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村英文 韩少功 玉梅是一个热心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的。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二话没说,满口答应,让出了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家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贴,还是发了轿子?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
2、你的瘟呵!最后还骂到树上的鸟:你这老不死的贼!你上偷瓜下偷菜,偷惯了一双爪子还贼喊捉贼。有本事你就到法院去告,叫十八路人马来抓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 玉梅没好气地说: “谁心中有鬼 ,就是骂谁! ” “没 没什么人得罪你吧? ” “谁得罪了,谁知道! ” 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了帮手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 “ 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 帮手中的一位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原来,这天早上天气不错,玉梅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却发现谷堆上画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 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 但因为谷堆已散,谷堆上到底有没有英文暗号,真相已没法澄清了。 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最后都只能摇头作罢。 据玉梅说,那贼婆子曾经送给她一条花裤,说她个子矮一点,穿着正合身。
4、她当时还满心欢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安什么好心,不就是嘲笑她的个头矮,要当众揭她的疮疤么? 玉梅还说,那贼 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当时还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给她的难堪吗? 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被玉梅想得恍然大悟。两家非但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 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的,留下沟
5、痕,已被踩死了,散发 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 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 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顺手在金花家的田边也戳了一个。 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姑娘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 骑的那辆红色跑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 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
6、。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骑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小题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 A小说的人物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口语化。玉梅在坪前的指桑骂槐和金花在篱笆那边的尖声回击,其语言都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B小说先写 “英文事件 ”爆发,后通过帮手的询问交代 “事件 ”原委。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悬念,使情节具有波澜。 C小说插叙 “花裤 ”和 “看戏 ”这两件往事,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 作用。它使玉梅对金花的误解加深,两人的关系更加不可调和。 D玉梅的公公是个明理而又寡言的长者。他的出现激化了矛盾冲突,在玉梅的内心掀起波澜,也促
7、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 E面对公公的 “嘟哝 ”,玉梅欲辩不能,只好 “捂住嘴 ”。她 “愣 ”在那儿仔细思量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为之脸红。 【小题 2】小说着重刻划了玉梅哪些方面的性格品质?请结合情节加以概括。( 4分) 【小题 3】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删与不删,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小题 1】 DE 【小题 2】要点: 情节: 借坪晒谷;性格:热心助人。 情节:发现 “英文 ”;性格:耿直泼辣; 情节:公公释疑;性格:知错能改。(答对一点, 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 1)不删更好。理由: 更突出玉梅没能及时道歉的愧疚
