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和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 C。材料中 “秩宗 ”是一官名 ,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 “卜、巫、史 ”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
2、族,因此 ABD均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蒋介石曾称赞 “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但是, 1930年后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蒋介石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利益,其立场一直未发生变化;第一次国共合作在 1927年就已经破裂;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在 1931年提出来的,因此 ABD均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 1
3、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很大的发展,蒋介石把它比作太平天国的割据力量,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1911年 4月 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 “海圻 ”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 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 什么国旗 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海圻 ”号于 1911年 4月出航, 13个月后返回上海,时间应是 1912年 5月。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采用的国旗是
4、五色旗。 A是清朝的国旗; C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旗; D是湖北军政府的旗帜。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 “自 1月 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 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 ”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 “民国十九年 ”, 1912年为民国元年,因此类推,民国十九年为 1930年,五四运动是在 1919年,国民大革命是在 19241927 年,全面抗战爆发是在 1937年,因此选
5、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时期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 列原始材料,最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 1921年 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 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 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中共一大是 1921年 7月在上海召开的,因此最接近当时、当地的原始材料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因此 C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 1
6、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 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 “4 12清党 ”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19261927 年南方存在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地方军阀势力,后来蒋介石又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所以 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
7、: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 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 从北面威胁徐州。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 “中共中央 ”、 “黄百韬 ”可知这次战役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军队在作战,地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包括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故选 C;同学们不应只注意 “台儿庄 ”三个字而误选 A; B和 D地点不符,很容易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 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某同学在总结 “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
8、处错误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察学生历史基础知识。 1922年中共二大,制订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历史上重大事件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 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 “尖阁 ”列岛 -钓鱼岛的历史。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 “无主地 ”,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9、 D二十一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马关条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马 关条约 “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这一 “革命 ”是指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 “八一九 ”事件 D光荣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中 “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 ”“但尚无足够力
10、量 ”“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无产阶级参与领导革命,但没有完全控制全局,应指二月革命。 1917 年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革命爆发,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B 项指十月革命,与材料不符; CD 两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
11、的眷恋 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 ”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共七大的召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改革开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届二中全会未涉及西藏问题,排除 ; 1954 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也实行了改 革开放政策。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西藏的变化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 “总运动 ”。这场 “总运动 ”的基本趋势是
12、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个重大历史事件放到一起分析比较,前两个都是政治运动而不属于文化领域, A 项表述不符。同样, C项表述的是经济领域的变化,与题干前两个事件的政治性质也不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在政治领域进行变革, D项描述不符,所以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与下列特色标题所指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国家是 “先声夺
13、人称大国 ”、 “手伸五大洲 ”、 “亚洲诸国的梦魇 ”、 “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 美国,德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园先后成为殖民强国; 18世纪后期英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 ”,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殖民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的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 “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
14、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准备访华 D中美开始建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 ”可知,这个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重返联合国 2013年是广西、宁夏自治区域成立 55周年。 55年来,两地经济快速增长,工农业生产总值连年翻番,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广西、宁夏 55年和谐稳定发展的最成功的基本经验是 A党中央正确
15、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两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C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广西、宁夏 55年来之所以能够快速和谐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我国政府实施了科学合理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92 年 9 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 “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
16、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判断材料中 “1992年 9月 ”与 “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 ”等信息,可以分析到由于 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A 项 说法与事实不符; B项说法较片面; D项与本题无关。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 “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
17、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 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德国、印度等国家没有等待,而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这些国家的崛起逐渐成为世界舞台的重要力量,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故选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
18、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分析题干材料,抓住 “民族主义 ”、 “没有理性的指导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利用 ”等关键信息,联系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等相关知识,只有义和团运动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是从反洋教开始,提出 “扶清灭洋 ”的口号,盲目排外,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被清政府利用,最后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本题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
19、团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中,从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A共产与民主 B共产与平等 C平等与自由 D民主与科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的理想社会是共产和平等。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孔子死后,弟子们为其服丧三年。与这一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A分封制 B礼乐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
20、代的政治制度。孔子死后弟子们为其服丧三 年,属于礼乐制度中丧礼的范畴,其余三项制度与此无关。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礼乐制度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 “制度 ”包括 分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注意时期限定词 “秦朝 ”, 都属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分封制度属于西周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时期不符。所以答案:选 B。
21、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在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逐渐为建立专职官僚制度所取代,在以下改革措施或政策中,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奖励军功 推行县制 什伍连坐制 重农抑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本题主要对古代官制的理解和掌握, 是官制的变化; 是法律制度; 是经济政策。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制 “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 ”这一 “退步 ”是指 A郡国并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广东省 中山市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