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大洲中,跨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是 ( ) A欧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答案: B 试题分析:欧洲、北美洲位于北半球而不分布在南半球,可以排除 A、 C;南美洲位于西半球而不分布在东半球,可以排除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跨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大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跨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大洲。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题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占国土总面积的 2/3,耕地面积达 3350万公顷,土壤肥沃。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 德国北部为平原,多沼泽湿
2、地,土壤贫瘠,低温潮湿日照少;中部为山地;南部为高原与山地。 【小题 1】下列工业区中,在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实现转型的有( ) 德国鲁尔区 法国加来 德国慕尼黑 法国巴黎 A B C D 【小题 2】法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目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 ( ) A风能发电 B潮汐发电 C水力发电 D核能发电 【小题 3】在下列沿图中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中,正确表示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实现转型的有德国鲁尔区和法国加来。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法国煤
3、炭资源趋于枯竭,目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核能发电。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3】表示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的是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法国和德国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的地区、法国能源比重、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法国和德国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的地区、法国能源比重、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 读 “美国农业分布图 ”,回答题。 【小题 1】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耕作方式不同的是()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小题 2】关于图中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A图中 地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B图中 地
4、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C图中 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 D图中 地区属于美国的棉花带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为春小麦、 为冬小麦,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耕作方式不同。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图中 地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图中 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棉花区;图中 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美国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美国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红三角 ”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 8万平方千米
5、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 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 “红三角 ”地区。“红三角 ”地区毗邻 “珠三角 ”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 、 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小题 2】 “红三角 ”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小题 3】 “珠三角 ”可以为 “红三角 ”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6、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分布可以判断,图中 、 两条铁路线分别是京广线、京九线。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 “红三角 ”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地形、土壤。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3】 “珠三角 ”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 “红三角 ”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铁路线分布、 “红三角 ”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珠三角 ”与 “红三角 ”开放性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铁路线分布、 “红三角 ”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7、、 “珠三角 ”与 “红三角 ”开放性特点。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甲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分别是( ) 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 B C D 【小题 2】关于 A、 B两条河流 的叙述,正确的是( ) B河流汛期长 A河流汛期长 B河流含沙量大 A河流含沙量大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山脉为秦岭,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 A、 B两条河流分别是黄河
8、和长江的支流, A河流含沙量大, B河流汛期长。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秦岭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秦岭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某游客在 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 2时 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 “东方第一镇 ”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判断题。 【小题 1】读上图我国 “东方第一镇 ” 乌苏镇位于( ) A 图中 B 图中 C 图中 D 图中 【小题 2】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 3】小镇市场上
9、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符合的是 A。 【小题 2】北京时间 2时 15分,当地时间比北京早 1小时左右,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可以判断该地区昼长夜短,对应的是夏季。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从材料中可以判断,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俄罗斯。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
10、东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 理知识。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小题 2】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地区有溶洞、地下河,为喀斯特地貌,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
11、练掌握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成因。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 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 【小题 1】关于该地区过去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水资源短缺 B水土流失 C土地退化 D土壤酸化 【小题 2】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塬面宽阔 土层浅薄 质地疏松 B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C水资源短缺 D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12、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陕西农业种植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陕西农业种植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地地处非季风区,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是() A地处内陆 B地势高 C高山的阻挡 D季风势力弱 【小题 2】该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高寒畜牧业及河谷农业 D混合农业 答案: 【小题 1】 D 【
13、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地处非季风区,主要是因为地处内陆、地势高和高山的阻挡。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高寒畜牧业及河谷农业。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处非季风区的原因和农业地区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处非季风区的原因和农业地区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题。 【小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
14、放射状 【小题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B C D 【小题 3】 A、 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 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资源短缺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以内流河为主,甲区域以夏汛为主,水系呈向心状;乙位于我国海南岛,以雨水 补给为主,以外流河为主,以夏汛为主,水系呈放射状。正
15、确答案:选 C。 【小题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 A、 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多山的地形、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西北内陆和海南岛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西北内陆和海南岛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我国的降水类型是以( ) A锋面雨为主 B台风雨为主 C地形雨为主 D对流雨为主 【小题 2】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 、 、 时
16、,分别是( ) A 4、 5月, 6月, 7、 8月前后 B 5、 6月, 7月, 8、 9月前后 C 3、 4月, 5、 6月, 7、 8月前后 D 10月, 8、 9月, 7、 8月前后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东部雨带移动主要受副高影响,副高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有直接影响。我国的降水类型是以锋面雨为主。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 (华南)、 (长江中下游)、 (东北、华北)时,分别是 4、 5月, 6月, 7、 8月前后。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副热带高压的移动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
17、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副热带高压的移动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的影响。 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 ,行程如图 A所示。图 B为四国中某国的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 题。 【小题 1】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温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A B C D 【小题 2】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 )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小题 3】下列关于图 B中甲国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A图 B 甲国为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被誉为 “黄金之国 ” B图 B中
18、城市附近的广阔海域为世界重要的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C图 B 甲国最南部沿海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D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和热带荒漠带。虽经过赤道附近,受地势影响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3】图 B中甲国为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被誉为“黄金之国 ”;图 B中
19、城市附近的广阔海域为世界重 要的石油海上运输路线;图 B 甲国最南部沿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非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国家领导访问路线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自然带分布、非洲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掌握情况。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地广人稀 气候宜人 交通便捷 矿产丰富 A B C D 【小题 2】该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
20、因是( ) 河流结冰期较长 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 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 A B C D 【小题 3】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气温较适宜 位于平原地带 开发历史较长 经济相对发达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提取信息并结合俄罗斯西伯利亚区域地理回答区域地理特征:重要的 “开发区 ”,这里 “针叶林广布 ”,这里土地辽阔,森林、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部分不足 5 人 /,说明 “地广人稀 ”、 “矿产丰富 ”。由于纬度高、地冻天寒,因此气候较差,交通落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陕西 宝鸡 中学 下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