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的是 ( ) A质点 B简谐运动 C点电荷 D理想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都是理想化模型,而简谐运动属于一种理想运动,故选 B, 考点:考查了对研究物理方法的理解 点评:理想化是对事物的各个物理因素加以分析、忽略与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突出对问题起作用较大的主要因素,从而把问题简化 在 xoy平面内有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 2m/s。 M、 N是平衡位置相距 2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 t=0时, 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 y轴正方向运动,
2、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 1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波的周期为 s B在 t= s时, N的速度一定为 2m/s C在 t=0到 t=1s, M向右移动了 2m D在 t= s到 t= s, M的动能逐渐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简谐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M恰好通过其平衡位置沿 y轴正方向运动, 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可得, M、 N是平衡位置相距,波从 M到 N的传播时间 。 A、由于该波的周期大于 1s,所以 ,周期 ;错误 B、质点的振动速度和波传播的速度没有关系;错误 C、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和波传播的距离没有直接关系;错误
3、D、由题意可知, ,质点 M在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从 t= s到 t= s,质点 M从最大位移处移动到平衡位置,速度逐渐增加,动能逐渐增大;正确 故选 D 考点:质点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 点评: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一起传播。 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 M、 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a、 o、 b在 M、 N的连线上, o为 MN的中点, c、 d位于 MN的中垂线上,且 a、 b、 c、 d到 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4、零 B a、 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c、 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a、 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M在 O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 N在 O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所以合磁场不为零, A错误, M在 a点 处的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 N在 a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合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MN 在 b 点处的合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对称性可得,大小相等,所以 B错误, M在 c点处的磁场右斜下, N在 c点处的磁场方向左斜下,合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M在 d点处的磁场方向为右斜下, N在 d点处的磁场方向左斜下,
5、所以合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对称性可知两点的大小相等, C正确, 综上所述 ac两点的方向相同,大小不同,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磁场的叠加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先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每根导线在该点的磁场方向,然后根据电场的叠加求解 如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整个雪道由倾斜的助滑雪道 AB和着陆雪道 CD,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 BC组成, AB与 BC圆滑连接。运动员从助滑雪道 AB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 C点后水平飞出,以后落到 F点。 E是运动轨迹上的某一点,在该点运动员的速度方向与轨道 CD平行, E点是 E点在斜面上的垂直投影。设运动员从 C到 E与从 E与 F的运动时间分别为
6、tCE和tEF 。则关于 tCE和 tEF以及 CE和 EF的比例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 A tCE : tEF =1:1 CE:EF =1:2 B tCE : tEF =1:2 CE:EF =1:2 C tCE : tEF =1:1 CE:EF =1:3 D tCE : tEF =1: 2 CE:EF =1:3 答案: A 试题分析:建立坐标系:以 C点为原点, CD为 X轴,和 CD垂直向上方向为Y轴,进行运动分解, Y轴方向做类竖直上抛运动, 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员速度方向与轨道平行时,在 Y轴方向上到达最高点,因为 D点和F点对应的 Y轴高度一定,所以根据对称性, ,即 t
7、CE : tEF =1:1,因为 C点的初速度不为零,即两者的比例大于初速度为 零时的比例,如果初速度为零,则 CE:EF =1:3,所以 BCD错误, 考点:考查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物体做平抛运动,本题如采用常规的分解方法很难求解,而根据分解处理是等效的,可灵活建立坐标系,进行运动的分解问题就容易解答 如图所示,相距为 L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上端接有定值电阻 R,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 B。将质量为m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 v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保持拉力的功率为 P,导体棒最终以 2v的速度匀速运动
8、。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3mgvsin B.导体棒在速度达到 v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C.当导体棒速度达到 v时加速度为 sin D.在速度达到 2v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速度达到 v时, , ,即 当施加向下的外力 F后,导体棒向下做加速运动,因为 , v增大, F减小,所以合力减小,故左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当速度达到 2v时, , , ,所以,故 ,所以外力的功率为 , 当导体速度达到 v时,合力 , 所以加速度为,在速度达到 2v以后匀
9、速运动的过程中, 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和重力所做的功, 综上所述选 C, 考点:考查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点评:,对于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结合一直是高考的重点问题,当导体棒匀速运动时导体棒受力平衡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 3秒内位移大小为 2.5米,第 7秒内位移大小为 2.9米,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 A 0.1m/s2 B 0.68m/s2 C 1.35m/s2 D 1.5m/s2 答案: AC 试题分析:若物体整个过程中都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 ,所以 ,T=1s,所以 , A正确, 若先减速到零在加速运动,则第 3s内有第 7s内有: ,联立两式解得
