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是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废除的脉络,其中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 1905年 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辛亥革命期间 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 1905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科举制的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可知,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繁荣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明清时期由于八股取士,科举制度被僵化
2、了,到了清朝末年( 1905年)被废除。 D符合题意,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隋唐科举制度。 点评:隋朝科举制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产生重大影响,它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二十世纪 30年 代,苏联利用当时对苏联工业化有利的国际时机,采取积极政策,从西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的国力大大增强,为二战期间有效地抵御住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和取得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个有利的国际时机是指 A西方国家集中力量应对日益猖獗的法西斯势力,放松对苏
3、联的经济封锁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第二次世界大战迫近,各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前的准备 D因为大危机的出现,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寻找摆脱危机出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从时间范围上看是 “二十世纪 30年代 ”这个时期,主要资本主要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寻找摆脱危机出路 ,苏联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的国力大大增强。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苏联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积极意义,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
4、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 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这场会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的: “我们 损失 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这场会战是指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柏林会战 D凡尔登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 丧失了苏德战场的
5、战略主动 权 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役包括下述部分: 1942年 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 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 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 点评:苏德战场包括了: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斯大林格勒会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6、;库尔斯克坦克战 战争史上最大的坦克战 ;攻克柏林 30 万苏军倒在胜利前夜。 下表为不同时期从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此表反映了 时期 19世纪 一战前 二战后 20世纪 70年代后 时间 50年 30年 7年 3-5年 A、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 B、科学技术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 C、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D、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内容,从 19世纪到 20世纪 70年代,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50年 30 年 7 年 3 至 5年,所需的时间呈递减趋势,说明
7、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结合越来越紧密,而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科技技术的力量。 点评:本题还可以联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说来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理论推动物理理论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同时他又是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他先后生活在西方政治漩 涡中心的德国和美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法拉第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发明电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揭开宇宙之谜,打开了
8、原子时代的大门;爱因斯坦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1914年 10月,他参加签署告欧洲人民书,呼吁停止战争、停止对人类文明的破坏,表达自己对和平的渴望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考查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备选答案:的四个科学家及其发明都对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因此本题属于送分题。 带领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 A凯撒 B安东尼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可知,公元前 27年 1月 13日,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宗教大权,统治罗马长达四十年以上。他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
9、平,繁荣的辉煌时期。罗马帝国延续约 500年,它与秦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古代识记强大的帝国。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 罗马帝国的兴亡。 点评:后汉书记载,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 这是官方的直接交往的最早记录。 帝国建立时,中国时处南北朝时期,记载公元 4世纪末到 6世纪中叶的历史的魏书称之为 “普岚 ”,帝国灭亡时,中国时处明朝,据此推断这个帝国是 A拜占庭帝国 B波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南北朝(公元 420年 公元 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 420年刘裕篡
10、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 589年 隋灭南朝陈为止。公元 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帝国灭亡时,中国时处明朝 ” 明朝 ( 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 1453年奥斯曼帝国打败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沦陷,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灭亡。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东西罗马帝国的由来是,公元395年 1月,信使骑着快马在驿道上 飞奔,他们传递着一个惊人的消息,罗
11、马皇帝狄奥多西在米兰 “驾崩 ”。不久,帝国最高当局根据皇帝的遗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帝国版图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由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治。十八岁的长子阿卡狄乌斯统治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年仅十岁的次子霍诺利乌斯则接任西罗马的皇位,以拉韦纳(在今意大利东北部)为首都,但名义上的首都仍是罗马。从此以后,东、西罗马帝国分治的局面便正式固定下来。 “睦邻友好 同为天涯沦落人 狼子野心 发动侵略战争 从战败国复活 领土争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这一过程反映概括的是哪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A中俄两国 B中美两国 C中英两国 D中日两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睦邻友好是指中日之间从地理位置来看是相
12、邻的两个国家,而且有着有好的历史往来;同为天涯沦落人是指中日两国在近代都受到了西方国家势力的入侵,狼子野心 发动侵略战是指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开始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二战被反法西斯联盟国家打败,战国逐渐崛起,近年来因为钓鱼岛领土争端,导致中日两国关系恶化。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日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概括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结合中国古代史可知,中日关系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字等方 面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下列各个时期的改革和政策实施中不属于制度创新的一项是 新
13、中国三大改造时期的赎买政策 中国实施的一五计划 一国两制 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要抓住 “制度创新 ”这四个字。 都是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的制度; 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保证社会主义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增长。这个计划的实施主要是模仿苏联的建设模式,因此不属于制度创新。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53年底,鞍山
14、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等 等。 下列成语与各自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B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C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D破釜沉舟 -靖康之乱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史实可知,秦赵长平之战,赵括只会之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最后赵国失败。 A 搭配得当;吴越争霸时,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勾践卧
15、薪尝胆,经过长期准备最终灭掉吴国。 B搭配得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在赤壁之战时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动。 C搭配得当;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D搭配错误。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典故和事件的对应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学生需要熟悉这四个历史典故的相关内容才可作答。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历史典故一般出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因此也充着故事性、趣味性、哲学性和启迪性。熟练掌握历史典故对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会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提出 “克己复礼,仁者
16、爱人 “的思想主张是春秋时期哪个学派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 “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是儒家思想主张,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儒家学说。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我们知道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但孔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遭到拒绝,因为他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但是在春秋时期,各国多想能拥有更多的土地,只有进行战争,才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西省 景德镇市 九年级 第三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