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横征暴敛 /飞来横祸 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C复辟精辟 模仿装模作样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 zhng zhu/zho yng , B chung gun hng/hng; C项 b|p, m/m, ho;D项 “卡片 ”中的 “卡 ”读 k, “关卡 ”中的 “卡 ”读 qi, “度量 ”“置之度外 ”中的
2、 “度 ”都读 d, “方兴未艾 ”中的 “艾 ”读 i, “自怨自艾 ”中的 “艾 ”读 y。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王室是英国的象征。不过,尊贵的女王也不妨给开幕式演出客串一回 “邦女郎 ”:不仅詹姆斯 邦德能够登堂入室地走进女王官邸,陪女王乘直升机前往伦敦碗,还有个女王的替身代替她跳伞先于邦德降落到开幕式现场。憨豆先生 混进演奏会歌的交响乐团里大肆搞笑,更是英国人用典型的平民化幽默让历来庄严的开幕式变得亦庄亦谐的绝妙尝试。而且,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还大胆颠覆奥运会的竞技属性,尽可能淡化其体育和锦标
3、本色,突出其生活、社会和人性的内涵。 A客串 B登堂入室 C亦庄亦谐 D淡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 “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 4500种以上,其中王蒙自传、我在央视等一批精品各受读者青睐。 B科学发展观是在吸取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 30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艺术家能把自己心
4、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 ,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D建设部拟定了未来十年期间我国将建成城市住宅 20亿平方米,届时,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 15平方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A 不合逻辑,同时用 “至少 ”与 “以上 ”矛盾,应删去其中一个; C项句式杂糅, “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可以改为 “靠的是艺术 ”或者 “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 ; D“拟定 ”缺少宾语,可改为 “拟定了 十五 期间我国将建城市住宅 20亿平方米的远景规划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
5、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动, , , , , , ,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这倒是一个不难 让人理解的理由 走到欧洲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 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代 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 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 但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注意各句中相互照应的词语 ,“原本 ”“并不 ”“如果 因 ”“理由 ”“但 ”“比较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伊丽莎白 泰勒:永远的传奇 陈一鸣 好莱坞著名影星伊丽莎白 泰勒离开人世一个星期后,在那个阴郁的午后,当我漫步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时,仍然看到在台历的 “星星 ”旁布满众多影迷献上的花环、花束和蜡烛。在这个小小的悼念台前,不时有过往的行人驻足,或拍照,或沉思,或祈祷 微风徐徐吹来,飘过缕缕花香,仿佛尚未走远的一代影后正回眸人间,再次投下嫣然的笑容。 3月 23日清晨,饱受多种病痛折磨的泰勒安详地走完了 79年的人生旅程,在“天使之城 ”洛杉矶永归天国。年轻时被称为 “玉女 ”, 41岁后荣升 “玉婆 ”,泰勒的一生以参演 55部影片、两次奥斯卡封后,留
7、下了一个个影坛经典,更以 8场婚姻、 4度死里逃生,书写了一部令人惊叹不已的人生传奇。 泰勒的离去,标志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总结。媒体铺天盖地地追忆这位 10岁便登上银幕的女星的生平。望着报纸上从童星到老妇的一幅幅照片,似乎在看一部电影,那璀璨星光照耀下的情节,不是明星八卦,而是一位女性的青春、爱恨、奋斗,直至走向生命静湖时的脚步。 1932年泰勒生于伦敦,父母是移居英国的美国人。二战爆发后, 7岁的泰勒随父母回到美国。 泰勒并非电影表演科班出身, 她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功依赖于天生丽质与对事业的满腔热枕。为了在银幕上塑造一个个完美形象,她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健康,以至年老是百病缠身,因 “活够了 ”
8、而拒绝就医。当时她还是一名童星时,就曾因拍戏从马背摔下来,留下创伤。 27岁接拍青楼艳妓,她又险些因肺炎而断送性命,而正是这种对电影事业的奉献精神,打动了学院气息浓厚的奥斯卡奖评委,泰勒凭借这部影片在 1961年首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如愿捧得了小金人。 6年后,她又以一部灵欲春宵,再次摘得影后桂冠。 清秀的眉宇,婀娜的身材,泰勒呈现给世人的形象是迷人的。然 而在 “世界头号美人 ”的名号下,健康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她。 1953年,泰勒赴丹麦旅行时突发心脏病,转年又摔断了腿,还曾因眼睛里戳进小钢片和患阑尾炎二动手术。 很难想象,几十年来,泰勒这棵 “好莱坞常青树 ”,竟然是在多次与死神檫肩而
9、过,并经历了上百次手术后打造出来的。泰勒有一句自嘲语 “我进医院的次数,就像平常人搭出租车那样频繁 ”。 这仿佛为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平添了风雨的背景,令人唏嘘。 或许,事业上不服输的泰勒在感情的道路也一直在寻找,尽管伤痕累累,但始终跌倒再起,至死方休。在谈到自己的 “婚姻传奇 ”时,泰勒用及 调侃又认真的语气说: “我只和我的丈夫睡过。 ” 从 20世纪 80年代起,泰勒逐渐淡出影坛,专注于慈善事业。 1991年,她创立了艾滋病研究基金会,帮助世人认识、战胜这一 “世纪瘟疫 ”。 1993年泰勒获得奥斯卡人道主义奖,这一奖项是授予那些为给电影事业带来信誉而做出人道主义努力的电影界人士的。 1
10、11989年,在美国十大艺术家大奖颁奖典礼上,泰勒在宣读乐坛巨星迈克尔 杰克逊的获奖理由时,将他称为 “真正的流行乐和摇滚乐天王 ”,杰克逊由此获得了 “流行天王 ”的称号,泰勒也与他成了忘年交。后来,在杰克逊陷入丑闻缠身的低谷时 ,泰勒仍然与他保持着不变的友情。 12“她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激情,并且极富同情心,包括对他的家庭、朋友,特别是抗击艾滋病的公益事业。她是个真正的传奇。 ”获悉泰勒病逝的消息后,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 里根语调中充满了怀念。 13泰勒离世时, 4各子女全部陪伴在身边。按照犹太教习俗,泰勒去世的次日便安葬被在洛杉矶 “森林草坪 ”公墓,与自己的父母永远相依。包括子孙在内
11、的50多名家庭成员参加了这个持续不到两小时的私人葬礼。 14泰勒的家人号召影迷想泰勒的艾滋病研究基金会捐款,以此来表达对她的悼念。泰勒的儿子威尔丁这样评 价自己的母亲: “一个将人生活得淋漓尽致的非凡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了激情、幽默和爱。 ” (选自新华文摘 2011年第 12期 ) 【小题 1】请分别指出文中 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4分) ( 1)微风徐徐吹来,飘过缕缕花香,仿佛尚未走远的一代影后正回眸人间,再次投下嫣然的笑容。( 2分) 答: 【小题 2】这仿佛为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平添了风雨的背景,令人唏嘘。( 2分) 答: 【小题 3】文章
