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特性.ppt
《交通特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特性.ppt(7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章 交通特性,2-1人车路基本特性 2-2交通量特性 2-3行车速度特性 2-4交通密度特性,交通特性分析,交通特性分析是交通工程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人 车 路,交通中的人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人是交通系统的最主要部分,驾驶员是人中最重要的。在道路交通要素中,驾驶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充分认识和掌握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对于保证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目的:车辆适合操纵、标志便于识别、道路宜于驾驶、规划合理、驾驶员身体、心理、技术、责任心要求高。,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感觉、知觉与信息处理,驾驶员在驾驶
2、车辆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环境接受信息,产生感觉(视觉和听觉),然后通过大脑一系列的综合反应产生知觉,知觉才能判断物体的性质。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和时间等。最后,驾驶员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从而指挥操作。 1.感觉:感觉是对客观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等。 2.知觉:知觉是对事物的综合认识。是可以理解物体和现象之间联系的过程。 3.信息处理 感知: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行车的环境、条件和信息。如道路线形、交通标志、其他人、车状况等。 判断决策:驾驶员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驾驶经验和
3、技能,经过分析,作出判断,确定有利于汽车安全顺畅地行驶的措施。 操纵:驾驶员依据判断决策所做出的实际反应和行动。具体指手、脚对汽车实施的控制,如、加速、制动、转向等。,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视觉,视觉给驾驶员提供80%的交通信息。 视觉器官:眼睛。 外界刺激经过视觉器官在大脑中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叫做视觉。 视力:眼睛辨别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称为视力。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顾名思义,静视力即人体静止时的视力。(离视力图表5m) 我国驾驶员体检时要求视力两眼各为0.7以上,或两眼裸视力不低于0.4,但矫正视力必须达到0.7以上,无红、绿色盲。 动视力是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动视
4、力随速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同时,动视力还与驾驶员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动视力下降的幅度越大。 视力还与亮度、色彩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夜间视力。 视力适应 视力从暗到亮或从亮到暗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由明处到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叫暗适应。由暗处到明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叫明适应。 由暗处到亮处,瞳孔收缩时间约3s;而由亮处到暗处,瞳孔放大约需6s或更长。,光过渡段,光格栅,耀眼:视野内有强光照射,颜色不均匀,使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形成视觉障碍,这就是耀眼。夜间行车,对向来车的前灯强光照射,最易使驾驶员产生耀眼现象。耀眼是由眩光产生的。 色视觉 颜色有三个属性:色相、明度、彩度。 色相:反映各
5、种具体色彩面貌的属性。色相决定于物体反射光的波长,是颜色本质方面的特性。红、黄、蓝为三原色。 明度:彩色的明暗程度。 彩度:颜色的纯度。 色感:不同颜色对驾驶员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作用。红色刺激性强,易见性高,使人产生兴奋、警觉;黄色光亮度最高;反射光强度最大,易唤起人们的注意;绿色光比较柔和,给人以平静、安全感。交通工程中将红色光作为禁行信号,黄色光作为警告信号,绿色光作为通行信号。交通标志的色彩配置也是根据不同颜色对驾驶员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反应而确定的,红/黄色最能唤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我国把警告标志定为黄底黑色图案。,视野 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视野受到视力
6、、速度、颜色、体质等多种因素影响。静视野范围最大。随着车速增大,驾驶员的视野明显变窄,注视点随之远移,两侧景物变模糊。而且时间越久,注意力越集中于中间,忽视两侧。,驾驶员的交通特性,视觉敏锐条件视觉对视野范围内的物体感知的敏锐程度不同。3050的锥体内,视觉最敏锐;5060的锥体内,视觉十分敏锐;100120的锥体内,视觉清晰;在200的锥体内,有满意的视觉。错觉 错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错觉可能是生理和心理原因引起的。,这些竖线是倾斜的吗?,虚的三角形是否显得比背景还要白?,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反应,反应是由外界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它包括驾驶员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
7、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手脚发出命令,开始动作。 反应时间是驾驶员感知信号,经过辨认、判断、采取动作并使动作发生效果需要的时间。 反应时间是控制汽车行驶性能量最重要的要的因素。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交通量、其他车的速度等以及驾驶员的素质、个性、年龄、对反应的准备程度以及工作经验等。 驾驶员开始制动前最少需要0.4s知觉反应时间,产生制动效果需0.3s时间,共计0.7s。根据美国各州公路工作者协会规定,判断时间为1.5s,作用时间为1s,故从感知、判断、开始制动到制动发生效力全部时间通常按2.53.0s计算。道路设计中以此作为制动距离的基本参数。,驾驶员的交通特性,注意 对既定目标产生方向
