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酵 母 /校 对连 累 /劳 累 千 载 难逢 /载 歌载舞 B修 缮 /讪 笑 伺 机 /伺 候 纰 缪 /惩前 毖 后 C 角 逐 /角 斗 着 手 /着 落 数 典忘祖 /数 见不鲜 D精 辟 /复 辟剽 窃 /膘 肥体壮 解 甲归田 /浑身 解 数 答案: D 试题: p/ b; pio/bio; ji/xi; A jio; li/li; zi/zi; B shn; s/c; p/bC ju; zhu; sh/ shu。这是一道隐性的字
2、音题,做题时要注意辨析音近字、形近字和多音字读音的不同之处。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我们或许可以对感动中国十年的评选作一概括 寻找这样一群人:不论他们有怎样的身份、背景、经历,不管是曾经见诸媒体,还是 鲜为人知 ,只要他们的所作所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共同的特质应该是 振聋发聩 的人格力量。的确,这种力量 不可或缺 ,它支撑着这个社会美好向上,给人以鼓舞和激励,温暖冷漠,消除 隔阂 。而那些获奖者的故事,也都令人为之动容。 A鲜为人知 B振聋发聩 C不可或缺 D隔阂 答案:
3、B 试题: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宜用 “震撼人心 ”。( A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C不可或缺:无法替代或缺少的。 D隔阂:彼此情意不相通,思想感情上有距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不但作为首位由学者出任的 “内政部长 ”,江宜桦有效且快速地在政策上落实马英九的公义社会理念,而且与民间社团的交流也相当顺畅,成为学者从政的成功范例。 B尽管,抱怨赵本山的某些小品超越道德底线、歪曲对常态生活的理解,让人们的精神难以承受,但是要将本山的暂别硬做
4、成永别,也不太公平。 C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为了适应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削减与安全战略调整的需要,美军将大幅削减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人数,同时尽量 保证空军与海军的开支。 答案: D 试题: A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把 “不但 ”放在 “江宜桦 ”的后面; B缺主语。可去掉 “抱怨 ”; C搭配不当, “加大 密度 ”可以,但不能 “加大 ”“质量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
5、由之径 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 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 为总起句,排在开头; 强调古琴的特点, 古琴是和其他三者的比较, 为分说,故排 之后; 为因果关系,排最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大卫 切瑞顿 :全球最 富的教授 高 峰 和中国许多教授一样,很多外国学
6、者也热衷于通过出书或讲学赚钱,但是要想借此成为亿万富翁却很困难。不过,福布斯杂志近期披露,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大卫 切瑞顿的个人资产高达 13亿美元( 1美元约合 6 36元人民币),堪称 “全世界最富有的全职教授 ”。 上小学时,切瑞顿迷上了音乐。他开始参加暑期音乐剧课外班,并多次参加学校合唱团和音乐剧的演出。切瑞顿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经常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因此深得大家喜爱。不过,他的性格也有着特立独行的一面。比如,中学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棒球,切瑞顿却偏偏喜 欢短跑,经常一个人练习,一练就是一个小时。 除此以外,切瑞顿的另一个兴趣点或许就是数学了。在众多任课教师中,他对数学老师艾尔文的
7、印象最深刻,他曾经回忆说: “我记得那是 1967年的一天,他充满激情地告诉我们,计算机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当时计算机还是新鲜玩意儿,我们中没有人见过它,但艾尔文已经将一个信念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大脑中。 ” 中学毕业后,切瑞顿向阿尔伯塔大学的音乐专业递交了入学申请,却没有被录取。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进入该校数学系就读。在大学里,业余时间很充裕,他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练吉他、参加话剧和音乐剧演出,有些朋友甚至认为他是专业的吉他手。不过,切瑞顿始终没能真正从事音乐事业,在读了一段时间的数学专业后,他转入计算机专业,后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又在滑铁卢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8、之后,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当了 3年助理教授, 1981年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 “因为这里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锋,而且资金雄 厚 ”。 在斯坦福大学的工作让切瑞顿如鱼得水,他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互联网运转得更快、更安全。在这里,他与来自德国的博士生安迪 贝克托尔谢依姆成为好朋友。当时硅谷涌动着一股创业潮,切瑞顿的许多同事和学生都纷纷 “下海 ”成立科技公司。 1982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离开斯坦福大学,与别人合伙创立了太阳微系统公司,但切瑞顿却不为所动,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直到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1995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给切瑞顿打了个电话,两人共同创办了花岗岩系统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具有信
9、息交换功能的局域网设备的公司。成立仅 14个月后,美国 著名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公司就出资 2 2亿美元将其收购,切瑞顿所拥有的 10%的股份也变成了 2200万美元现金。 “几乎一夜之间,我不必再为钱工作了,也不必再为还清购房贷款而发愁了。 ”他回忆说。 此后,切瑞顿和贝克托尔谢依姆继续合作,先后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和一家云计算设备公司,前者后来被太阳微系统公司以 1 2亿美元收购。到目前为止,切瑞顿已经自掏腰包超过 5000万美元,先后投资了 17家高科技企业,几乎都获得了收益,极少失手。 在切瑞顿的投资记录中,最得意的一次 “出手 ”当属为谷歌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当时,谷歌创始 人拉里 佩
10、奇和谢尔盖 布林是斯坦福大学的在读博士,虽然切瑞顿没给他俩上过课,但全校都知道这位教授对互联网和办公司都 “门儿清 ”。事实上,拉里 佩奇两人操心的是如何为他们的技术申请专利,以及为尚未成立的公司筹措资金等问题。但切瑞顿却看得更远: “这好比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应该考虑如何把他们养大 。 ”他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商业理论,并安排他们与自己的老搭档贝克托尔谢依姆见面。 1998年 8月的一天,在切瑞顿家的门廊上,拉里 佩奇和谢尔盖 布林向贝克托尔谢依姆介绍了谷歌的技术和理念。半小时之后,贝克托尔谢依姆就领会了这个新 搜索引擎的过人之处,也搞清了它的赢利模式,他对两个年轻人的想法非常感兴趣。 “如果他
11、们每天能吸引到 100万次点击,每次点击赚 5美分,那就是 5万美元,至少他们不会破产吧! ”贝克托尔谢依姆当即跑回车上去拿支票簿,开出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这时谷歌公司尚未成立,于是佩奇和布林赶紧去注册,以便拿到这笔钱。后来,贝克托尔谢依姆又向谷歌投入 10万美元,切瑞顿自己也投入了 20万美元。到今天,这两位原始股东各自所持股份的市值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希德哈思 巴特拉曾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他一语道出切瑞顿的独特优势:“科技 人才都精通技术,但当他们面对风险投资者时,很可能茫然若失、不知所云,而大卫对一项新技术的前景总能一目了然! ” 梁松是切瑞顿在 2003年带过的博士生,他对导
12、师的教诲仍记忆犹新: “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并教给我们如何这样思维 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追随潮流。他希望弟子们能够从大处着眼,探寻改变世界的方法! ” (本文选自 2012年环球人物,有删改) 【小题 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4分) 这好比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应该考虑如何把他们养大。 【小题 2】文章结尾处引用了 两位学生对切瑞顿的评价,谈谈这样安排的作用。( 5分) 【小题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括大卫 切瑞顿成为全球最富的教授的原因。( 6分) 答案: 【小题 1】本句采用比喻手法,切瑞顿把创办公司比喻为生育孩子,要考虑像养育孩子一样精心
