役(B)买卖(C)强奸(D)放火8 实行过死刑三复奏的
3、封建王朝有(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9 封建制五刑体系中,加、减若干等,实行上下推算原则量刑的刑罚有( )。(A)笞刑(B)杖刑(C)徒刑(D)流刑10 唐律规定,下列情形不适用自首的有( )。(A)伤害罪(B)坐赃罪(C)强奸罪(D)贼盗罪11 作为死刑宽贷刑出现的刑种有( )。(A)流刑(B)加役流(C)刺配刑(D)发遣刑12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独有的法律制度有( )。(A)鞫谳分司制(B)重法地法(C)翻异别推制(D)折杖法13 下列有关唐朝经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唐朝土地立法的最大成就是两税法的推行(B)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推行征收实物税的朝代(
4、C)唐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D)唐朝后期对盐、茶、酒实施专卖制度14 篇目为 12 篇的封建成文法典包括( )。(A)北齐律(B) 开皇律(C) 大业律(D)宋刑统15 “十恶”中属于违反典礼教化的犯罪有 ( )。(A)大不敬(B)内乱(C)不睦(D)不道16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婚姻制度的范畴的有( )。(A)嫁娶违律,独坐主婚(B)婚书、聘财(C)同姓不婚(D)义绝、和离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7 简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8 简述唐律十二篇的主要内容。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
5、,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8 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19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因问所劾之罪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即自首不实及不尽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其知人欲告及亡叛而自首者,减罪二等坐之;即亡叛者,虽不自首,能还归本所者,亦同。其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即事发逃亡,若越度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例。”20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侵损于人者,以凡人首从论。即共监临主守
6、为犯,虽造意者,仍以监守为首,凡人以常从论即共犯谋反、谋大逆、谋叛、强盗、强奸,亦无首从。”21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事” 。“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二千里,三犯流者绞。”22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罪,以充后数。”23 唐律疏议斗讼律:“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限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24 唐律疏议贼盗律:“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子年十六以
7、上皆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姊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男夫年八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伯叔父母、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不限籍之同异。即虽谋反,辞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足率人者,亦皆斩;父子、母女、妻妾流三千里,资财不在没限。其谋大逆者,绞。诸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实之计,而无状可寻者,流二千里。”25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26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 编者注) ,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
8、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但犯恶逆以上罪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27 宋史刑法志一:“熙宁四年,立盗贼重法。凡劫盗罪当死者,籍其家赀以赏告人,妻子编置千里虽非重法之地,而囊橐重法之人,以重法论若复杀官吏,及累杀三人,焚舍屋百间,或群行州县之内,劫掠江海船筏之中,非重地,亦以重论。”27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28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诸以官当徒者,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
9、尽其罪,余罪收赎。”问题:(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 其历史渊源是什么?(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3)这一规定在适用时有何例外? 为什么?(4)唐律这一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什么?29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 其历史渊源是什么?(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3)这一规定在适用时有何意义?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4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
10、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宋朝的检验制度发达,具体表现就是宋朝相继出现了一些检验学方面的著作,如郑克的折狱龟鉴、桂万荣的棠阴比事、宋慈的洗冤集录等。在这些成果中,洗冤集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窦仪是宋刑统的制定者。【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宋朝有关诉讼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称为名公书判清明集,其余三项都属于检验学著作,而不是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汇编。【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3 【正确答案】 C【
11、试题解析】 宋朝初年一改唐朝实行的三省制,实行两府制,所谓“两府”,是指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中书门下是宋朝最高行政机关,实际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宋朝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合称“二府”。【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凌迟刑始于五代,而不是宋朝。【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玄宗令监察御史六人分别对尚书省六部实行监察,称为“大察官”,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即源于此。【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朝的不义是十恶之一。不义谓“杀本府主、刺史、县令、现授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
12、释服从吉及改嫁”的犯罪行为。故选 C 项。“闻父母丧匿不举哀”谓不孝,注意区分。【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A 项属于户婚律的内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宋朝实行一复奏,且限于京师地区。元朝没有死刑复奏制度。【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笞刑、杖刑和徒刑分为五等,如果在处刑加一等时,不在本刑种内相加,而
13、是升格加等,例如,笞刑加一等则以杖刑论处。流刑分为三等。死刑分为绞、斩两等,斩重于绞。在流刑和死刑中,如果在处刑加一等时,在本刑种内相加,例如,流刑 2 500 里,加一等为流刑 3 000 里,因此,流刑加一等不能加至死刑。【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0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唐律规定,对于伤害、强奸、毁坏官文书、官印等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D 项属于清朝常用的刑种,该刑种的出现并非宽贷死刑,而是封建专制恶性发展的结果。【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D 项属于宋朝首创
14、,但并非宋朝独有,元朝也有折杖法,只不过是以七为尾数的十一等笞杖刑罢了。【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唐朝土地立法的最大成就是均田法的推行。故 A 项错误。征收实物税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施行。故 B 项错误。唐太宗时期规定,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政府抽取 10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故选 C 项。安史之乱以及中央和藩镇的斗争令唐政府财政日益拮据,不得不实行盐、茶、酒的专卖。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北齐律确定法典篇数为 12 篇,以后直到元朝以前,除了大业
15、律外,篇章体例都是 12 篇。【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A 项属于侵犯皇帝尊严的犯罪;D 项属于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除了内乱和不睦外,十恶中属于危害典礼教化的犯罪还有不孝、不义、恶逆。【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唐朝婚姻制度的范畴有上述四个选项外,还包括七出、三不去等。【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7 【正确答案】 唐律的特点有:(1)“礼法合一”。唐朝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和立法经验,使法律内容“一准乎礼” ,真
16、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 (2)科条简要、宽简适中。唐朝在前代律典的基础上,再次实行精简、宽平的原则,定律为 12 篇,502 条,从而改变了秦汉以来律令繁杂的局面。(3)用刑持平。唐律规定的刑罚比以往各代都轻,死刑、流刑大为减少。(4)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超。唐律结构严谨、立法技术相当完善。唐律概念明确,用语比较确切,逻辑严谨,立法水平堪称楷模。唐律不愧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唐律的历史地位:(1)唐律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唐律承袭了秦、汉的立法成果,吸取晋律学的成就,使唐律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唐律具有封建法典的典型性、代表性,对宋、元、明、清法律产生了深刻影响。(2)唐律对东亚各国的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模拟 4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