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党的 “十八大 ”报告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均衡发展。下面措施中最早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孔子创办私学 B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八股取士 D开办京师大学堂 答案: A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都与教育有关。 BCD三项都是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根本谈不上 “均衡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孔子。 点评:春秋晚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提出 “有教无类 ”的主张。他最早创办私学,不问贵贱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 3000人。 在探究性学习中,王晓波同学总结了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A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B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C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战争 D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性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抓住 “共同点 ”这个重要词语。革命后,美国确立了总统制,法国建立了共和制,美、法历史很显然不符合 A、 B项;而英国又没有 C项所述内容。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对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英、法、美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都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法国著名的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胜利而建的,但
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下列对其失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战争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B战争并没有打击欧洲的封建势力 C拿破仑政权的统治极不稳定 D资本主义制度不得人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拿破仑指挥和参加了 60多次战役,帝国的铁蹄踏 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但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点评: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的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统治时期,正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重要阶段,拿破仑用刺刀加速了这一过程,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手
4、段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 19世纪 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道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世纪 60年代 ”是解答本题的重要提示。此时美国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与 A项明显不符;俄国的历史没有 C项所述内容; D项与两国历史都不相符。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19世纪 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点评: 19世纪 60年代,俄国发生了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通过改革,俄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
5、制,使南方和北方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 交通工具的发明和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的发明者分别 A瓦特、莱特兄弟 B史蒂芬孙、卡尔 本茨 C哈格里夫斯、卡尔 本茨 D史蒂芬孙、莱特兄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瓦特改良蒸汽机,卡尔 本茨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点评: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史蒂芬孙在陆路交通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果。1814年,他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现代意义上 的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
6、发明家莱特兄弟俩研制成功的。他们因此而被誉为 “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C苏军攻克柏林的战役胜利结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都是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实。这就要求学生仔细看题,认真辨析。 ABD项所述都与历史相符,而题目要求找出 “不正确 ”的一项。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 点评:这是一道否定选
7、择题,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整合能力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1945年9月 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 答案: D 试题分析:审题时要紧紧抓住 “相同之处 ”。 ABC三项中的内容都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其中, B项 “歌颂理性 ”与文艺复兴 “歌颂人性 ”不一致。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点评: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封建君主专制仍然存在。力量日益壮大的
8、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一场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蓬勃兴起。 清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思想来源于 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B牛顿的科学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牛顿创建经典力学;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他们的理论中都没有谈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思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近代科技成就。 点评:达尔文以自然选择的理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
9、本上推翻了 “神创论 ”和 “物种不变论 ”,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学说介绍到中国。 标志着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是 A采取新经济政策 B制定出新宪法 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D完成一五计划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中的 “苏俄 ”一词,可以排除 BD两项,因为它们发生于苏联时期。 C项是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的特殊时期的经济政策,并未考虑当时的具体国情。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为苏俄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也为其他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
10、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列宁的这一创新直到今天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珍珠港事件的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德国闪击波兰 ”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 B项 “珍珠港事件的爆发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此时,反法西斯国家还未走向联合,可以否定。 C项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是二战的转折点,反法西斯国家人民已团结作战。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评: 1942年 1月,美、苏、英、中等 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11、建立。这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 础。 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这一观点表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什么问题? A恐怖主义泛滥 B贫富差距悬殊 C环境污染严重 D毒品走私猖獗 答案: B 试题分析: ACD三项中的内容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与经济全球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 点评: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 争中常常处
12、于不利境地。 许多职业的出现与科技发明密切相关,因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出现的职业是 A火车司机飞行员 B网络管理员航天工程师 C汽车司机空姐 D铁路工程师电工 答案: B 试题分析:火车、铁路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可否定 A项、 D项;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可否定 C项。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点评: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人类还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且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识迅速变为财富。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
13、。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交通事业的发展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答案: C 试题分析: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这与交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航海探险家的贡 献都有关。而促成地理大发现的 “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 点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追逐金钱的梦想推动欧洲人要到海外去获取黄金等各种财富。从 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 “新航路开辟 ”。 伯利克里宣称: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
14、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 ”这里的 “全体公民 ”是指 A全体居民 B全体成年居民 C全体男性居民 D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雅典的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但它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统一局面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的形成 B尧舜时期 “天下为公 ”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
15、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炎黄、尧舜时期,我国还处于原始社会,没有出现国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强调以 “仁 ”“礼 ”治国,产生于春秋分裂时期,并不看重国家的统一。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点评: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统一为主的历史时期。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局面而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此后,维护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在我国,统一远远长于分裂的时间。 “隋唐盛世 ”表象上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实质上是制度创新和推崇开放交流。是制度创新激发了社会活力,使统治得以巩固,社会得以安定。你认为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制度创
16、新应该是 A创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创立并完善科举制,用考试招录官员 C创立均田制 D创立并完善租庸调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项中涉及的四项制度都与隋唐有关。三省六部制是加强中央集权,均田制、租庸调制则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能达到题干中所说作用的只有科举制。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 点评: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于隋朝,唐朝时逐渐完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王同学在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我国有文字可考
17、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东汉蔡伦发明和改进了造纸术 C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改革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隋朝时完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纸发明于西汉,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和识别能力。 点评:这道题目同时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记忆模糊、知识混淆则容易误选。商朝时出现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下面有关西藏历史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B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C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
18、赖五世 “达赖喇嘛 ”封号 D 1727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 政府管理西藏 答案: D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内容都涉及到了西藏。如果学生记忆不清,很容易误选。 ABC三项所述都符合史实,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西藏的历史知识。 点评:这是一道否定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西藏相关史实的辨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后来,驻藏大臣的地位和职权进一步加强,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 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扬州市 中学 九年级 第一次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