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2语言表达技巧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2语言表达技巧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2语言表达技巧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创新演练专题 3考点 2语言表达技巧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诗歌鉴赏 (2013 江苏扬州中学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小题 1】请赏析本词上片开头两句中 “侵 ”和 “度 ”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 _ 【小题 2】上片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和下片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2、”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答: _ 【小题 3】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 _ 答案: 【小题 1】前者写斜月照射下的驿路被行旅者侵扰,后者是写溪桥上的晓霜被行旅者踏破。作者用这两个动词将一个不怕秋寒砭骨、不顾霜寒路滑匆忙奔波的行旅者的形象勾画出来。 【小题 2】前者是描写,后者是抒情。 【小题 3】 “只言 ”和 “不道 ”句形成鲜明对比,既揭示了 “旅枕元无梦 ”的原因,又表现了作者屡遭坎坷却不改其政治态度的爱国精神和刚正品格。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首先,用自己的语言对该字进行解读, “侵 ”写斜月照射下的驿路被行旅者侵扰, “度
3、”写溪桥上的晓霜被 行旅者踏破。然后,指出所描写的匆忙奔波的人物的形象特点。 试题分析: 【小题 2】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上片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是描写景色,下片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是抒发情感。 试题分析: 【小题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本词的写作背景中可以看出吕本中被免职后又被流放。 “只言 ”和 “不道 ”形成对比,虽然江左风光好,但是难免思归中原的凄凉之情。既说明了原因,又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和刚正品格。 (2013 德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孤 雁 崔涂 几 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4、。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 缴 ,孤飞自可疑。 【注】 崔涂:一生客游巴、蜀、湘、鄂、秦、陇等地。 (zn):短箭;缴 (zhu):系箭的丝绳。 【小题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_ 【小题 2】这首诗整体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_ 答案: 【小题 1】孤。首联由 “几行 ”到 “独何之 ”,是写离群,颔联写失群原因和失群后的仓皇,颈联用 “低 ”“冷 ”表现只影独飞的艰险和心境的凄凉,尾联写因孤独无依而怕受伤害的疑虑。一个 “孤 ”字将全诗的神韵和意境融在一起,浑然天成。 【小题 2】寄情于物 (象征手法 ),诗人借写孤雁来表现自己漂
5、泊异乡、世路峻险、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解释: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表达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评价: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首诗题名 “孤雁 ”,全篇皆实赋孤雁, “诗眼 ”就是一个 “孤 ”字。一个 “孤 ”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 试题分析: 【小题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咏物诗的特点就是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关键是要结 合诗句
6、简要分析。 (2013 漳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江写望 宋 林逋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 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 林逋 (967 1028),字君复,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 “梅妻鹤子 ”之称。 【小题 1】 “片水无痕浸碧天 ”一句中 “浸 ”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 _ 【小题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 答: _ 答案: 【小题 1】 “浸 ”字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
7、内心的闲适。 【小题 2】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安详打盹的鹭鸶、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 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技巧的能力。 “浸 ”是 “映照 ”的意思。这句是说:水面静得没有波纹,把青天映了出来。应从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回答。 试题分析: 【小题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鹭鸶安详地在沙滩上打盹,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水面连一丝涟漪都没有。一片芦花被刚刚下过的雨洗刷得格外白净,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徐徐升起,把寂静的世界点活了。在这静谧的景色中自然隐藏着诗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高考 语文 二轮 简易 创新 演练 专题 考点 语言表达 技巧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