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贵州遵义市高坪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贵州遵义市高坪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贵州遵义市高坪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贵州遵义市高坪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粉笔写字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成其他分子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变成其他原子 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宏观来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粉笔写字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A正确;微观来说: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B正确; C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
2、化,如发光、发热等, D正确。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及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研究与实践。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 5双氧水、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大理石 【比较研究】 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收集方法和依据 氧气 固体 加热 排水集气法 O2不易溶于水 二氧化碳 固体和液体 常温 _ 【实践研究】 ( 1)某同学选用 a、 b、 d、 g、 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该同学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式达式是 。 ( 2)下列是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部分实验
3、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C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 3)三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式达式为 。 A B C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反应过程可随时添加液体反应物的是 ;能够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和量的装置是 。 【反思小结】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发生装置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 -气体的 、气体的 和该气体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 答案:【比较研究】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4、( 1) 2H2O2 2H2O + O2 ( 2) BC ( 3) 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 BC C 密度 水溶性 (或溶解性) 试题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a、 b、 d、 g、 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是属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故只能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先放置酒精灯后固定试管,先加热试管,待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 BC 错误; ( 3)实验室以石灰石和稀盐酸
5、为 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是 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 ,BC均可添加药品, C装置中的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液体药品的量和速率,从而控制二氧化碳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收集装置的选择要考虑气体的密度的大小、气体的溶解性及气体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 考点: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 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 D在探究中可以
6、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只能测出氧气的体积, A错误;此装置不使用导管,较密闭,可减少误差, BC 正确;故选 A。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绿色化学 ”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D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 A错误;实验室将废液要倒入废液 中, B错误;对废旧电池要回收集中处理,不能作深埋处理,否则会造成土壤
7、污染, D错误。故选 C。 考点:绿色化学 2013年 3月底,上海、安徽等地出现 H7N9新型流感病毒,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其治疗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 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7: 10: 5 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 5个氢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再除以相对分子质量,在计算莽草酸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时,由于分母相同,分子越大,质量分数就越大,故是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A错误;据化学式可知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8、正确; 7:10:5是莽草酸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C错误;每个莽草酸分子是由 7个碳原子, 10个氢原子, 5个氧原子构成的, D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构成及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A D正确;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正确;化合物分子是由两种以上的原子构成,由图可知,第二种
9、反应物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是单质, C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说法中合理的是 A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中的食盐和蔗糖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并有白色固体生成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而是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A错误;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B错误;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正确。故选 D。 考点: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及
10、物质的燃烧现象 用 “分子的观点 ”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 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受热膨胀 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结成冰是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 B错误;故选 B。 考点:分子的性质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以免污染试剂,使用完以后也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腐蚀橡胶帽, A错误;药品使用后要及时盖上瓶塞,以免污染试剂,标签要向着实验者, B错误;使用完托盘天平后,砝码要放入砝码盒, C 错误;实验完试管后,及时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贵州 遵义市 高坪镇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