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主张不属于老子的是 A “忠恕之道 ” B “天法道,道法自然 ” C “无为而治 ” D “守静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忠恕之道 ”是儒家的思想; “天法道,道法自然 ”、 “无为而治 ”、 “守静 ”属于道家老子的思想。这个题目属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前进,下列成果不属于中共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取得的
2、是 A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B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中共八大的内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共十二大的内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列有关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的旗帜 B在中共的七届二中
3、全会上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 D “三个代表 ”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在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 “三个代表 ”思想是新世纪中共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
4、想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曾出现了许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或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三个代表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 1978年提出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 “三个代表 ”是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是 1983年提出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中共指导思想 各时期
5、中共指导思想的变化 下图所示的毛泽东的题词,旨在 A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B提高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C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D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毛泽东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知识。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双百方针的作用 邓小平指出: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
6、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B两弹一星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两弹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中可知,两弹一星促 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也能提高我国的科技力量。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2013年 12月 15日 “嫦娥三号 ”成功探月彰显了中国的
7、科技实力,标志着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可喜的成就。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南优 2号 ”选育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准确记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 10月 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1973年 “南优 2号 ”选育成功。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 英国学者丹皮尔
8、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文 中所说的科学时代开始于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从科学 “走到前面 高举火炬 ”可知科学技术创新直接转化成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这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匠的实践经验的总结,科技含量低。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科技革命 科技改变生活,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的
9、来临都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 益密切 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都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1909年 9月 21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 “冯如 1号 ”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 “冯如 1号 ”飞机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和
10、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创制,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动力不足的问题,进而推动了包括飞机在内的新的交通工具的研制成功。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技术 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A B
11、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相关知识, 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不是科学技术;本题中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发生在 18世纪中叶与题意不符;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属于科学技术成果不符题意,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近代科技成就 19世纪中期科技成就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主张按
12、照 “本来如此 ”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 “应当这样子 ”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人文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人文主义是关于人的学问,与题干不符;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观、怪诞,强调内心世界,形式多样;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所以答案:选 C
13、。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艺流派 文艺流派的特点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 危机的冲击,人们陷入苦闷、迷惘、虚无之中。由此,西方文艺作品出现了夸张、怪诞的表现手法。下列作品能突出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约翰 克里斯朵夫 B等待戈多 C安娜 卡列尼娜 D巴黎圣母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由题干中 “面对 冲击,人们陷入苦闷、迷惘、虚无之中 ”可知此文学流派为现代主义文学,只有等待戈多符合要求。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代主义文学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
14、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 ”文中的他是 A达 芬奇 B莫奈 C塞尚 D毕加索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题干材料判断,该美术流派应当属于现代主义美术流派,四个选项中只有毕加索属于该流派,莫奈和塞尚均属于印象画派。所以答案:选 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现代主义美术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三阶段的理论的贡献在于 A创造性提出
1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提出中国革命 “两步走 ”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道路,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 ”的革命思想; C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 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抗战时期
16、,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他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因此选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2013 年 12 月 26 日是 毛泽东诞辰 一百二十周年,为了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他一生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下面罗列的著作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17、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为人民政协制度和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基础。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 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 “天理存,人欲亡 ”,这与宋代理学大师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
18、的观点一致。所以答案:选 C。 考 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 “离经叛道 ”的思想家。对这里 “离经叛道 ”的准确理解是 A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倡导君民共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 ”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被称为 “离经叛道 ”,主要是指他向正统儒学权威发起了挑战。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思想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
19、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也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是表现, A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高; B是科举取士起到了推动作用; C和南宋时期的民族战争有关系。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元杂剧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
20、基本上是正确的。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可知,材料说明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即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但不能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A项说法题意不符, D项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 C项与事实不符, B项最贴近题意。故选 B。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史学研究 史料 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
21、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理解。元代王冕的墨梅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追求笔墨趣味,这正符合文人画注重意境、借景抒情的画风。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人画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阅读天下郡国利病书 B用突火枪抵御金的进攻 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D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天下郡国利病书明末清初顾炎武的作品; B 项是宋代的成就
22、 ; C 项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应用;苏轼是宋代著名的大书法家和宋词代表性人物。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的科技成就和文艺的成就 宋朝的成就 梦梁录记载: “ 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 ”。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A齐民要术问世 B四书章句集注始编成 C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D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宋朝时期的史实。根据提干信息 “都城临安 ”分析,所述现象属于在南宋时期。西藏设宣政院是在元朝时期;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著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北省 黄石市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