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分别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答案: A 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有 大气运动 近地面风带 热带风暴 温带季风 A B C D 答案: D 某地地下 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P波,上下颠簸 D S波,左右摇晃 答案: C 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 ) A水星、金星 B金星、木星 C木星、土星 D金星、火星 答案: D 世界
2、上最主要地震带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 B喜马拉雅山地带 C环大西洋地震带 D环太平洋地震带 答案: D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地震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世界上最主要地震带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白昼的长短 B太阳高度角 C云量、云层状况 D大气层的厚度 答案: B 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白昼时间长度,运量及大气厚度都能影响太阳辐射。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 ) A可燃性气体的燃烧 B色球爆发 C核聚变反应 D核
3、裂变反应 答案: C 下列选项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变质作用 B搬运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答案: A 下列地貌的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 ( ) A华山、富士山 B华山、长白山天池 C庐山、富士山 D华山、庐山 答案: D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没有土壤就没有 ( ) A工业 B农业 C旅游业
4、 D水产业 答案: B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土壤是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必须的生产资料。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 ( ) A整体性和差异性 B整体性和可塑性 C整体性和不可逆性 D差异性和可逆性 答案: A 地球上自然带的命名一般是依据 ( ) A气候类型名称 B植被类型名称 C土壤类型名称 D动物类型名称 答案: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高
5、山地区 答案: B 下列通过人类活动改变的优良土壤有 答案: B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人类活动可以对土壤产生影响,例如南方的水稻土,北方的黑垆土都是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不属于宇宙空间的特点是 A高真空 B低辐射 C失重 D辽阔 答案: B 本题考查宇宙空间的特点。宇宙空间的特点包括高真空的特点、强烈辐射的特点、失重的特点和浩瀚辽阔特点。所以低辐射特点是错误的。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晨昏线上 ( ) A时刻相同 B昼夜交替 C日出时刻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答案: D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圈与经线圈不一定重合,所以地方时、日出时刻、昼夜交替状况不
6、一定相同。晨昏线上太阳位于日出或日落,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 0。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春分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A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B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D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答案: C 气流稳定,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答案: B 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大气逆辐射减弱 B云层散射作用 C地面辐射增强 D云层反射作用 答案: D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
7、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云 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答案: C 本题考查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
8、均是引起全球性大气环流的主要原因。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形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 A太阳辐射 B下垫面 C大气环流 D洋流 答案: B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差异多是由于地形或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大陆性气候位于大陆内部,海洋性气候位于沿海。下垫面是陆地还是海洋导致了气候类型的差别。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 A制冷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答案: C 本题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增多的原因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黑龙江省 绥棱县 第一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