10、 ,所以选 AC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逐差法,即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从 B点往左都是光滑的,从 B点往右都是粗糙的。质量分别为 M和 m的两个小物块甲和乙(可视为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相距 L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开始向右运动,它们在进入粗糙区域后最后静止。若它们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设静止后两物块间的距离为 s,甲运动的总时间为 t1、乙运动的总时间为 t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 M=m,则 s=L B论 M、 m取何值,总是 s=0 C若 M=m,则 t1= t2 D无论 M、 m取何值,总是 t1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11、笼子受到向下的摩擦力,所以笼子对地面的压力 ,因为fG,所以 因为猴子在加速下滑,所以对猴子分析有:猴子受到向下的重力 G和向上的摩擦力 f,且重力 G f,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笼子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因为笼子给猴子向上的摩擦力,所以猴子就给笼子向下的摩擦力),所以笼子给地面的压力为 因为 f G 所以 故选 A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应 用 点评:此题目是受力分析的题,需要学生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如图所示,一偏心轮绕 O点做匀速转动。关于偏心轮上的各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速度大小相同 B角速度大小不相同 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运动周
12、期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是偏心圆,所以圆上的点的轨迹是以 O点为圆心的不同半径的同心圆,这些轨迹的角速度相等,所以周期相等,但是 ,轨迹半径不同,所以线速度不同, AB错误, 所以加速度不同,故 C错误,所以选 D, 考点:考查了圆周运动规律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圆上个点的轨迹是半径不同的同心圆,然后根据公式 , 分析解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 R1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若 R2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若 R3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 D若 R4断路,电流表示
13、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 若 R1短路,则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外电路并联,故流过电流表中的电流减小,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则示数为零,故 A错误; 若 R2短路,则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外电路并联,故流过电流表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由测 R1两端的电压变为测 R3两端的电压,由题意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B错误; 若 R3断路 ,则流过电流表中的电流为零,且总电阻增大,则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则电压表示数增大,故 C正确; 若 R4断路,则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 故路端电压
14、增大,因右侧并联电路没有变化,故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电路动态分析 点评:动态问题分析思路总体来说是按照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顺序,要充分利用电路中不变部分的电阻不变的特点,间接地讨论电路变化部分还要注意电源是有内阻的,如果电路中含有电容,该处可看成是断路。 如图所示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 t=0到 t=t1的时间间隔内,长直导线中电流 i随时间变化,使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 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图中箭头表示电流 i的正方向,则 i随时间 t变化的图
15、线可能是,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使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垂直向里的磁通量减小,一个是垂直向外的磁通量增加, A中电流先正向减小,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导线在线圈中产生的磁通量在垂直向里减小,然后电流向下增大,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导线在线圈中产生的磁通量在垂直向外增大,过程中安培力先向左后向右,符合题意, A正确, B中电流先向下减小后向上增大,即线圈的磁通量垂直向外减小后向里增大,不符合题意, B错误, C中电流向上一直减小,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顺时针,但是安培力方向不变,不符合题意, C错误, D中电流一直向下减小,即线圈中的磁
16、通量垂直向外减小,产生逆时针电流,不符合题意, D错误 考点: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和楞次定律的应用 点评:做此类题目需要先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通量方向,根据电流变化,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然后根据条件判断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 A点沿图示方 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 )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等势面和电场线是垂直关系,所以小球的速度方向和电场力方向不在
17、一条直线上,所以不做直线运动, AB错误,画出电场线可得,电场力先与速度方向成锐角,在成钝角,所以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正确, 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等势面画出电场线的分布,然后根据电场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 实验题 ( 6分)如图( a)所示,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 -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测试时,磁敏电阻的轴向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 1)试结合图( a)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 B在 0 0.2T和 0.4 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场变化的特点:_ _。 ( 2)某同学想利用磁敏电阻图( a)所示
18、特性曲线测试某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设计电路如图( b)所示,磁敏电阻与电键、电源和灵敏电流表连接,长直导线与图示电路共面并通以图示电流,请指出本实验装置的错误之处_。 若装置调整正确后再进行测量,电路中所用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1.5V,不计电池、电流表的内阻,试写出磁敏电阻所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从 0.4T至 1.2T的变化过程中,通过磁敏电阻的电流强度 IA随磁感应强度 B变化的关系式:_。 答案:见 试题分析:( 1)磁感应强度 B在 0 0.2T,磁敏电阻随磁场非线性增大, 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线性增大( 2分) ( 2)磁敏电阻的轴向方向与磁场方向不相同 ( 2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上海市 虹口区 高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