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7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 1-4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 ( A)立法解释 ( B)行政解释 ( C)正式解释 ( D)非正式解释 2 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 )。 ( A)非眚与眚 ( B)非终与唯终 ( C)误与故 ( D)不端与端为 3 唐律中凡是不宜列入其他 “分则 ”篇的犯罪,统归于 ( )。 ( A)杂律 ( B)名例 ( C)户婚 ( D)职制 4 以法律意识
2、的专业化程度为标准,法律意识可被分为 ( )。 ( 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 B)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 C)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 D)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 5 法的本质属性是 ( )。 ( A)稳定性 ( B)连续性 ( C)阶级性 ( D)强制性 6 根据责任承担内容的不同,法律责任分为 ( )。 ( A)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 B)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 C)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 D)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诉讼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和违宪责任 7 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 )。 (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3、 ( 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法律规定 ( 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 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8 乾隆时最具法律效力的例是 ( )。 ( A)钦定例 ( B)原例 ( C)增例 ( D)判例 9 越宫律 27篇的作者 是 ( )。 ( A)张汤 ( B)商鞅 ( C)韩非 ( D)赵禹 10 于某的父亲不幸逝世,于某和他的母亲继承了父亲的遗产。这里引起继承关系发生的是 ( )。 ( A)法律行为 ( B)法律事件 ( C)法律关系 ( D)违法行为 11 西周制礼所遵循的抽象的精神原则是 ( )。 ( A)明德慎罚 ( B)亲亲尊尊 ( C)礼不下庶人 (
4、 D)嫡长子继承制 12 法要作用于社会关系,必定要通过调整 ( )来实现。 ( A)人的行为 ( B)人的思想 ( C)人的交往 ( D) 人的自我完善 13 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的机关是 (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中共中央书记处 ( C)国务院 ( D)民政部 14 清代京城的满人司法机构是 ( )。 ( A)宗人府 ( B)理藩院 ( C)步军统领衙门 ( D)理刑司 15 法律答问是一部 ( )。 ( A)法律条款 ( B)私家法律 ( C)官方法律解释 ( D)判例 16 我国由 (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 A)全国人大 ( B)全国人大
5、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17 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法产生的是 ( )。 (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 1949年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 C)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 在西方学说史上,最早论述法治问题的学者是 ( )。 ( A)亚里士多德 ( B)柏拉图 ( C)卢梭 ( D)孟德斯鸠 19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 A) 1954年宪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6、D) 1975年宪法 20 依据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 )。 ( A)有权解释、无权解释 ( B)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 ( C)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 ( D)语法解释、系统解释。限制解释、目的解释 21 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哪一个国家机关负责 ?( ) ( A)中共中央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 常委会 ( D)国家主席 22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核心内容是 ( )。 ( A)民主集中制 (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D)广泛的人民参与 23 ( )是无需其他事实出现就能单独引起某
7、种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 A)事实构成 ( B)确认式法律事实 ( C)单一法律事实 ( D)排除式法律事实 24 条法事类的法典编纂方法始于 ( )。 ( A)汉代 ( B)南宋 ( C)唐代 ( D)北宋 25 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为标准,可将法分为 ( )。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B)实体法和程序法 ( C)公法和私法 ( D)一般法和特别法 26 针对特定人、特定事或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适用的法,指 ( )。 ( A)普通法 ( B)一般法 ( C)不成文法 ( D)特别法 27 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 ( )。 ( A)出生地主义 ( B)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相结
8、合 ( C)血统主义 ( D)本人自愿申请 28 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或身份,可将法律责任分为 ( )。 ( A)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 B)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 ( C)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 D)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29 ( )提出了 “主权在民 ”、 “权力分立 ”的主张,确立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罪刑法定 ”、 “无罪推定 ”等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对该国乃至整个世界民主宪政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 ( A)美国独立宣言 ( B)法国人权宣言 ( C)英国自由大宪章 ( D)英国权利法案 30 绝对法律关系是以 ( )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 A)一个人对一个人 ( B)一
9、切人对一切人 ( C)一切人对一个人 ( D)一个人对一切人 31 天坛宪草规定,大总统一职 ( )。 ( A)不可连任 ( B)可连任一次 ( C)可连任二次 ( D)可无限期连任 32 国务院实行 ( )。 ( A)集体负责制 ( B)个人负责制 ( C)总理负责制 ( D)部长委员会主任负责制 33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还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 ( )。 ( A)行政法规 ( B)行政法律 ( C)行政规章 ( D)地方性法规 34 普通法系中的昔通法指的是 ( )。 ( A)英国历史上的普通法 ( B)德国
10、的普通法 ( C)流行欧洲的罗马法 ( D)法国民法 35 ( )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 ( A)法律概念 ( B)法律规范 ( C)法律原则 ( D)法律实施 36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依当依法追究 ( )。 ( A)民事责任 ( B)刑事责任 ( C)违宪责任 ( D)行政责任 37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按一定程序解释司法案例的权力通常归 ( )。 ( A)立法院行使 ( B)法院行使 ( C)行政院行使 ( D)司法院行使 38 唐朝第一部正式的基本法典是 ( )。 ( A)武德律 ( B)贞观律 ( C)永徽律疏 ( D)唐律疏议 3
11、9 在我国,行使违宪制裁权的机关是 (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务院 ( C)最高法院 ( D)最高检察院 40 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是 ( )。 ( A)任意性规范 ( B)强行性规范 ( C)确定性规范 ( D)准用性规范 41 1907年,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其主要职责是 ( )。 ( A)审判 ( B)复核 ( C)掌律令的解释 ( D)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42 宪法的修改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 ( )以上的多数通过。 ( A) 2/3 ( B) 1/2 ( C) 3/4 ( D) 1/3 43 元代法律形式中的 “断例 ”相当于唐