13、经营。与后文的给学生讲解商业理论并推荐有经验的搭档一起,表现出身为教授的切瑞顿具有长远目光,也揭示了他成为最富教授的原因之一。 【小题 2】( 1)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切瑞顿作为优秀的教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侧面烘托了人物的人格魅力。( 1分) ( 2)引用巴特拉的话是为了突出切瑞顿超乎常人的前瞻 能力给学生的影响。( 2分) ( 3)引用梁松的话是为了突出切瑞顿作为教授在创新思维方面对学生的言传身教。( 2分) 【小题 3】( 1)兴趣爱好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不要一味任性,而是要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做好眼前的事情。切瑞顿始终没能真正从事音乐事业,在读了一段时间的数学专业后,他转入计算机专业,后来在加
14、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又在滑铁卢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最终在计算机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 2)专注学习,夯实基础。 1982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离开斯坦福大学,与别人合伙创立了太阳微系统公司,但切瑞顿却不 为所动,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直到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 3)善于合作。与贝克托尔谢依姆成为忠实的合作伙伴,积累了殷实的物质财富;为谷歌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小题 1】 试题:这句话非常明显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正确分析出喻体的含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
15、题 2】 试题:这道题作答的角度主要是从 “语句的内容作用 ”出发思考,其内容作用主要是通过引用两位学生对切瑞顿的评价,来侧面烘托切瑞顿的人物形象。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本题概括出 3条答案:即可,也右以从专注本职工作、高瞻远瞩、善于投资等方面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保护人 法 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
16、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 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 “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 ”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
17、。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 “请问您到哪一区去? ”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 “我朝王宫方向去。 ”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 “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 玛兰接着说: “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 神父回答: “不,我有事。 ” “哦!是件重要的 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 “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 一点小误会。您不会
18、感兴趣的。是 是一件内部的 教会方面的事。 ”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呱呱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 “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 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然后伏案写道:“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
19、务请鼎力协助。 ”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仆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道: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 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 们写了最恳切的介绍信 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说: “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 他张皇失措地说: “别提了 您瞧 我上当了 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 他耍了我 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
20、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 对,找总主教! ” 他突然坐下来,伏在珀蒂帕的桌上写道: “总主教大人:我荣幸地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话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 哄骗,我竟至于 ”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 “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 (有删改 ) 【小题 1】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 【小题 2】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5分 ) 【小题 3】这篇小说以 “保护人 ”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
21、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6分 ) 答案: 【小题 1】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爱慕虚荣;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小题 2】 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 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小题 3】示例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 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 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失去 “保护 ”,体现作
22、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示例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抓住 “保护 人 ”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 以 “保护人 ”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 通过 “保护人 ”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示例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以 “保护人 ”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 以 “保护 ”与 “被保护 ”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围绕 “保护人 ”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小题 1】 试题
23、:虽然 这篇小说直接或者间接写到的人物不下八个,但是只有玛兰是小说着力刻画的艺术形象。要认识和把握玛兰的性格特点,就必须从他的语言、行为举止、对神父的态度的前后反差,以及小说情节的转变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通过玛兰之口读了出来。原来,玛兰主动去保护的桑蒂尔神父,竟然是个 “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 ”,或者用珀蒂帕的话来说,是个 “老阴谋家 ”。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快速推进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正是在这段叙述文字中,把玛兰与桑蒂尔之间、玛兰与部长之间、玛兰和舆论之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深圳市 高级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