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土断2 台谏合一3 隆兴议和4 内务府5 局外旁观论6 宪政编制馆7 法币政策二、论述题8 比较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9 评 17 世纪中国范围内的政局变革10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活动及其成效11 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2015 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东晋、南朝整顿侨民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西晋东迁后,北方侨人和南方流民混杂相居,
2、不便政府的管理,为此,政府先后多次实行土断。主要内容:居民不分侨旧,一律编人所居郡县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中分割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调整其隶属关系,严厉清查户口。其中最有名的两次是“庚戌土断” 和“义熙土断”。土断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扩大了兵源。2 【正确答案】 北宋统治者实行的一种监察制度。“台” 指御史台,“谏”指谏官,到了北宋,御使和谏官职能合一,史称“台谏合一” 。鉴于唐末五代监察权分散的教训,实行台谏合一。主要内容:御史台和谏官在皇帝的默许下运用彼此的事权,共同监察宰相百官,必要时谏议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北宋末年“台谏合一” 逐
3、渐沦为宰辅权力斗争的工具。台谏合一完善了中国古代权力制约体系,促进了监察制度的发展,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 【正确答案】 南宋与金朝订立的和约。因发生于隆兴二年(1164 年),故称“隆兴议和”。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故地,起用老将张浚主持“ 隆兴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被迫向金议和。主要内容: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宋每年给金的“岁贡” 改称“岁币”,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宋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予金。隆兴议和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近四十年的长期和平稳定。4 【正确答案】 清代设置管理皇家宫禁事务的机构。全称
4、为总管内务府衙门。顺治时就设立了内务府,直至 1924 年废止。内务府渊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奴仆)制度,其主要人员分别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所属包衣组成。最高长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初为三品衙门,至雍正时升为正二品。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日常事务,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 ”,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等特供品。内务府对于维持皇家日常生活秩序起到一定作用。5 【正确答案】 1865 年,英人赫德向总理衙门呈递改革建议的奏章。针对日益腐败的清廷,赫德于 1865 年 10 月向总理衙门呈递对时局改革的折子局外旁观论。开宗明义指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力陈清政府的弊病,并提
5、出效法西方以自强的建议,内容涉及财政、税收和军费等各个方面。总理衙门将局外旁观论抄录给东南沿海各督抚讨论,在晚清政坛引发震动。局外旁观论后来成为洋务运动的号角和“檄文” 。6 【正确答案】 清末为推行“预备立宪” 而设立的一个重要机构,又称 “宪政编查馆”。1907 年,由考察政治馆转变而来,直属于军机处。下设编制、设计、官报 3 局,庶务、译书、图书 3 处。该馆的主要职责为“编制法规,统计政要” ,负责处理有关宪政折件、编订宪法草案、考核法制法规、调查统计以及考核全国宪政筹备等事务。至 1911 年,此馆被撤消。宪政编制馆是清政府推行伪立宪的御用工具,但客观上推动了宪政体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6、。7 【正确答案】 1935 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的一次币制改革。为改变货币制度极为混乱,货币多种多样的局面,国民党政府于 1935 年 11 月颁布财政部改革币制令,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规定汇价,法币 1 元等于英币 1 先令 25 便士。改革最后失败,但它统一了全国的货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二、论述题8 【正确答案】 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同为我国古代规模较大的变法运动,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异同。相同点:(1)改革性质相同。二者都
7、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自发性改革。(2)改革背景相同。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都是新帝即立时,积累了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3)最后结果相同。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在改革中操之过急,又触犯了当时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抵制,导致改革最后失败。不同点:(1)达到具体目的不同。王莽改制涉及经济、行政区划和职官制度,希望达到解决豪强土地兼并问题。而王安石变法则力图强兵富国,改善积贫积弱的局面。(2)进步性而言。王莽改制中的多项内容具有复古倒退性,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王安石变法则是一次进步的改革运动。(3)影响不同。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虽然都失败了,但王莽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未能解决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5 年中 国人 大学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