8、性意识。 对驾驶员来说,重要的不是看见目标,而是要了解看见的目标。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驾驶员应当有分配注意力的能力,有注意力的灵活性。 在单一环境中开车,注意力衰减得快。 驾驶疲劳是指由于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疲劳及客观测定驾驶机能低落的总称。影响驾驶疲劳的原因有: 1、驾驶员生活情况 2、车内外环境 3、驾驶员自身特性,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饮酒与驾驶 酒后驾车多恶性事故。 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斯曾做过比较试验,当血液中酒精浓度在0.03%0.09%时,其事故发生率比不饮酒者增加7倍。当酒精浓度在0.1%0.14%时,其事故率为不饮酒者的32倍。当酒精浓度为0.15%时,事故
9、率竟增加128倍。 动态判断 动态判断主要讨论动态条件下对距离和速度的知觉。这种知觉对驾驶员正确估计自己、避免事故有很大意义。 视线移动速度和视线方向 判断行车速度,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驾驶员的差异 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气质差异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以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为转移。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气质为:血液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影响驾驶员的外界因素道路条件、车辆条件、环境影响。,驾驶员的职业特点,(1)动机:驾驶员因出于某种原因(如赶飞机航班等)或需
10、要(如出租司机为了多载旅客等)而争抢速度、节省时间。这时,往往存在诱发事故的隐患。 (2)素养: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涵养,包括遵纪守法、珍惜生命、关怀他人等。 (3)注意力:沿路的非交通活动、同伙伴讲话、自身烦恼,都可能分散驾驶员和行人的注意力。 (4)智力:由于先天和自身体质的原因,各个驾驶员对行车速度、视距以及行驶中产生的其他信息的反应准确性和判断能力是不一样的。 (5)情绪:急躁和愤怒,往往导致以超过允许的安全速度行车,形成不必要的或危险的交织和超车、闯红灯或闯停驶标志、跟驰距离不足、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道路等。 (6)成熟性:不成熟的驾驶员,主要是青年人,希望炫耀、侥幸、冒险、求剌激
11、,往往造成事故。 (7)知识性:是指根据过去的经验、培养的技术、习惯和对交通环境正确地做出反应的能力。 (8)条件反应:习惯产生条件反应,如保持速度,遵循车道线等。条件反应有时对安全行车有利,有时则不利。,乘客交通特性,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人们总是抱着某种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公务、社交、娱乐等)才去乘车的,为乘车而乘车的旅客几乎是没有的。乘车过程本身意味着时间、体力、金钱的消耗。因此,人们在乘车过程中总是希望省时、省钱、省力,同时希望安全、方便、舒适。 道路设计、车辆制造、汽车驾驶、交通管理等都应考虑到乘客的这些交通心理要求。,乘客交通特性:乘车反应,汽车在弯道上行驶,当横向力系数大于0
12、.2时,乘客有不稳定之感;当横向力系数大于0.4时,乘客感到站立不住,有倾倒的危险。汽车如果由直线直接转入圆曲线,并且车速较快,乘客就感到不舒服。 道路路面开裂、不平整,引起行车振动强烈,乘客受颠簸之苦,厉害时使人感到头晕、恶心、欲呕吐。 在山区道路上或陡边坡或高填土道路上行车,乘客看不到坡脚,易产生恐惧心理。如果在这种路段的路肩上设置护栏或放缓边坡,就可消除乘客的不安全心理。 乘车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为此,路线的布设应考虑到美学要求,尽量将附近的自然景物、名胜古迹引人驾驶员和乘客的视野,使乘客在旅途中能观赏风光、放松精神、减轻疲劳感。,心理空间,每个旅客都有一定的心理空间要求。 心理
13、空间是指人们在自己周围划出的,确定为自己领域的不可见区域。当个人的心理空间遭到外界不该闯入的人或物的侵袭时,人的心理会感到压力、厌恶、排斥。乘车拥挤不但消耗人的体力,而且给乘客心理上造成额外的压力。,出行容忍时间,城市居民对日常出行时间的容忍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不同出行目的出行容忍时间(min),乘客特性:社会影响,乘车安全性、舒适性、满意性不仅对乘客个人的生理、心理有影响,同时可能对社会也产生预想不到的影响。上下班时间过长,多次换乘,过分的拥挤给职工造成旅途疲劳、心理压力、情绪烦躁,从而产生下列情况: 容易引起乘客纠纷,发生过激行为; 使职工过分疲劳,劳动效率降低; 影响家庭和睦; 引起居民
14、对公交服务系统的不满; 影响居民对社会生活和公共事业的态度,或对政府产生不满。 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日益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行人的交通特性,行人交通特征及相关因素,车辆交通特性,小汽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自行车,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买了这辆车献给慈禧太后,这也是中国第一辆进口的汽车。,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199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1990),质量参数 包括汽车的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或装载质量、自身质量利用系数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 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
15、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汽车的动力性能,最高车速Vmax: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Km/h)。 加速时间t:分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由第I|档起步,以最大的加速度逐步换至高档后达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要的时间。超车加|速时间大多是用高档或次高档由30Km/h,或40km/h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度所需的时间来表示。 爬坡能力 指汽车满载时I档在良好的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imax(%)表示。,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效能 即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公式为:,式中:V汽车制动开始时的速度(km/h); i 道路纵坡度(%),上坡为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 特性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