12、选取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抒写伊丽莎白 泰勒的传奇人生的?( 5分) 答: 【小题 4】如何理解第 14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闻到花香的嗅觉联想到看见泰勒时视觉,形象地表达了泰勒的一生给人带来的美好与愉悦的享受,抒发了作者对泰勒的怀念与崇敬。 【小题 2】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事理作比。泰勒一生病痛缠身,但正是这样更凸显了她生命的非凡,让人感慨万分,好比风雨之中的花朵,让人倍生怜惜和敬佩之情。 【小题 3】文章选取了三个方面的材料来抒写伊丽莎白 泰勒的传奇人生: 美貌、奋斗造就一代影坛巨星; 病魔、婚变压不弯好莱坞常青树
13、; 爱 心、友情画出非凡的人生句号。 【小题 4】划线部分高度赞扬了伊丽莎白 泰勒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乐观豁达,充满爱心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表达了对伊丽莎白 泰勒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分析语言特色首先要分析修辞手法及其效果,要注意联系作者对泰勒的感情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分析语言特色首先要分析修辞手法及其效果,要注意联系作者对泰勒的感情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14、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段写泰勒的影星奋斗之路; 写泰勒一生病魔缠身、婚变不断的情况; 14 写泰勒富有爱心和友情。将相关语段归纳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这句话是泰勒儿子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解答此题,需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同时联系感情特点进行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 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秋 天 的 心 林清玄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
15、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 “一叶落知天下秋 ”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 “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 ”,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 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 “文化 ”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
16、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 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 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 “看天吃饭 ”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
17、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 ,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
18、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 ,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
19、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 是多么困难 !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作家出版社) 【小题 1】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2】作者笔下的 “秋天的心 ”,体现在哪些方面? (5分 ) 【小题 3】文章结尾说 “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6分 ) 答案: 【小题 1】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 2分,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各一分)近结尾诗,表现出秋 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
20、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 (2分,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各一分 )(意思相近即可 ) 【小题 2】 “秋天的心 ”体现在: 气派悠闲之意; 感知自然之心; 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 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谦卑的心情; 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 (5分,每点一分。答对其中 5点即可得满分。 ) 【小题 3】随着现代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在现代大潮中忙碌追逐,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很难静下心来审视自己。( 4分,句意阐释,前后部分各 2分。)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 2
21、分) (自己的深入理解,意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引用既是一种修辞手法,又是一种写作手法。文中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激活语言表达 ,显文章底蕴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具体来说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提炼关键词或关键句,从而得出答案:。如第一段中末句评论贾岛诗句时, “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 了 ”的语句,就是在赞颂
22、唐子西语录中诗句,也就是作者所说的 “秋天的心 ”之一。其他方面不再一一赘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评价。注意评价时要观点鲜明、表达连贯。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同时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谈 。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鲁迅话语的思维 孙郁 在鲁迅以内,以为周围的语境坏掉了。这造成了他追问的心理,对思维定势的颠覆,在他的文字中比比皆是。中国人喜好圆满、团结的结局。但鲁迅偏偏不是
23、这样。 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他提出了诸多的问题,也由此遭到质疑、不满和攻击。 旧式思维造成了人们的懒惰。思维定势的结果,就是不思变革,精神在过去的世界,对新来的一切都持拒绝的态度。于是便形成一个僵死的舆论环境,底层的市民气,与上层的 官气,都呈现出一种气韵,那就是思想杀人。或以道德罪构陷,或因政治罪砍头,真的不像在真的人间。论 “人言可畏 ”中对市民与小报的流言之毒的愤恨,看到了国民劣根的本源。 鲁迅对国民积习的失望,使他从艺术中找到对应的存在。思维定势总是在时间的限定里,在习惯的语言空间(史铁生语)。撕碎这样的空间,才能出离某种误区。于是不断在与历史的对话里,看民族性凝固的一面带来的问题。要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学年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高三 综合测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