8、之情; 将人物置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或:使主题更为深刻); 以金花女儿大笑衬托哀情,更能扣动读者心弦; 出人意表,耐人寻味。 ( 2)删了更好。理由: 不节外生枝,主题更加集中; 金花什么时候回来?玉梅能不能得到她的谅解?小说留下悬念,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让玉梅留下遗憾,更能引发读者思索。 (观点 1分。理由 5分:答对一点, 2分;两点, 4分;三点, 5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D “激化了矛盾冲突 ”有误,应是缓和或解决了矛盾。 E “欲辩不能 ”有误,应是恍然大悟后为之震惊,因而 “捂住嘴 ”; “愣 ”在那儿主要表现的是玉梅的尴尬。 考点:
9、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 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10、文言文阅读 翻译下 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8分) 君 因 我降 因: 羝 乳 乃得归 乳: 上书 乞骸骨 乞骸骨: 顾 吾念之 顾: 臣请 完 璧归赵 完: 召有司 案 图 案: 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 公之视廉将军 孰与 秦王 孰与: 答案: 因:通过,经由 乳:生子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 顾:只是,不过 完:使 完好无缺 案:通 “按 ”,审察,察看 严:用作动词,尊重 孰与:比 怎么样 试题分析:,解释词义时,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特殊文言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公,讳致尧
11、,抚州南丰人也。少知名江南。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及第,为符离主簿,累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 数上书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 使行视汴河漕运,称旨,迁秘书丞,为两浙转运使。 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恃旧恩,多不法,吏莫敢近。公劾其状以闻,太宗惊曰:“是敢治魏庠,可畏也! ”卒为公罢庠。洛苑使杨允恭以言事见幸,无不听,事有下,公常 厝 不行。允恭以诉,太宗遣使问公,公具言其不可。公既 绳 其大而人所难者,至其小易,则务为宽简。岁终,其课为最,徙知寿州。寿近京师,诸豪大商交结权贵,号为难治。公居岁余,诸豪敛手,莫敢犯法,人亦莫见其以何术而然也。公于寿尤有惠爱,既去,寿人遮留数日,以一骑从二卒逃去
12、,过他州,寿人犹有追之者。再迁主客员外、判三司盐钱勾院。 是时,李继捧以银、夏五州归朝廷,其弟继迁亡入碛中为寇。太宗遽遣继捧往招之,至则诱其兄以阴合,卒复图而囚之。自陕以西,既苦兵矣。真宗初即位,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 公独以谓继迁反覆,不可予。继迁已得五州,后二年,果叛,围灵武。议者又欲予之 ,公益争以为不可。言虽不从,真宗知其材,将召以知制诰 ,而大臣有不可者,乃已,出为京西转运使。 王均伏诛,奉使安抚西川,误留诏书于家。其副潘惟岳教公上言 “渡吉柏江舟破亡之 ”,以自解。公曰: “为臣而欺其君,吾不能为也。 ”乃上书自劾,释不问。其后惟岳入见禁中,道蜀事,具言公所自劾者,真宗
13、嗟叹久之。 继迁兵既久不解,丞相张齐贤经略 环、庆以西,署公判官以从。公曰: “西兵十万,皆属王超。超材既不可专任,而兵多势重,非易可指麾。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不 集 。 ”真宗难其言,为诏陕西听经略使得自发兵而已。公度言终不合,乃辞行 。会召赐金紫 ,公谢曰: “臣尝言丞相某,事未效,不敢受赐。 ”由是贬黄州团练副使。公已贬,而王超兵败,继迁破清远军,朝廷卒亦弃灵州。 公贬逾年,复为户部员外郎,知泰州。上疏论事,语斥大臣尤 切 ,当时皆不悦,又徙知鄂州。坐知扬州误入添支俸多一月,虽尝自言,犹贬监江宁府酒税。用封禅恩,累迁户部郎中。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某日,卒于官,享年六十有六。(选自欧阳修文集卷
14、二十,有删改) 【注】 知制诰:官名,北宋时朝廷的文字秘书。 经略: 筹划治理大略、要略, 官名,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 金紫:唐宋的官服和佩饰,指“金印紫绶 ”,借指高官显爵。 【小题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事有下,公常 厝 不行厝:放置 B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不 集 集:集合 C公既 绳 其大而人所难者绳:纠正 D上疏论事,语斥大臣尤 切 切:激烈 【小题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曾致尧性格刚直的一组是 ( )( 3分) 公劾其状以闻 既去,寿人遮留数日 后二年,果叛 为臣而欺其君,吾不能为也 事未效,不敢受赐 语斥大臣尤切,当时
