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卷.doc
《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卷 选择题 礼记 祭统云: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 晋语曰: “同 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答案: B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其中 “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答案: B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
2、,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 “味道 ”。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A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 抗日战争时期 C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解放战争时期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 文化大革命 ”时期 答案: D 巴黎公社 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工人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公社委员会没收私营企业 答案: A 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
3、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 ”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 A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颁布于 1912年、 1949年、 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
4、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答案: D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 ”屡见报端。 “冷战 ”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 “碰撞中磨合 ”“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 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答案: D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尊敬时期( 18世纪), 轻视时期( 18401905 ), 乐善好施时期( 19051937 ),
5、 赞赏时期( 19371944 ), 清醒时期( 19441949 ), 敌对时期( 1949 )。其中第 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 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答案: B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 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D 1972年 9月 25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周恩来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
6、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期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在此表示深切反省之意。 ”田中首相的这种说法 A深刻反省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历史 B说明了日本敢于正视历史 C用麻烦二字是对侵华战争的轻描淡写 D中日之间在国家利益、历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答案: C 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 数量迅速增加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答案: B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人权论是: “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不干涉原则必须在一
7、些重要方面加以限定;国家主权并不及人权和防止种族灭绝重要。 ”克林顿说: “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 ”基于这种理论,美英轰炸南联盟、占领伊拉克。这种理论是 A打击恐怖分子 B维护世界和平 C人权高于主权 D尊重各国主权 答案: C 有人评价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巨人 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
8、,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案: D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 “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 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依据这一定义,对于 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 “原始史料 ”的是 A封神榜 B甲骨卜辞 C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 D周人有关商朝的记 载 答案: B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 运动所体
9、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答案: A 从下图中,你 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抗战 答案: D 1861年 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写到: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 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诸练; 观此一书 ,则贼中不为无人。 ”该日记中所说的 “书 ”应是答案: C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
10、国历史 中四上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 “封建制度 ”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A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 、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 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答案: D “ (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 宰相李沆
11、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 “盗贼 ”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 ” 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答案: A 有位学者把 17世纪 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 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答案: B 从公元前 490年到公元前 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
12、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 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答案: C 1月 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将手按圣经 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条第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 如下: “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海南省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质量 检测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