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图的种类很多,有目的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下列活动应该选择城市交通图的是( ) A想了解我国钓鱼岛的自然景观 B我们班准备到郊外进行野炊,事先需要设计乘车路线 C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冲突,我们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D小明一家计划周末出游,想了解当天天气情况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图的运用要注意方法,想要了解地势起伏状况要用地形图,想要了解国家或地区所在地,要选用政区图,想要去往某地,选择交通工具就要选择交通图了,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 读图,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是(
2、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 答案: C 试题分析:海洋中的地形大体与陆地上一样,都有盆地,大洋脊,大陆坡,海沟等地形,如果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那一定是海沟了,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海底的地形。 下列世界之最中,位于南美洲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 B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C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D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的刚果盆地,最高的青藏高原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都是位于亚洲的,亚马孙平原是位于南美洲,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南美洲的地形区。 如图表示东西南北四个半球,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属于北
3、半球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东西南北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只不过是北半球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相对更多些,从图上可以看出, C图中心有北极,表示的是北半球,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半球的判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 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太平洋 B北冰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小题 2】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欧洲、北美洲 B非洲、南美洲 C亚洲、大洋洲 D欧洲、亚洲 【小题 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 太平洋 B南极洲 印度洋 C亚洲 大西洋 D南极洲 北冰洋 【小题 4】被亚、欧
4、、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小题 5】被赤道穿过的大陆主要有( ) A亚欧大陆、大洋洲大陆 B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 C大洋洲大陆、非洲大陆 D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D 【小题 5】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0经线自北向南穿过北冰洋和大西洋,因为 0经线穿过欧洲,太平洋是 180经线穿过,印度洋是被 90E经线穿过,所以只有选择大西洋,故选 B。 【小题 2】在七大洲中,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跨了南北两个半球,亚洲最南到达南纬 10S,跨了南北半球,大洋洲到达北纬 30,而
5、欧洲最南到达北纬 37,北美洲南到北纬 5,欧洲与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故选 A。 【小题 3】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都是位于地球南北两极的南极洲和北冰洋,因为所有的经线都要汇集到南北两极,所以是跨经度最广的,故选 D。 【小题 4】地球上四大洋是连成一体的,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包围,大西洋是被美洲和南极洲、欧洲、非洲包围,而印度洋是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北冰洋被亚、欧、北美洲五环抱,故选 D。 【小题 5】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和南美洲大陆的北部 ,而穿过亚洲和大洋洲的是一些岛屿,没有穿过大陆,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陆地的有关知识。 读图,大陆漂移的假
6、说是由( )提出的 A哥伦比亚 B加加林 C麦哲伦 D魏格纳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陆飘移假说是 1912年时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提出地球上的大陆原先是连成一体的,后来由于大陆的飘移,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大陆飘移假说。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鱼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喜马拉雅山所在的地区曾经是海洋 B鱼类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C地球上处处都有化石 D当地人把化石嵌入岩层之中 答案: A 试题分析:喜马拉雅山目前是世界最高山脉,而在山岩中发现了鱼类等海洋化石,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而后由于地壳的运动现在变成了陆地,才能在山岩中找到海洋化石,也正说明了海陆的变
7、迁,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海洋变迁。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领土面积 (万千米2) 2000年人口 (万人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甲国 60 3000 4 2 1 8 乙国 41 8200 0 62 0 63 【小题 1】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分别是 50人千米 2和 200人千米 2 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2 4%和 0 01% 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 【小题 2】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8、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上图的甲、乙两国领土与人口数据可以看出,甲国人口密度是 50人千米 2, 乙国的人口密度是 200人千米 2,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2 4%,而乙的增长率是 -0 01%,所以乙国是负增长,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甲的人口增长过快,面临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故选 A。 【小题 2】乙国的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为在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提高了,社会的保障体系完善,人口的出生率大大降低,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关于人口的问题。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C自然条件恶
9、劣的地区人口稀少 D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上的人口分布均匀,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有差异,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度大于发达国家,所以 B错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欧洲,人口密度大,但人口的增长率是世界最低的,所以 A和 D是错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如沙漠地区、高原地区等人口的承载能力差,人口稀少,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问题。 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 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沿坡度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线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择爬山时,一般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地方更省力,要看坡度的陡
10、还是缓,就要看等高线是稀疏还是稠密,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更缓,稠密的地方表示坡度更陡,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部位的判断。 读图,判断 A、 B、 C、 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 山谷 鞍部 山脊 山顶 B. 山谷 山顶 鞍部 山脊 C.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D. 山脊 山谷 山顶 鞍部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形部位的判断,山谷是等高线弯向高处,表示此处的地势比旁边的更低,而 B图表示位于两座 山之间的低洼处,是鞍部; C图是弯向低处,表示此处的地势比旁边更高,是山脊;而 D图的中间有个黑色三角形标志,表示的是山峰,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部位的判断。
11、 “十 一 ”黄金周,是旅游旺季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图是王萌同学到徐州旅游时,在网上查阅的徐州市区信息截图,已知甲、乙两幅图图幅一致,并且均以彭城广场为中心,那么( ) A甲图表示局部内容更详细 B乙图比例尺更大 C甲图查找信息更方便 D乙图表示范围更大 【小题 2】甲图中的 “ ”表示的意义是( ) A表示注记 B表示方向 C表示图例 D表示图上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100米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的,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如图 1所示的两幅图,甲图的比例尺是 1: 10000,乙图的比
12、例尺是 1:5000,乙的比例尺更大,所表示的范围更小,而所描述的内容更详细,故选 B。 【小题 2】甲图中的这个符号就是代表此图的比例尺是图上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100米,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 在下面常用图例中,表示运河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 析:地图的图例中有许多种,如 A表示国界线, B图表示的是铁路,而C表示的是长城, D则表示运河,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上图例的运用。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 至 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海边
13、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出现如图上所示的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的现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读图,我国渔民在南海某地( 10N, 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受到了某邻国军舰的干扰。我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 20N, 110E)前往事发地点。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我渔政船从海南某地前往事发地点,向南海某地救援,是朝着东南方向出发,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方向的判断。 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幅图中,位于西半球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2015 学年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 年级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