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判断题。 【小题 1】若某人从 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分别前进11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 A回到 M点 B在 M点正南方向 C在 M点的正东方向 D在 M点正西方向 【小题 2】一架飞机从 M点出发,以 1 100千米 /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 16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 80W, 40N B 100E, 50N C 100E, 40N D 100W, 50N 【小题 3】在地球表面从 M点到 N 点的最短路线的方向应为 A向正东 B沿两点所在
2、纬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可得到以下有效信息: 1 M、 N 位于 30S纬线上,经度相差 40。 2 M、 N 的地理坐标为 M: (30S,80W), N: (30S,40W)。 3 M点位于 N 点正西方向。 4.从 M点出现向正东方向前进的纬线较正西方向前进的纬线度数低。不同纬度地区间隔的经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不同,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不同的经线上间隔的纬度数只要相等,则长度相等。某人从 M点出发,在向正东前进 110千米时跨越的经度数,要小于后来其向正西前进 11
3、0千米所跨越的经度数,而其正南、正北前进的 110KM,跨越的纬度数相同,故最终位置在 M点的正西方向。 【小题 2】根据题意,由于该飞机沿经线圈飞行,而经线圈上跨纬度 1的距离约 110KM,故飞机飞行 16个小时,速度 1100KM/小时,则跨纬度 160,从 M点向北到北极点则 跨纬度 120,故最终到达的位置是该经线对趾的经线上的50N。其经度为 100E。 【小题 3】结合图示, M、 N 位于同一纬线上,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应向高纬地区略偏,故从南北方向看,应先向南再向北运动;从东西方向上看,从M点到 N 点始终向东运动;故 C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点评:
4、本题有一定难度,属于经纬网应用的常规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经线长和纬线长的分布规律; 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掌握球面上最短线路的判断方法。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 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小题 3】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
5、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幅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则比例尺越大,结合选项中四个国家的实际面积比较,丁国的实际面积最小,则比例尺最大。 【小题 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分布判断,甲国为巴西,其地形特征为:南部为高原;北部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 A错误。 【小题 3】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国表示巴西,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泰国, A错误;乙国为印度,其工业集中分布于东北部沿海地区, B 错误;丙国为澳大利亚,是工矿业和农牧业都很发达, C 正确。丁国
6、为埃及,运河收入、石油、旅 游和侨汇是埃及经济四大支柱,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地图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图幅范围与比例尺大小之间的关系; 利用经纬度进行准确的国家定位; 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读世界四条河流河口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关于四条河流共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 B都位于东半球 C流域内种植业发达 D河口三角洲上大城市多 【小题 2】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丁河的主要影响因素 A人口 B径流量 C地形 D经济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
7、置和河流流向、海陆轮廓等内容判断,甲表示尼罗河;乙表示密西西比河,位于西半球, B错误;丙表示亚马逊河,流域内主要为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农业生产水平低, C错误,河口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少, D错误;丁表示恒河。四条河流均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 2】从河流的流量、冰期、流速等自然条件而言,两河都利于航运发展,但由于乙河流流经地区经济较发达,而丁河流流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乙河流航运量远大于丁河。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河流。 点评:本题 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准确的经纬度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世界主要河流的分布及时总结,并结合影响河流航运的自然条件
8、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比较分析。 自 2011年 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 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 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厂家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价格上涨。完成题。 【小题 1】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A B C D 【小题 2】全球知名 IT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 A软件产业发达 B国内市场广阔 C运输条件优越 D劳动力价格较低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受热
9、带季风气候影响,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结合中南半岛上的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国地势北高中南低,故 正确。 【小题 2】 IT企业的硬盘生产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廉价劳动力。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影响洪涝形成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并掌握主要工业类型的区位主导因素等内容即可判断。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 1】在图中,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铁矿资源 B石油资源 C渔业资源 D淡水资源 【小题 2】有关图中四条河流及其流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的航运都很发达 B四条河流流经地区光热丰富、水源充
10、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中, a、 b是内流河, c、 d是外流河 D四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存在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可判断,两水域分别是里海和波斯湾,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 c河流为伏尔加河; d河流为乌拉尔河; a河流为幼发拉底河, b河流为底格里斯河; ab河流都主要流经较干旱地区,河流流量较小; cd河流流经的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故航运价值不高, A错误; ab河流流经地区气候干旱, cd河流流经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 B错误; ab 河流注入波斯湾
11、,为外流河,而 cd 河流注入里海,为内流河, C 错误;四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开垦、不合理灌溉等导致了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不断加重,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抓住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注意利用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北半球某地(约 75W, 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 【小题 1】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凌汛 水土流失 河岸决堤 水位暴涨 A B C D 【小题 2】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
12、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 A北太平洋西部 B北太平洋东部 C北大西洋东部 D北大西洋西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 “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 ”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凌汛、水位暴涨甚至河岸决堤,水土流失不易发生。 【小题 2】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读图可知该河流是从五大湖地区流向东北方向,则可知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渔场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位于北大西洋西部。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河流特征和世界著名的渔场分布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 “自西南向东北流 ”、 “解冻季
