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法律主要是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罗马帝国的扩张需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法而非古希腊民主政治, 错误;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法律主要是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错误; 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满足罗马帝国的扩张需要,罗马法从公民法转变为
2、万民法, 错误;因此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1878年 5月,俾斯麦提交的 “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 ”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10月 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 221票对 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 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看 ,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法
3、案遭到议会的否决 ,俾斯麦指使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 ,新选举的议会被迫通过了该法令 ,经皇帝批准后生效 ,表明议会在与首相的斗争中败北 ,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因此选 D。A项首相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 ,B、 C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历史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右图漫画反映的主旨是 A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三权分立体制 B三权分立体制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君主立宪制不利于政府决策 D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解读漫画的能力。阅读漫画内容,漫
4、画描述的是三权分立体制, 这种政治运作模式,有助于推动政治决策的性和合理性,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大进步,漫画中决策 者受到了牵制,这维护了民主制度。漫画没有有关美国国情的内容,排除 A项; C、 D两项明显与漫画无关,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曾说: “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 ”这里的 “遗憾 ”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 C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D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普京是资产阶
5、级代表,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而 “遗憾 ”。因此这里的 “遗憾 ”是指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因此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 20世纪 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最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 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 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答案: A 试题分析:冷战重心始终在欧洲,中苏关系在上世纪 80年代末由紧张到缓和,欧盟建立是在 1993年,都与题意不符,排除 BCD; 20世纪 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以及第三世界
6、、中国的发展壮大,两极格局下呈现多极化趋势,因此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被称为 “骑士皇帝 ”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 “致我的军队 ”。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 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说明德国皇帝的权力很大,凌驾于议会之上,显示了其专制主义,而其第一道圣旨就是 “致我的军队
7、”, “骑士皇帝 ”显示了军国主义特点。因此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 ,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 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 “主权在君 ”到 “主权在民 ”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 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的世界意义,该法案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标
8、志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即主权在民取代了君权神授,且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A项说法错误, BD两项与题意 “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 ”不符。因此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保证司法独立 D体现 “分权制衡 ”的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根据分权制衡的原则 ,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彼此制约。因此 C符合题意。 AB 与题
9、干无关; D 是体现的原则而非目的。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 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下列宪法中 ,赋予议会制约政府权力最小的是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 D 1912年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是立法机构。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因此其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帝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因此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
10、看 ,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最深远意义在于 A杜绝复辟势力 B推翻了帝制 C确立了民主政治 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C属于政治上民主化的表现,但是近代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最深远意义在于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下列关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
11、的国际格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49年,美国等 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的重要行动,加剧了 “冷战 ”的程度。 1955 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 “华沙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ABD都是正确的表述,因此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以下漫画 (左为美国 ,右为苏联 ,柱状物是导弹 )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联合
12、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逐渐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漫画 (左为美国 ,右为苏联 ,柱状物是导弹 )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由于双方势均力敌,既相互对抗又不敢轻易动武,在惊愕 近半个世纪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国际格局的相对稳定,因此选 C。第三世界、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排除 AB;多极化逐渐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排除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20世纪 90年代 ,有人评论国际局势说: “当今世界 ,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
13、潜在的巨人 ” 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众多 “巨人 ”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 格局的正式形成 C 20世纪 90年代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才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 ,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一超多强 ”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多极化格局远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于 20世纪70年代,故 A、 B、 C三项的表述都与史实不符。因此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14、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 “古巴导弹危机 ”。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 “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 1962年低了许多, ” 。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抗衡的程度 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虽然是唯一的
15、超级大国,但是受到多极化趋势的制约,而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抗衡的程度, 都正确,因此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是 1871 1918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是二战后在分区占领基础上,英法美三国控制的区域和苏联控制的区域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 是二战后形成的四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是东欧剧变后, 1990年重新完成统一的德国。因此选项 C是正确的。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6、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13年 8月 29日晚,英国下议院以 272票赞成、 285票反对的比例投票否决了政府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的提案。尽管此项投票不 具约束力,但首相卡梅伦表示将 “据此行事 ”。这是 100多年来英国政府有关军事问题的提案首次遭议会否决。这最能说明 A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是在议会 B英国最高行政首长是内阁首相 C英王是英国国家的人格化象征 D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是 100多年来英国政府有关军事问题的提案首次遭议会否决,而首相卡梅伦表示将 “据此行事 ”,表明英国的国家
17、权力中心是在议会,首相也要受议会的制约,对议会负责,因此选 A。材料没有凸显英国首相的权力和地位,也没有体现英国国王的权力和地位,排除 BC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制内阁 D 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中的材料分析,题干涉及的史实属于工业革命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阶段,此时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新的政治权利,因此同贵族等代表的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及其代表发生矛
18、盾,为此议会于 1832 年通过了议会改革方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因此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18世纪 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 “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怪物 ”是指 A邦联体制的国家 B联邦体制的国家 C君主立宪制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建国之初实行邦联制,邦联作为松散联盟 ,造成国家权力的微弱及各州权力的过大,使政治、经济、文化、外
19、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故被称为 “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因此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可枉屈一人 ”体现了罗马法中不得因为怀疑惩罚罪犯,而是注重证据的自然法精神。故选 B。 A项材料并未体现,而且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 C项说法错误,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并非强调宽容,而是重视证据; D项说法错误,罪过应该与
20、刑法对应。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 “古罗马 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下列符合 “不可磨灭的烙印 ”的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C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D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 答案: B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是 “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 可以看出主要是考察罗马帝国对近代欧洲的影响,罗马法成为后世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古希腊的智者学
21、派,罗马帝国应是地跨欧亚非,古罗马法不是近代法典,排除 ACD,因此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悉尼 胡克:历史中的英雄: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 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 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答案: C 试题分析:克利斯提尼改革中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 野心家,制定了 “陶片放逐法 ”。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
22、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政治放逐。 A项公民大会是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轮 流执政和抽签选举不涉及提防英雄人物、野心家。 因此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C说法错误,如商鞅虽然遇害,但是新法已经深入人心
23、,变法的措施仍然贯彻下来,说明变法没有失败,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是说明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发展,新旧势力斗争激烈,因此选 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C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这一说法错误,因为当时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这是巴黎公社起义的意义,排除 AB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四川成都 树德 中学 下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