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 ” 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A周朝开启的 “家天下 ”时代 B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度的不断深化 C铁器牛耕推动小农经济形成 D孔子提出 “仁 ”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家庭中忠诚的成员 ”“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 ”的信息可知,这源于宗法制度的影响,故 B项正确;夏朝是 “家天下 ”的开端,故 A项错误; CD项不是题干现象
2、的根源,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自 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是 A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B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大跃进阶段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 “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 ”,结合所学可知,文革是我国一次空前的浩劫,它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故 C项正确; ABD项都不符合 “最动荡不安 ”的要求,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 455 40%,粮食产量由 1978年的 3
3、04亿吨增加到 1984年的 4 07亿吨。其主要原因是 A袁隆平 “超级稻 ”全面推广 B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建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时间 “1979-1984年 ”,粮食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的解放,联系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 C项正确; A项是在 90年代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项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无关,排除; 2001年,我国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
4、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列主张属于苏格拉底的是 A人是 万物的尺度 B强者以暴力抢夺弱者的财富是天经地义的 C治国的根本是改善公民的灵魂和道德,遵守城邦律法 D依法治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强调理性,故 C项正确; A项是智者学派,排除; B项中的 “暴力抢夺弱者 ”与苏格拉底强调道德不符,排除;依法治国是法治社会的表现,不符合那个时代,排除 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思想 罗马法在罗马帝国时代臻于成熟,其没有触及的可能是 A限制皇权 B贵族的权利 C平民利益 D财产权 答案: A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故 BCD三项正确,排除;罗马帝国时代是帝制,法律是维护君主统治的工具,不可能限制皇权,因此答案:为 A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内容 社会契约论载: “ 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 文中 “” 应是 A雅典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社会契约论时卢梭的代表作,从题干 “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的信息
6、可以看出,卢梭主张直接民主,反对间接民主,故 A项错误; CD项建立的代议制都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在启蒙运动之后,故 CD项排除;因此答案:为 B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 “一战 ”后期,农民在村社的组织下不经官方许可自己行使公民权力, 86%的乡农民执行委员会自行分配土地 不到 10%的基层机构听命于政府。 ”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A法国的农村大革命 B俄国的农民运动 C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 D罗斯福新政下的美国农业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一战 ”后期 ,法国仍是中央集权的国家,不会出现 “不到 10%的基层机构听命于
7、政府 ”的情况,故 A项错误; “一战 ”后期,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通过了土地法令,这与题干中 “不到 10%的基层机构听命于政府 ”“86%的乡农民执行委员会自行分配土地 ”的信息相符,故 B项正确; C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 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930年 12月胡佛说: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其依据是 A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B新经济政策 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D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绝不能用立法的
8、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的信息可以看出,胡佛反对国家政权干预经济,这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故 C项正确; 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胡佛 1941年 4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日本中立条约签订。同时,两国发表声明: “苏联保证尊重 满洲国 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对该声明评价合理的是 A标志着苏联与日本结盟 B苏联与日本维护彼此侵略中国所得利益 C瓦解了德意日法西斯同盟 D蒙古人民共和国被苏联、日本瓜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
9、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苏联保证尊重 满洲国 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与 日本为了各自国家利益,相互妥协,维护彼此侵略中国所得利益,故 B项正确; AC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日本中立条约 1947年,英国丘吉尔说: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造成材料中欧洲 “景象 ”的主要原因是 A 1929年经济大危机深远影响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C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D美苏 “冷战 ”影响 答案: B 试
10、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 “1947年 ”,再结合题干中 “欧洲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的信息,联系所学可知,二战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故 B项正确; A项不符合时间,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 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 AC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背景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
11、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的信息,可知美国意图建立全球金融霸权,联系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故 C 项正确; ABD与题干 “金融霸权 ”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 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 ”材料观点最有可能出自 A生物进化论 B共产党宣言 C自由主义思想 D福利国家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
12、: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 ”的信息,可以得出该观点主张政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福利国家思想,故 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 在 50年代中期,费孝通提出: “在人口这样众多的国家,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应当都集中在少数都市里,而应尽可能分散到广大的农村里去。 ”下面史实,能够证明费孝通主张合理的是 A大跃进 “全民炼钢 ”运动 B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运动 C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 D乡
13、镇企业兴起与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应当都集中在少数都市里,而应尽可能分散到广大的农村里去 ”的信息可以看出费孝通主张发展乡镇企业,故 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信息 “企业而应尽可能分散到广大 的农村里去 ”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乡镇企业 有材料证明: 1955年春,各地纷纷反映 “闹粮荒 ”,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 “一五计划 ”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
14、跃进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1955年,正值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等缺点,从而使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故 B项正确;一五计划鼓舞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故 A项排除; CD项时间是 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
15、原因主 要是 A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B历史可以任人诉说 C百家争鸣的需要 D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确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原因在于缺乏让大家信服的证据,即缺乏史料证据,还在于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不同,即多元史观,故 A 项正确;历史是客观的,故 B项错误;百家争鸣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排除 C项;井田制下土地不得买卖,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井田制 西周分封制度首次在中国范围基本废除 ,主要是因为 A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B儒、道、法三家思想推动 C秦国商鞅变法
16、D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首次在中国范围基本废除 ”的信息可知,主要原因是秦的统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故 D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还没有废除,故项错误;儒家中,特别是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并不主张废除分封制,故项错误;项是在秦国,而不是在中国范围,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废分封、行郡县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 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广东 深圳市 宝安区高三 上期 调研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