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15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 1-4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的根据是 ( A)法律规则是否规定了权利和义务 ( B)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主体自行设定权利义务 ( C)法律规则保护的权益不同 ( D)法律规则设定的效力不同 2 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 ( A)法律调整的方法 ( B)法律调整的对象 ( C)法律关系的主体 ( D)法律关系 的内容 3 对法律条文做出比其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属于 ( A)任意解释 ( B)非确定
2、解释 ( C)扩充解释 ( D)限制解释 4 为了反对单纯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法学研究必须坚持 ( A)对立统一的观点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 C)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 D)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5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与道德是两种社会调整机制,互不相关 ( B)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 ( C)法的内容决定于道德 ( D)道德必须由法律保障 实现 6 适用下列哪种原则时,法律时间效力以默示废止的形式而终止 (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 C)法律优于地方性法规 ( D)后法优于前法 7 人们可以根据法
3、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这属于法的 ( A)指引作用 ( B)评价作用 ( C)预测作用 ( D)强制作用 8 下列属于执法活动的是 ( A)朱某认为自己没有钱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 B)税务人员认为某人有偷漏税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 C)检察机关根 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 D)法官出差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而以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9 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 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 C)法律原则
4、是以 “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10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 (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 D)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11 在下列立法活动中,不属于法定立法程序的是 ( A)法律案的起草 ( B)法律案的审议 ( C)法律案的表决 ( D)法律的公布 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要素的是 ( A)假定 ( B)行为模式 ( C)法律后果 ( D)概念 13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未达到
5、法定责任年龄为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 ( B)责任与处罚原则实际上是公平、公正观念在规则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 C)责任自负原则也 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会产生责任的转移承担问题 ( D)法律责任是社会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条件而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些社会成员的一种负担 14 下列属于边缘法学学科的是 ( A)法理学 ( B)国际法学 ( C)法律社会学 ( D)宪法学 15 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重要区别之一在于 ( A)是否具有效力的普遍性 ( B)是否具有物质制约性 ( C)是否具有强制性 ( D)是否具有国家意志性 16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主
6、要是指 ( A)不同阶级之间 力量对比关系 ( B)不同阶层之间力量对比关系 ( C)不同派别之间力量对比关系 ( D)不同集团之间力量对比关系 17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社会主义制度 (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8 在我国宪法上第一次引入 “人权 ”概念的是 ( A) 1988年第一次宪法修正案 ( B) 1993年第二次宪法修正案 ( C) 1999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 ( D) 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 19 将公民分为 “积极公民 ”和 “消极公民 ”的宪法是 ( A)英国宪法 ( B)美国 1787年宪法 ( C)法国 179
7、1年宪法 ( D)日本宪法 20 民族自治地方的界线需要变动时,批准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 B)民政部 ( C)省级人民政府 ( D)省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21 全国人大代表的辞职申请向以下哪个机构提交 ( A)全国人大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全国人大主席团 ( D)省级人大常委会 22 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职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省级人 民政府 23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必须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 A)批准 ( B)备案 ( C)请示 ( D)汇报 24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
8、组成人员不得兼任 ( A)教育部部长 ( B)国家主席 ( C)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 ( D)大学校长 25 我国下列国家机关中实行首长个人负责制的是 ( A)全国人大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国务院 ( D)最高人民法院 26 最早建立宪法法院的国家是 ( A)德国 ( B)法国 ( C)奥地利 ( D)瑞士 27 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 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言论自由 ( B)结社自由 (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 D)出版自由 28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 C)基层政权机关 ( D)基层群众性团体 29 根据
9、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职年龄是年满 ( A) 35周岁 ( B) 45周岁 ( C) 55周岁 ( D) 65周岁 30 对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的罢免案,必须有全国人大主席团、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多大比例以上的代表提出方可 ( A) 1/5 ( B) 1/3 ( C) 1/10 ( D) 2/3 31 第一次写入人格尊严内容的我国宪法是 ( A) 1954年宪法 ( B) 1975年宪法 ( C) 1978年宪法 ( D) 1982年宪法 32 西周时期对司法官违法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即 “五过之疵 ”,其中, “惟内 ”指的是 ( A)为亲属裙带而徇私 ( B)畏权势而
10、枉法 ( C)贪赃受贿而枉法 ( D)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33 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包括以下哪部法律 ( A)左官律 ( B)酎金律 ( C)诸侯律 ( D)越宫律 34 “亲亲得 相首匿 ”原则,最早确立于 ( A)西汉宣帝时期 ( B)曹魏时期 ( C)东汉宣帝时期 ( D)隋代初年 35 唐律 .名例篇规定, “断罪无正条,其应入罪者 ”,则 ( A)举重以明轻 ( B)举轻以明轻 ( C)举轻以明重 ( D)举重以明重 36 “十恶 ”中的 “谋反 ”是指 ( A)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 ( B)安忍残贼,背违正道 ( C)亲族相反 ( D)谋危社稷 37 唐代的保辜制度适用于 ( A
11、)坐赃罪 ( B)伤害罪 ( C)十恶犯罪 ( D)贼盗罪 38 宋代将无利息的借贷称 之为 ( A)庸 ( B)贷 ( C)借 ( D)赁 39 关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六科给事中是明代特设的法律监察机关 ( B)明代六科隶属御史台 ( C)六科给事中有 “封驳 ”的权力 ( D)明代六科为独立机关,不隶属于御史台 40 设立于明代的廷杖制度,执行廷杖的是 ( A)御史台官员 ( B)刑部官员 ( C)宦官 ( D)锦衣卫 41 清代经过秋审、朝审后,罪犯是独子而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经皇帝批准,可改重杖、枷号的是 ( A)情实 ( B)留养承祀 ( C) 缓决
12、( D)可矜 4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审判制度,在诉讼程序上实行 ( A)四级三审制 ( B)三级三审制 ( C)四级二审制 ( D)三级二审制 4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称为中华民国宪法的宪法文件制定于 (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B)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 ( C)北洋政府时期 ( D)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44 下列刑法典中,规定有 “保安处分 ”的是 ( A)大清新刑律 ( B)暂行新刑律 ( C)南京国民政府旧刑法 ( D)南京国民政府新刑 法 45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于 ( A)土地革命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
13、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二、多项选择题 第 46-6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6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条件 ( B)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 C)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 提高社会主义法制的效率 ( D)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能够使国家权力受到更有力的约束和监督,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47 父母和子女间在法律上的抚养赡养关系是一种 ( A)思想的社会关系 (
14、B)物质的社会关系 ( C)意志行为关系 ( 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48 20世纪 90年代初传销活动流行时,我国法律对此没有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一般依据民法通则第 7条。该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 会经济秩序。 ”这说明了法律原则所具有的 ( A)评价作用 ( B)教育作用 ( C)指引作用 ( D)强制作用 49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法理学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 ( B)法理学提供的是法律的一般思想,而不是法律的具体知识 ( C)法理学探讨法的普遍原理或最高原理 ( D)
15、法理学概括和阐述法学的基本范畴 50 在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 ( A)责任法定原则 ( B)责任相称原则 ( C)因果联系原则 ( D)效益原则 51 下列有关法律对人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对在不同空间活动的人所规定的效力可能有一定差异 ( B)中国采取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 C)各国法律对人在效力上的规定是一致的 ( D)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取 “保护主义 ”原则,主要是为了保障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人权 52 1982年宪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完善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表现在 ( A)有权行使国家立法权 ( B)设置委员长会议 ( C)设置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