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一中201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doc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一中201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九江一中 201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 选择题 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礼乐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三公九卿制 答案: C 20世纪 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应是 进入了 “滞胀 ”阶段,通货膨胀严重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呈现出经济繁荣景象 A B C D 答案: D 结合图 7信息和相关知识,下列关于 “三巨头 ”及其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都讨论了处置德国的办法 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都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结束 都作出了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决定 A B C D 答案: D “在一个小生产者
2、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 ”从 1921年开始,苏俄在工业生产中尝试的 “特殊办法 ”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经营 D扩大企业自主权 答案: C 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都是分权学说的倡导者。他们主张 “行政权 ”由 A总统掌握 B君主享有 C议会控制 D人民共有 答案: B 1988年 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这一重大决策 表明我国五大经济特区布局完成 发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后 使海南成为继上海浦东后的又一对外开放区 标志着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
3、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A B C D 答案: A “林公崛起宰边区,民主维新众口誉;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 ”诗中提及的 “边区 ”诞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1925 年,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 旅顺大连中写道: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两个强邻将我们来回的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两个强邻 ”是指 A英国和俄国 B俄国和日本 C日本和美国 D英 国和美国 答案: B 阅读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简表,从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应是 技术类别 西方发明 上海出现 重
4、庆出现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中国侧重于引进西方实用技术 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中国近代化从沿海向内地扩散 中国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 B C D 答案: A 清朝道光皇帝统治期间 (1820-1850年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不包括 A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B中国开始遭受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 C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的闭关锁国体制开始走向瓦解 答案: B 12
5、64年(至元元年),忽必烈设总制院,以国师八思巴领之, “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有吐番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 ”对上述材料正确的解释是 八思巴是首任驻藏大臣 总制院是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 总制院是宣政院的前身 西藏地区在元朝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之下的行省 A B C D 答案: B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 “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 其耕稼,此则富矣。 ”“不夺其时 ”是唐太宗富民措施之一,其具体办法是实行 A更赋制度 B均田制 C纳绢或布代役 D两税法 答案: C 材料三: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 “公元 702年到 777年,(
6、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 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 “奈良的贵族 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 “在唐国 ”。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 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 是 “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 ”在时间上, 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 数十年,但在人数上,中国
7、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 1895年 御史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 1896年 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 13名使馆学生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 1898年 各省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 1900年 留日学生达 140余人,成立励志会,创办译书汇编翻译欧美启蒙思想家名著。又改建 “以民族主义为宗旨 ”的中国青年会。 1901年 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 90以上。留学生秦力山在孙中山支持下创办国民报,宣扬革命救亡。这年,陈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九江 一中 2010 届高三 适应性 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