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气球爆炸 B双氧水消毒 C铂金加工成首饰 D分离空气制氧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气球爆炸是因为轮胎内气体膨胀的原因引起的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消毒的实质就是让蛋白质变性,使病原微生物的可致病蛋白质失去作用,具 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或是降解了蛋白质,有分子和原子的组合,符合化学变化的定义。所以是化学变化; C、铂金加工成首饰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空气中有氧气故选项错误。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分子、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 正确; 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不正确;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 C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 C6H12O6,下列叙述错误是 A葡萄糖是混合物 B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C葡萄糖
3、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l 2 1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葡萄糖( C6H12O6)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利用化学式的相关 计算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正确; 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l 2 1 ,正确;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正确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原子个数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量筒读数时应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故 A不正确; B、过滤操作中应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远、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榜上、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的中间、漏斗下端靠在烧杯的内壁上,故 B正确; C、取用液体时: 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 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 C正确;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采用的药品为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发生反应,因此发生装置可选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故 D正确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5、 D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不同故选 B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断减少直至为零 B氧化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一定小于含氧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C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断减少但是不能为零; B、氧化物也属于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一定小于或等于含氧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6、;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离子等,如 Na+、 NH4+的质子数都是 11, HF、 Ne的质子数都是 10,但不是同种元素; D、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化合物中至少有两种元素组成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的内焰 给物质加热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垂直放置,以免液体洒出 C用漏斗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试液污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酒精灯的内焰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故
7、A错误;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呈 45度角故 B不正确; C、过滤操作中应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 于漏斗边缘、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榜上、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的中间、漏斗下端靠在烧杯的内壁上,故 C正确;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倒置,以免试液污染,故 D不正确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B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
8、的排放污染 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 “大脖子病 ”) D某大学教授发明了 “水变油 ”的技术,能大大缓解能源短缺的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软水洗衣服比硬水洗得干净,因为软水容易起泡沫 .; B、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排放污染 ,但污染还没消除,应该从根消除污染; C、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是对的; D、水变油是不可能实现的 考点:硬水与软水;汽车尾气的处理方法;食用盐加碘的原因;能源危机问题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 象 解 释 A 晾在太阳下的衣服比晾在室内的衣服容易干燥 随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加快,扩散得更快 B 走近
9、花园,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把 1体积水和 1体积酒精混合, 混合液的体积小于 2体积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 将一块干冰放入水中,立即观察 到有大量的白雾产生 干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 使水汽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而干冰就是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水蒸气就变成了小液滴,是液化不是气化 . 考点:分子的性质及干冰的特性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
10、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下列有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燃烧放热多
11、、产物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B开采出来的石油应该经过加工后再综合利用 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应禁止使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氢能不污染环境,是理想的新型能源正确; B、开采出来的石油应该经过加热炼制使其 得到综合利用正确; 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保护环境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应该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其最高价值,禁止使用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错误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量筒 D玻璃棒 答案: C 试题
12、分析:过滤时,滤纸要放在漏斗内;为防止滤纸在倒入液体时被液体冲破,要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入;过滤后的滤液要用烧杯盛放;量筒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过滤时不需要使用 .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煤气做燃料 B用铜做导线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干冰人工降雨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 B、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C、用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硬度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 -升华时吸热;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
13、及应用 下列安全措施不当的是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B人居社区配置消防设备开设消防通道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易燃、易爆物易燃烧或爆炸,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有危险,所以正确; B、人居社区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利于防止火灾和火灾火场逃生,所以正确; C、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可能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附近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汽油蒸气和面粉粉尘,点燃后可能爆炸,所以正确。 考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14、在 N2、 NO、 NO2三种物质中, 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氮气是单质,则 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由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则在 NO中,由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2) =+2价;在 NO2中,由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2) 2=+4价;即 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3种,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 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
15、-易燃物质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各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称为化学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生成了新的物质,那么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西 北海市 合浦县 九年级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