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6月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6月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6月月考历史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 6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答案: B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 A 儒学思想在
2、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 D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 “百家争鸣 ” ( )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答案: B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 ”这反映了( ) A孟子的 “仁政 ”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 “兼爱 ”思想 D庄子的 “齐物 ”观点 答案: B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
3、府经济措施规定: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答案: D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 ) 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外国在华创办的 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 B C D 答案: D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
4、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 “柳 ”是指 ( ) 20080806 A增强了清朝封建统治力量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了机器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答案: B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图出现B处( 1919年前后)这一发展高峰的最重要原因是 ( )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发展曲折图 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答案: C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园。关于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人和人类社会 B智者学派关注自
5、然,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 C智者学派提出知识就是美德 D苏格拉底认为世间一切好坏优劣都取决于人的感觉 答案: A 有人说: “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 “人文主义 ”, “民贵君轻 ” B “因信称义 ”, “天人感应 ” C “人文主义 ”, “存天理,灭人欲 ” D “因信称义 ”, “致良知 ” 答案: C 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 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 B C D 答案: A 民国 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 “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 3月 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 D 下图为 1833 1915年 “共和 ”、 “民主 ”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 1905 1913年 “共和 ”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 “民主 ”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
7、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 “修墙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西方先进技术 ”)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 “遗其体而求其用 ” C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 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答案: B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 “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下列符合该流派风格的作品是答案: A
8、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 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 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 B 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 C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 C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此观点理
9、论依据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 答案: A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答案: A 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 ,“工厂 ”逐渐取代 “工场 ”是历史的进步。这一变化中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资本积累的多少 B自由劳动力的丰富与否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生产力水平进步与否 答案: C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
10、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 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答案: D 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 “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 ”。材料表明蒋经国 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希望实现国
11、家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倾向于接受 “一国两制 ”方针 A B C D 答案: C 图是一幅政治漫画,图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他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走向联合 B同归于尽 C你死我活 D各奔东西 答案: A 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 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答案: B 20世纪 2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学生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应该是( ) A “红卫兵,红卫兵,
12、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 ” B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 C “挥动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 答案: B 漫画反映的是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时的情景,其主要揭示了( ) A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 B英国是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B 从罗马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 A习惯 习惯法 成文法 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 习惯 成
13、文法 习惯法 C成文法 习惯 法律总结 习惯法 D习惯法 习惯总结 习惯 成文法 答案: A 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却走上中央集权道路。导致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地理因素有( ) 山地多 港湾多 岛屿多 人口众多 A B C D 答案: A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 虽死犹存 ”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最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 “巨人 ”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 “震
14、动 ”。以下对三幅图片的 “握手 ”的解读正确的有 ( ) 图 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图 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图 2握手的主角是卡特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图 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 B C D 答案: D 20世纪 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沈阳 中高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