13、节 ”等内容,符合凌汛形成的基本条件,注意利用图示的经纬度定位,并结合世界著名的渔场分布和世界海陆分布即可判断。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图,回答题。 【小题 1】图示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时 A巴西高原正值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小题 2】图示季节正确的等温线走向是 A P1 P4 B P1 P3 C P2 P4 D P2 P3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该大陆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亚热带地区,气温在 20C附近,故判断此时为当地夏季,则为北半球冬季,巴西高原此时为夏季,热
14、带草原地区夏季草木茂盛, A错误;尼罗河流经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地区,此时为冬季,河流进入枯水期, B错误;美国大平原的麦收在夏秋季节, C错误;我国此时为冬季,故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D正确。 【小题 2】受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由于受大分水岭影响,地势高,故气温低,等温线应 “凸高为低 ”,即等温线向低纬地区凸出, P1正确;而东部海域由于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而洋流流向应与等温线凸向一致,故判断 P3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和等温线分布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结合纬度位置、气温高低分布判断季节是解题的关键,并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结合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实际,能从地形
15、、洋流等因素分析对气温的影响,并利用等值线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的原理准确判断等值线的弯曲。 下图中数码 代表陆地自然带, “干 ”“湿 ”表示水分状况。读图 ,完成题。 【小题 1】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小题 2】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从图示甲大陆沿经线自然带变化可以看出,自然带分布规律基本上以 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自然带分布中只有非洲大陆自然带基本呈南北对
16、称分布,所以甲应为非洲大陆。非洲大陆北端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甲大陆为非洲大陆,那么自然带 为热带雨林带、 为热带草原带、 为热带荒漠带、 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大陆位于南半球,但由西向东降水由少到多且干旱面积较大,可判断为澳大利亚大陆。从图中可以看出 为热带荒漠带,与甲大陆 自然带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板块分布和自然带分布等内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结合世界的海陆分布、板块分布等内容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世界地理概况的读图。 读 “香港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回答题。 【小
17、题 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制作香港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优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系统( GIS)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商业区应布局于城市的中心,且占地面积较小,故判断为 b。 【小题 2】地理信息系统即 GIS技术,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全球的定位和导航。故获取地面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信息,需要利用遥感技术,而制作地理
18、信息的相关图示则需要应用 GIS 技术。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分布规律并结合图示比较分析。掌握 “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注意区别 “3S”技术各自的应用领域的差别。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 (生态系统 )物质流动示意图 (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大小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植被条件 D地质条件 【小题 2】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
19、到高排列正确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因此,影响了生物的生长速度、微生物的分解速度,从而是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因素。 【小题 2】比较三图中的箭头粗细, 图中物质养分流最大,说明生物循环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生物体内,应为低纬度; 图中物质养分流最小,说明生物循环慢,枯枝落叶腐烂分解慢, 养分主要储存在枯枝落叶中,为高纬度。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循环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三图中的物质养分流的差异比较分析,并结
20、合影响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的主要因素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从题干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下图为 “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小题 2】关于图示区域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和开垦规模,提高粮食产量 依靠科技和机械化提高单产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
21、业基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地形海拔分布、年降水量分布及距海远近可判断该地为东北地区,其中 为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 为大兴安岭,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 为东北平原,是主要的农耕区,且位于北方,以旱地为主; 为小兴安岭,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 【小题 2】东北地区应加强黑土培肥和沼泽土的保护,故 错误;从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应努力提高单产及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气候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利用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距海远近和地形分布特征进行区域定位是
22、解题 的关键,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基本概况分析,注意调用课本相关知识和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分析。 读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 ”,回答题 : 【小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资本过剩、环境污染严重 C自然资源不足 ,使生产成本上升 ,经济效益逐 渐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 ,创新能力不足 【小题 2】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 ,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交通状况差
23、、生产成本升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产业结构单一 ,创新能力不足是其实施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 【小题 2】从珠三角向周边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珠三角周边地区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地租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区域地理发展概况。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 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 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示为我国的西电东送三线工程
24、,北线主要取山西的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线取长江中上游的水电送往长三角地区;南线主要取珠江上游的水电和贵州的火电送往珠三角地区。故图示 为火电。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图示掌握三线工程的主要能源来源判断 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下图信息,完成题。 【小题 1】若甲、乙两城市分别使用东八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 A 6小时 B 8小时 C 16小时 D 18小时 【小题 2】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省 安阳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