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配送.ppt
《第九章 配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配送.ppt(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九章 配 送,配送的其基本含义就是流通主体单位按照生产企业的要求和生产进程,在流通据点对生产企业所需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配置、加工、备齐,并按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定点、定时、定量送交生产企业。 配送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压缩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实现生产企业少库存甚至“零库存“,以降低社会生产的总成本。,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2,第九章 配 送,第一节 配送的概念 第二节 配送的类型 第三节 配送中心,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3,第一节 配送的概念,我国早期引进配送概念时认为:“配送”一词是日本引进美国物流科学时,“美国配送的英文原词delivery”的意译。delive
2、ry如果直译为中文,是“提交”、“递交”、“交付”、“交货”的意思。有些学者则认为:delivery只是配送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因此把“配送”翻译成“delivery”是不准确的。英文Distribution中有“销售”、“流通”、“分配”、“分销” 的多层含义,虽在英汉词典中没有“配送” 的解释,但是象Wal-Mart 连锁店使用的“Distribution”包括进货、分拣、储存、拣选、组配、送货等作业环节,可见Distribution一词则更接近我们讨论的“配送”。,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4,一、国外对“配送”的主要解释,(一)日本文部省审定的物流培训教材中,将配送定义
3、为:“最终将物品按指定时日安全准确交货的输送活动。” (二)在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编写的物流知识中,则将配送定义为: “与城市之间和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将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者的运输,称之为配送”。 (三)同样是日通综合研究所编写的1991年版日本的物流手册中,除有上述意义外,还将配送定义为:“从配送中心到顾客之间物品的空间移动。” (四)日本工业标准JIS将配送定义为:“把货物从物流据点送交到收货人处。”上述定义的共同点,都体现出配送是物流的最终效应。,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5,二、配送的定义,我国物流工作者,根据对配送内容的理解,将配送定义为:“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
4、,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物送交收货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 “配送” 的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一般包括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包装、加工、配装、配送、运输等基本功能要素。配送的一般流程如图9-1所示:,进货,储存,分拣,配货,备货,配装,输送,送达,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6,上述配送的定义主要包含有下述含义:,1、配送是按用户的要求进行的。用户对物资配送的要求包括数量、品种、规格、供货周期、供货时间等。 2、配送是
5、由物流据点完成的。物流据点可以是物流配送中心、物资仓库,也可以是商店或其它物资集疏地。 3、物资配送是流通加工、整理、拣选、分类、配货、配装、末端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 4、配送在将货物送交收货人后即告完成。,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7,三、对配送进一步的认识,配送是物流的一种特殊职能,是最能体现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 物流的储存、运输等功能,无论在物流发达国家还是在物流相对落后的国家,只存在水平高低的差别;而配送在物流落后的条件下,很难得以实现。,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8,(一)配送与送货的区别,1、送货主要体现为生产企业和商品经营企业的一种推销手段,通过送货达到多销
6、售产品的目的。 2、送货方式对用户而言只能满足其部分需求,这是因为送货人有什么送什么。 3、送货通常是送货单位的附带性工作,也就是说送货单位的主要业务并非送货。 4、送货在商品流通中只能是一种服务方式。,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9,(二)配送与商流的关系,1. 配送与市场营销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2. 配送系统具有把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与营销渠道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3. 物流配送成为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功能 4. 配送的完成周期所涉及的活动,订货处理,订货选择,订货运输,顾客递送,订货传输,顾客订货,图9-2 配送的完成周期,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0,(三)配送与其它物流功能,
7、物资配送的物流据点是物资的集疏地,一般具备物资储存的功能,物资配送从仓储管理角度上看,也常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出库方式; “二次运输”,“支线运输”,“末端运输”被作为配送的代名词,运输是配送实现的最后一个环节; 流通加工对实现物资配送的影响极大。流通加工是配送的前沿,是衔接储存与末端运输的关键环节,一个功能完善的配送中心是离不开加工活动的。 综上所述,配送几乎涵盖了物流的各种功能,其它还包括包装、装卸等,这就为配送的组织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1,(四)配送使企业实现“零库存”成为可能,企业为保证生产持续进行,依靠供应库存(经常储备和保险储备)向企业内部
8、的各生产工位进行物资供应。 如果社会供应系统能担负起除对生产企业的外部供应的业务外,还能实现上述的内部物资供应,那么企业的“零库存”就成为可能。 理想的配送恰恰具有这种功能,由配送企业进行集中库存,取代原来分散在各个企业的库存,就是配送的最高境界。,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2,(五)配送与优化资源配置,配送是以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 配送是以最终实现的地位表现“资源配置”的,因而是最接近客户的配置活动。 配送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3,四、物流配送系统,(一)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 配送系统可分为作业子系统和
9、信息子系统。 作业子系统包括配货、储存保管、分拣配货、包装、流通加工、输送等机能,以及为实现配送的各机能而采用的设施、设备、装置等。 信息子系统包括订货、发货、在库、出货管理、控制等机能,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处理终端如计算机、通讯网络等。,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4,配送物流系统基本模式如图93,货源查询 订货 变更 物流信息,备货 加工整理 包装、标签 存储 配送(干线运输、市内配送) 制单 现代包、储、运设施 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技术,转换,输入,外界干扰,商品实物由卖方 到买方的位移 交单 结算、收款 其他增值服务,输出,配送中心,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图 93 物
10、流配送系统,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5,(二) 物资配送系统的运行条件,1、物资配送系统运行的主要外部条件: 一是要有稳定的资源渠道,要有能够满足用户多种需要的充足资源,能在物资品种、规格、数量及时间上给以保障; 二是要有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交通条件要便利,道路畅通,实行集中统一运送物资时才能及时将物资运送到用户; 四是国家从经济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扶植与支持,完善市场法规建设。,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6,2、物资配送系统运行的内部条件,一是必须拥有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与机械设备,如仓储设施、理货设施与设备、运输、装卸工具等; 二要有足够的周转资金支持配送的规模化;
11、三需具有专业人才,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配送制度; 四是要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配送要通过广泛的信息支持,才得以实现合理化、系统化。向客户提供其所需的服务。 此外,配送网点布局的合理化及配送方案的选择也是配送系统得以高效运转的内部条件。,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7,(三)配送作业的机械装备系统,1、装卸搬运机械系统 2、输送机械系统 3、检测设备系统 4、分货拣货装置系统 5、储存设备系统 6、流通加工机械系统 7、包装机械系统,物流学概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18,五、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物流配送,(一)加强对第三方物流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物流配送的认识。 首先,要提高物流企业领导的认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配送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