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知识的学习.ppt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知识的学习.ppt(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主要内容,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知识的本质,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的学习,个体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收过程。,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三、知识学习的作用,一、知识的分类,1.感性知识VS.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感知
2、: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对象的反映。 表象:人脑对以前感知过,但当前不在眼前的活动对象的反映。,1.感性知识VS.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 概念: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命题: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么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陈述性记忆 VS. 程序性记忆,陈述性知识 描述性 可言传 容易获得 容易遗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程序性知识 操作性 不可言传 不
3、易获得 不易遗忘 做什么、怎么做?,二、知识学习的类型,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者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三、知识学习的作用,增加经验:获得全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技能: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创造力: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提前。,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一、知识的直观 1知识直观的类型 2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措施二、知识的概括 1知识概括的类型 2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措施,一、知识的直观,直观: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
4、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知的加工过程。,1知识直观的类型(1),1)实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 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 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学习兴趣 缺点: 不容易透过现象看本质 难以实现,1知识直观的类型(2),2)模象直观: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 排除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 扩大直观范围 缺点: 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1知识直观的类型(3),3)言语直观: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优点: 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
5、制 能运用语调和生动事例激发情感,唤起想象 缺点: 所唤起的表象不够直观、鲜明、完整和稳定,2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措施,实物学习组,1)灵活运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挂图学习组结果:挂图学习组 实物学习组(Boguslavsky,1957) 原因:实物学习组受到过多无关刺激的干扰,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组织注意,提高目的性 检验效果,促进各组成要素的分化 选择合适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 活动律 组合律,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 组合律,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 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3)运用感知规
6、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 差异律 活动律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明确任务 观察中:培养技能和方法 观察后:完成观察记录或报告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二、知识的概括,概括: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1. 知识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也叫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理性概括: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日常概念与命题,科学概念与命题,2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措
7、施,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肯定例证,指包含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反例: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者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者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正例 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者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化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地进行比较,同类比较: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 异类比较: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知识 学习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