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煤气进口处的内外气体的流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因为流速越快,流体的压强越小,所以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煤气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向燃烧头,而煤气不会向空
2、气中泄露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评: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 4s 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时间和路程的图象上可以得到甲乙出发是时间和运动的路程,可以看出甲乙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保持不变,所以可以判断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又因为甲乙都进行直线运动,所以可以判断甲乙都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A、
3、乙出发 4s之后甲才出发,所以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不符合题意 B、如图,甲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甲乙都在平直的路面上步行,所以甲乙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C、如图,在 0s 8s内,甲乙都通过了 5m,通过的路程相等不符合题意 D、 8s末甲、 乙通过的路程相同,但是甲运动了 4s,乙运动了 8s,运动时间不同,运动速度不同符合题意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已知条件不是直接出现在题干中,而是反映在图象中,要从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中搜寻运动路程、时间,然后计算速度 一个鸡蛋的质量、一张书桌的高度、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的时间,大约分别为( ) A 60g
4、、 0.8m、 0.5s B 10g、 80cm、 0.5s C 60g、 80mm、 5s、 D 109、 08dm、 5s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 ,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1斤 =500g左右,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左右,此题中应该为 60g; 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 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的时间在 0.5s左右 考点: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
5、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 C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D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A、拖拉机和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拖拉机
6、为参照物, 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 A错误;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故 B正确; C、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云为参照物的故 C错误; D、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飞船为参照物,故 D正确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正方体 A和 B,如图(甲)所示,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产 生的压强为 pA和 pB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分别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
7、位当位置,它们受到水中的浮力为 FA和 FB,则( ) A pA pB FA=FB B pA pB FA FB C pA pB FA=FB D pA pBFA FB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A和 B的质量相同,即可知其重力相同,此时重力即为压力,因为 A的底面积大于 B的地面积,所以有压强公式即可比较出二者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小; 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分别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漂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悬浮时浮力也等于其重力,由此可作出判断 因为两个实心正方体 A和 B质量相同,所以 GA=GB,此时重力即为压力,即压力 F相等, 由图中可知 sA sB,由 p=可得
8、pA pB; 因为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 A漂浮, B悬浮,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漂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悬浮时浮力也等于其重力, 所以 F 浮 A=F 浮 B=G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涉及到压强大小及其计算,压强大小比较,重力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 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解答此题时注意两点:一是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压力等于其本身重力,二是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悬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如图所示,拉力 F=80N,物体重力 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若将物体匀速提高 l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8OJ B动滑轮的重力为
9、20N C拉力做的总功为 12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答案: D 试题分析:( 1)由动滑轮的使用特点和上升高度可求出绳子所移动的距离,所以做的有用功由 W 有 =Gh求得; ( 2)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由动滑轮及物体匀速上升,则由公式 F=( G+G 动 )可求动滑轮的重力; ( 3)拉力做的总功由 W 总 =Fs=F2h求得; ( 4)利用机械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拉力做的有用功 W 有 =Gh=120N1m=120J;故 A错误; B、动滑轮的重力: G 动 =2F-G=280N-120N=40N;故 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 W 总 =Fs=F2h=8
10、0N21m=160J;故 C错误;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100%= 100%=75%;故 D正确 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本题为机械效率的题目,要准确的找到有用功和额外功,求出总功,再计算机械效率 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 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 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运动方向或运动速度的变化 ( 2)力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进行曲线运动 ( 3)力没有改
11、变物体的形状,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 4)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也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是不存在的 A、如图,小球如果依靠惯性水平向右运动时,再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小球进行如图的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如图,小球如果依靠惯性向右下方直线运动时,再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小球进行如图的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C、如图,小球如果依靠惯性竖直向下运动时,再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小球进行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D、如图,小 球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都没有改变,则应不受力或受力平衡;但小球只受到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符合
12、题意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 1)掌握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能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情况 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 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C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 和滑板具有惯性,当惯性消失,滑板就停下来 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1)重心越大,物体的稳定性越好; ( 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或将滚动代替滑
13、动; ( 3)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人的稳定性,不能增加压力;故 A说法错误; 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 B说法正确; C、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因此惯性不会消失,故 C说法错误; D、人对滑板的压力,受力物是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是人,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说法错误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平衡力的辨别;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稳
14、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惯性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涉及内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特别注意降低重心可以提高物体的稳度 实验题 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小明用手提起一瓶酱油,凭经验感觉它密度要比水大,但到底是 多大?于是他用一架天平、一个空玻璃瓶和水(密度用 水 表示)测出出了酱油的密度 (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 中的实验操作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 m0; 再用天平测出瓶子盛满水后的总质量 m1; ( 2)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酱油 = ( 3)小明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后认为:即使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天平非常精确,测量值也会略小于真实值他做出这样猜
15、想的理由是 答案:( 1)倒掉水,用天平测出瓶子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m2;( 2)水 ;( 3)由于瓶 子粘水,造成 m2的测量结果偏小 试题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要求酱油的密度,需知道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水的质量和密度可知瓶的容积,因此只需测量出满瓶酱油的质量即可; ( 2)利用密度公式 =写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 3)将杯中水倒出时,会有一些水残留在酱油瓶中,测出酱油的质量不准确,计算出的密度也就出现了误差 ( 1)已知空瓶的质量和装满水的总质量,则一瓶水的质量: m水 =m1-m0,瓶的容积: v= ,因此还需将瓶中水倒掉,用天平测出瓶子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m2; (
16、2)酱油的质量为: m2-m0,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酱油 = 水 ( 3)将杯中水倒出时,由于瓶子粘水,所以会造成酱油的质量 m2偏小 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减小误差,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要注意部分酱油残留在瓶壁上 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活动中 (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 A,并使其作 为 N (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 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
17、实验改成了如图 2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 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8;( 2)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 3)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试题分析:(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 A,并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 1所示由图示弹簧测 力计可知,分度值是 0.1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2.8N,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2.8N (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没有
18、控制物体间的压力不变,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 3)由图 2所示可知,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求出滑动摩擦 力 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 调 (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这一
19、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填 “能 ”或 “不能 ”)理由是 ( 3)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填 “左 ”或 “右 ”)端将下沉 ( 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其原因是: 答案:( 1)左;( 2)不能;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左;( 4)变大;其力臂变小 试题分析:(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2)用实验数据总
20、结实验结论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 3)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杠杆该端下沉; ( 4)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弹簧测力计倾斜,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 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 2)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采用多次实验,用多组实验数据来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用一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 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 L, 如果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 杠杆的左端: 3G3L=9GL, 杠杆的右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南省 郑州市 第一次 质量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