15、皆不悦 A B C D 【小 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谏议大夫魏庠在苏州任上,多有不法行为,别人不敢言,曾致尧则进行弹劾,受到 宋太宗的肯定,魏庠最终被罢了官。 B在对待李继迁的问题上,曾致尧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却因言辞过于激烈而触怒了 皇上,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C曾致尧在奉命安抚西川时,误把诏书忘在家里,他不肯编谎话为自己解脱,而是上 书弹劾自己的过错,宋真宗知情后感叹不已。 D曾致尧在寿州担任知州期间,颇有政声,离任时,百姓再三挽留,几天不能成行, 最后只能单骑带二卒,逃离了寿州。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6分) ( 1)数上书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 3分) ( 2)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1)(曾致尧 )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宋太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 (3分,每小句 1分,得分点。 “数 ”、 “奇 ”、“拜 ”) (2)(宋真宗 )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 (3分,状语后置句 式 1分, “来 ”、 “约束 ”各 1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
17、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集:成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表现曾致尧有惠政,深得民心; 表现曾致尧有远见卓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不是 “因言辞过于激烈而触怒了皇上 ”,而是曾致尧不接受皇帝的赏赐,驳了皇帝的面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8、。 【参考译文】 曾致尧,是抚州南丰人。小时候在江南就很出名。太平兴国八年,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做了符离县的主簿,后连续升官做光禄寺丞、监管越州的酒税。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宋太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于他著作佐郎的官职。让他巡行视察汴河运输的事宜,他做的非常合太宗的心意。升职做了秘书丞,又做了两浙转运使。 谏议大 夫魏庠在苏州做知州,依仗皇帝对他的恩宠,干了很多违法的事情,官员们没有谁敢过问这些事的。曾致尧弹劾他的罪状让皇帝知道,太宗吃惊地说:“这人敢管魏庠,令人佩服! ”最终因为曾致尧罢免了魏庠。洛苑使杨允恭凭借进谏受到皇帝的宠幸,他的建议皇帝没有不听从的,他提议的事情安排
19、下来,曾致尧常常搁置一边不去执行。杨允恭把这事上告给皇帝,太宗派人问曾致尧,曾致尧详细说了事情不可执行的原因。曾致尧对那些事关重大并且人们感到为难的事情严加纠正,对那些小事,要求就非常宽松。年终,他的考评是最好的,调任寿州做知州。寿州离京师很近,那 些富豪大商与权贵结交,以难管著称。曾致尧在寿州过了一年多,那些富豪缩手,没有谁敢触犯法律,人们也没看见他用什么办法做到这样的。曾致尧对寿州特别有惠政和爱心,离任时,寿州百姓拦阻挽留好几天,最后他一人骑马,带着两个兵卒逃离,路过别的州县,寿州人还有追赶他的。又升职做主客员外、三司盐钱勾院通判。 这时,李继捧拿银、夏五个州归顺朝廷,他的弟弟李继迁逃进沙
20、漠做了盗匪。宋太宗急忙派李继捧去招降他,李继捧到了以后,李继迁就用假合作诱骗他的哥哥,最终又达到了目的,囚禁了李继捧。自陕地以西,又陷入了兵祸之苦。宋真宗刚刚登上 皇帝位,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唯独曾致尧认为李继迁反覆无常,不可归还土地。李继迁在得到五个州后,过了二年,果然反叛,包围了灵武。议事的大臣又要把灵武给李继迁,曾致尧更加争执,认为不可。他的话虽然没有被听从,但真宗了解了他的才能,打算征召他做知制诰,可是有大臣不同意,于是这事就算了,出任做了京西转运使。 王均被诛灭,曾致尧奉命安抚西川,误把诏书遗留在家里。他的副手潘惟岳让曾致尧对皇帝说 “过吉
21、柏江时船破丢失了诏书 ”,来自我解脱。曾致尧说: “做臣子却欺骗自己的君主,我不能 这样做。 ”于是上书弹劾自己,朝廷放下此事没有过问。这以后潘惟岳进入内宫觐见皇帝,提起西川的事情,详细介绍了曾致尧弹劾自己的情况,真宗听后慨叹不已。 李继迁兵患已长时间不能解除,丞相张齐贤掌管环、庆以西的军务,朝廷任命曾致尧凭判官的身份随从。曾致尧说: “西兵十万,都归王超指挥。王超的才能不可让他独自一人担任要职,而且兵力多势必导致权势过大,到那时就不容易指挥了。如果不能调动指挥各位将领,事情一定不会成功。 ”真宗对他的建议感到很为难,下了诏书,也只是让陕西听从张齐贤的指挥,让张齐贤能自己调动军队罢了。曾致尧考
22、虑 到自己的建议最终不会被采纳,于是就告辞出发了。恰逢朝廷对众高官进行赏赐,曾致尧拒绝说: “我曾为某丞相进言,但事情没有凑效,不敢接受赏赐。 ”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曾致尧被贬后,不久王超兵败,李继迁攻破清远军,朝廷最终也只好放弃灵州。 曾致尧被贬过了一年,又做了户部员外郎,泰州知州。上奏疏议论国家事务,言语斥责大臣特别激烈,当时都不高兴,又调任鄂州知州。后来在扬州知州任上,因为失误多支取了一个月的俸禄,虽然自己曾主动说明,还是被贬为监江宁府酒税。因为朝廷封禅的恩惠,多次升官为户部郎中。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某日,死 在官任上,享年六十六岁。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虞美人 寄
23、公度 舒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 只合尊 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浮生:指人生。 尊:通 “樽 ”,酒杯。 【小题 1】请简析上片中 “独 ”字的表达效果。( 3分) 【小题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3分) 答案: 【小题 1】 “独 ”,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3分) 【小题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省 南安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