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少不 更 事( gng)畏 葸 ( x) 窈 窕( yo) 脉 脉含情( m) B淇水 汤汤 ( tng) 髻 /u( ch ch)廿四桥( nin)否极泰来( fu) C奢 靡 ( m)咀 嚼 ( ju)自 诩 ( x)庐 冢 ( zhng) D相 勖 ( x) 契 约( qi) 阡 陌( xin) 潸 然泪下( shn)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发尽 上 指冠 否泰如天地,足以 荣 汝身 群臣 怪 之 使使以 闻 大王 既 东 封郑 况吾与子
2、 渔樵 于江渚之上 吾得 兄 事之 固知 一 死生为虚诞 手巾 掩口啼 其进愈难,而其 见 愈奇 A / / / B / / / C / / / D / / / / / 答案: D 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终已不顾 失其所与,不知 据关,毋内诸侯 卒起不意 张良出,要项伯 处分适兄意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A B C D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星小学门卫王煦被区教育局评为 “十大感动校园人物 ”,他的事迹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认识全校 500多个学生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 , 。 , 。 , 。门
3、卫感动校园,体现的就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精神。 学校里的教师是在教书育人 这不只是像背书那样背出来的 要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实在不容易 校园内的管理、服务也无不在体现育人的功能 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很简单 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 结果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离骚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的。 B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 “音乐不断 ”、 “英语角 ”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D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
4、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卫风 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 黍离之悲 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B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 殊途同归 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C为了参加 “红歌汇 ”合唱比赛,我班文娱委员精心设计了不少演唱方法,虽 屡试不爽, 但同学们仍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 D为使广大 莘莘学子 早日受益,我公司决定在吉林市区设独家连锁推广机构。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猗郁婆娑寒喧受益
5、非浅 B莅临芜杂诬蔑浅尝则止 C袅娜羁旅干躁义愤填膺 D部署颓废瞥见流觞曲水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8分) ( 1)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 “国宝 ”,就是被称作 “大师 ”。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陋寡闻,没见识过真正的 “国宝 ”和大师。余生也晚,但有幸在十年浩劫后进入大学,仍得以亲聆了不少大师的教诲,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苏渊雷先生。 ( 2)苏先生不是一般的学者,而是 “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 ”的才子。他平生治学,力主 融通,批判综合,兼收并蓄,熔文史哲于一炉。其中名理新论被太虚法师赞为 “古今中外,学识淹贯,文
6、笔条畅,乃一时杰作 ”。 ( 3)苏先生尤精于佛学,晚年任全国佛教协会理事,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著有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整理出版了禅宗要籍五灯会元,并留下半部中国禅学史,未及完稿即被病魔夺去生命。 ( 4)苏渊雷自幼受外祖父徐笛秋熏陶。年十三,入读南雁荡山的会文书院,曾亲炙朱自清和词学家夏承焘,诗词造诣极高,为诗风格近元白、渔洋。钱钟书评曰: “发而为言外者,欲兼珠玉与剑气;蕴而为意内者,欲兼情韵与理趣。 ” ( 5) 1986年,我大哥和苏先生一起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访日。大哥回来后告诉我: “日本高僧个个能吟诗作画。这次亏得有苏老师口占成章,称心而出,为中国佛教界挣回了面子。 ”苏先生博学多才
7、,自称 “余事书画,寄其逸兴 ”,属学者书法文人画。特别是行草俊爽飘逸, “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 ”。 ( 6) 先生晚年尤好以鸡毫笔作行草书,风韵别具,为海内外书家推崇备至。我去国前夕,先生让师妹沈诗醒送来若干幅书法作品,说是 “流落海外,倘生计无着,或可变卖糊口 ” ( 7)考入华东师大就听说,本系教授苏渊雷就是编选李杜诗选 和元白诗选的苏仲翔 (先生字仲翔 )。我年轻时喜爱唐诗宋词,尤偏爱李白和白居易的诗,于是就登门拜访苏先生。那时的学生不懂什么规矩,想到要上哪位教师家拔脚就去,从不预约,教授们也不以为意。敲开苏先生的门,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矮个子老人出来开门,这就是
8、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把我让进兼作书房的客厅坐定,屋子十分仄逼,但环看屋内,琳琅满目,都是书画,书卷气迎面扑来。满屋盆栽,那傲霜的菊花更倜然有凌轹秋芳的情致。笼中蓄着一只德国芙蓉,羽毛茸茸,作殷红色。鸟语花香,构成娴静雅适的境界。记不得第一次会面谈了些什么,记 得苏先生浓重的温州口音,声细而语调悠长宛转,初听仿佛唱戏一般。 ( 8)后来对佛学有了兴趣,往苏先生家就跑得更勤了,我们慢慢熟稔起来。断断续续地从苏先生的闲谈中了解了他传奇的一生。 1926年,苏先生还在中学念书就加入了共产党。 “四一二 ”清共政变后被捕入狱,判刑 19年,直至 1934年被保释出狱。在狱中 7年发奋苦读。有一次,我问
9、先生是哪所大学毕业的?他笑答:监狱大学。出狱后与钱俊瑞、徐雪寒等创办新知书店。抗战时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与贺麟、冯友兰一起教哲学课。此时他虽已脱党,却始终不渝地呼吁民主,反对独裁,为当局所嫉 忌。到共产党坐天下时,却成了右派,流放东北边城数十年。 “文革 ”中复遭冤屈,红卫兵逼他跳楼自杀。 ( 9)苏先生曾对我说: “读书明理。这种疯狂的年代岂能长久。当时我如果自杀,这几十年的书不是白读了? ”1971年 10月被勒令退休,遣送还乡。 1979年沉冤得白,重返华东师范大学。 ( 10)先生一生喜交友。抗战时就曾辞去教职,在重庆北碚及上清寺开设 “钵水斋 ”,又卖书,又卖酒,还办学术讨论会,成为当
10、时陪都文人们的 “精神家园 ”。由此结识了章士钊、沈尹默、柳诒徵、谢无量等耆宿大儒。先生为人豪爽,襟怀坦荡,国内文化圈内名人, 如宗白华、徐森玉、赵朴初、傅抱石、吴湖帆、钱钟书等,几乎无人不识苏仲翔。 ( 11)先生贪杯,每顿必饮,且非高粱酒不过瘾。有一次,我请他给青年史学社讲演。那天下午大家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还不见他来,我不得不让同学去催请。原来老先生中午喝酒,多贪了几杯,故而迟到。他在醺醺然的状态下,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小时,广征博引,出神入化,此时我们方知何为饱学之士。 ( 12)政治风波后,我赋闲在家,反倒和苏先生来往最多。我埋首撰写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常向他请教,先生还亲为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吉林省 长春 中高 一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