12、宋法中的 ( )。 ( A)律 ( B)令、格、式 ( C)编敕 ( D)编例 44 ( )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制和区域划分。 ( A)国务院 ( B)省、直 辖市的人民政府 ( C)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 D)县级人民政府 45 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是在对我国现行宪法 进行 ( )修正时作出的。 ( A)第一次 ( B)第二次 ( C)第三次 ( D)第四次 二、多项选择题 第 46-6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6 大明律规定的罪名
13、和刑罚有 ( )。 ( A)奸党罪 ( B)上言大臣德政罪 ( C)交接近侍官员罪 ( D)凌迟刑 47 篇目为 12篇的封建成文法典包括 ( )。 ( A)北齐律 ( B)开皇律 ( C)大业律 ( D)宋刑统 48 法律解释的具体原则包括 ( )。 ( A)以宪法为指导的原则 ( B)合法性原则 ( C)客观性原则 ( D)合理性原则 49 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 ( )。 ( A)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 ( B)国家政权的组织与活动 ( C)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D)对违宪行为的惩罚 50 法律实施 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具体包括 ( )。 ( A)执法
14、( B)守法和法律监督 ( C)司法 ( D)立法 51 元朝时的中央司法机关包括 ( )。 ( A)大宗正府 ( B)刑部 ( C)宣政院 ( D)都察院 52 欧洲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包括 ( )。 ( A)商法的兴起 ( B)普通法的出现 ( C)罗马法的复兴 ( D)衡平法的出现 53 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 )。 ( A)制定行政法规 (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 域划分 ( C)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 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54 在原始社会中, ( )。 ( A)没有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 B)没有习惯法
15、 ( C)也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则 ( D)没有保证生产与生活秩序的公共权力机关 55 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主要是 ( )。 ( A)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 B)在形式上,它有着逻辑严谨的宪法典 ( C)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法律 ( D)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它有着更为严格的条件 56 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 ( )。 ( A)民事制裁 ( B)违宪制裁 ( C)刑事制裁 ( D)行政制裁 57 1905年,清廷提出 “仿行宪政 ”,按统治者自己的意图,认为立宪有哪三大利 ?( ) ( A)皇位永固 ( B)外患
16、渐轻 ( C)国力增强 ( D)内乱可弭 5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 A)国家的利益 ( B)集体的利益 ( C)社会的利益 ( 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9 下列属于宪法监督方式的是 ( )。 ( A)事先审查 ( B)宪法控诉 ( C)附带性审查 ( D)专门机关审查 60 法治的原则一般有 ( )。 ( A)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 B)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的原则 ( C)公民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原则 ( D)通过法律对权力的控制原则 61 法律事实是一种 ( )。 ( A)规范性事实 ( B)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 C)具有法律意义
17、的事实 ( D)对法律关系没有影响的事实 62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 ( )。 ( A)法律条文是表述法律规则的形式 ( 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 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 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利 63 下列属于法的关系概念的是 ( )。 ( A)抵押权 ( B)交付义务 ( C)赔偿责任 ( D)死亡 三、简答题 第 64-66小题,每小题 8分,共 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64 简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65 简述法治条件。 66 简述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 四、分析题 第 67-69小题,每小题 1
18、0分,共 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67 某对老年夫妇其住处与一小学锅炉房毗邻,长期受噪音影响,终致发病住院,其子诉至法院,但法院却判决不能获赔,因为该噪声低于国家标准。请运用所学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法院的判决作出分析、评论。 68 睡虎地秦墓竹简 .法律答问: “公室告何也 ?非公室告何也 ?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 ”解释此段话的含义,并结合中国法制史的 知识进行分析。 69 我国宪法第 3条第 1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19、 请你结合宪法的有关规定,谈一谈我国中央国家机关是如何贯彻这一原则的。 五、论述题 第 70小题,本题 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0 为什么说唐律 “一准乎礼 ”? 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7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 1-4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 析】 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谊教授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也称学理解释,因此 ABC均不正确。 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
20、犯罪区分为非眚与眚,过失为眚,故意为非眚。非终与唯终是指偶犯与惯犯。不端与端为是秦代对过失与故意的区别。 3 【正确答案】 A 4 【正确答案】 D 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法的本质是指法这一事物的内部联系,比较深刻、稳定,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相反,法的现象则是法这 一事物的外部联系,依靠感官即能感知。稳定性、连续性、强制性都属于能从外部感知的法的特性。而阶级性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是法的本质属性。 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法律责任是指固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根据责任承担内容的不同,法律责任分
21、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此题测试权利与义务的根本区别问题。权利和义务是一对表征关系和状态的范畴,是法学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在法律调整的状态下, 权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其行为方式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自由。义务则是对法所要求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以及利益的付出。所以,权利是可以放弃的,而义务必须履行。可以看出,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同时产生的,都由法律作出规定,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在阶级社会,一部分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另一部分人只尽义务不享有权利;而在不存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权利和义务则是结合在一起的,任何人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同时平等地履行义务。所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