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九年级综合测试一模语文.docx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九年级综合测试一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九年级综合测试一模语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九年级综合测试一模语文 一、积累运用( 25 分) 1.古诗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_, _。(白居易观刈麦) (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 _。(王湾次北固山下) ( 3)出师表中说尽诸葛亮一生,与先帝患难与共,及效忠决心的两句千古名言:_, _。 ( 4)请把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下阕补写完整。( 4 分) _, _。 _, _,长烟落日孤城闭。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答案 : (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塞下秋来风景异,
2、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2.根据下面句子中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4 分) ( 1)女佣略一 chu ch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rn shng dng fi。 ( 3)过了一会,暴风雨就 xi s d l地开始了。 ( 4)我母亲对我们的 ji j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 1) _ ( 2) _ ( 3) _ ( 4) _ 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答案 : ( 1)踌躇( 2)人声鼎沸( 3)歇斯底里( 4)拮据 3.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
3、(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调换) B.我看谁也不可否认这出戏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应去掉“没”字。) C.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号召 IT 企业多开展走进校园、服务教育。(修改:在句末加“的活动”。) D.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采取”改为“进行”)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要根据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加以分析判断,可以运用排除法,先判断对的,在选择错误项,要做到细致分析,可以较容易发现,深思熟虑:反复深入细致地考虑。与“认真思考”语句交叉重复,定义交待不明确。 答案 : A 4.下列句中 划线 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 4 分)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妇孺皆知 的人物了。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 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 C.小商店百货齐全,琳琅满目,真可谓 汗牛 充栋 啊。 D.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 大彻大悟 ! 解析:做题过程中要注意具体的语境,本题中的“汗牛充栋”是指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所以用在本语境中不适合。 答案 : C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 分) 初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我
5、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 ; _; 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的仿写,选用正确的句式,并结合历史人物是关键,要有一定的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人物以及与本人物有关的名句要选择正确。 答案 : 我们曾忆杜甫一览众山小,畅抒豪情壮志;我们曾吟周 敦颐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我们曾观苏轼但愿人长久,共祝千里婵娟;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 二、阅读理解( 45 分) (一)阅读刘禹锡陋室铭文言文语段,完成 问 题。( 9 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6、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下列 划线 的字词( 4 分) ( 1)惟吾德 馨 ( ) ( 2)往来无 白丁 ( ) ( 2)可以调 素 琴( ) ( 3)无 案牍 之劳形( ) 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1)高尚( 2)没有学问的人( 3)不加装饰( 4)公文 7.翻译下面句子( 2 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 解析: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8.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
7、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解析: 陋室铭是中学阶段必读的文言文,一定做到熟读理解,既要掌握内容,又要对文章要较为深刻的认识,理解作者宁静淡泊的志趣高尚的品德节操,以及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意在表明只要陋室的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 答案: D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10 分)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
8、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 ,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 “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节选自三国志 先主传) 【注释】曹公:指曹操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先主:指刘备。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9.解释下列 划线 词语意思 。 ( 4 分) ( 1) 会 表卒( ) ( 2)遂 将 其众去( )
9、 ( 3) 或 谓先主曰( ) ( 4)诸葛亮 说 先主攻琮( ) 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1)会:适逢,正赶上( 2)将:带领( 3)或:有人( 4)说:劝说 。 10.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 比 到 当 阳 众 十 余 万 辎 重 数 千 两 日 行 十 余 里 解析: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比到当阳 /众十余万 /辎重数千两 /日行十余里 11.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3 分) 解析: 题目设置针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人物的分析,首先完整的理解文章,同时抓住要点来分析人物。 注意文中的提示,两
10、次提到“不忍”,通过这些提示来总结内容要点。 答案: 因刘表的礼待之恩,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在危难之时,刘备不忍心丢弃跟随他的百姓。 (三)阅读黄岩岛,你到底属于谁,完成后面题目。( 10 分) 4 月,菲律宾以“地理邻近” 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 国际法早已认 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问题的国际法原则。从黄 岩岛的位置以及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 与菲律宾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如果按照菲律宾
11、“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 从历史上看,首先,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 1279 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黄岩岛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次,中国是最早命名黄 岩岛的, 1935 年中国就将黄岩岛以“斯卡巴洛礁”之名列入中国版图, 1983 年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再有,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从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广东省 广州市 南沙 九年级 综合测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