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市直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市直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市直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市直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运动形式 B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性质 C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 A 考点:化学的研究对象 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4: 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那
2、是反应过程中过量的,错误,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 C、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变,错误, D、根据反应,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2: 1,而不是 4: 1,因为反应过程中有 2个分子过量,错误,故选 B 考点:微观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类型 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 100ml量筒量取 7.5mL B用 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 PH为 5.52 C用托 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 15.6g D用烧杯量取 200.0mL盐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 100ml量筒量取 7.5mL,误差过大,应用用 10ml量筒量取7.5
3、mL,错误, B、用 pH试纸测出来的 PH只能是整数,错误, C、托盘天平的精确值是 0.1g,故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 15.6g,正确, D、要准确量一定体积的液体,要用量筒,而不是烧杯,错误,故选 C 考点:量筒, PH试纸,天平的精确值 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H2SO4H2O B CuCu(OH)2 C FeFeCl2 D CO2CO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H2SO4H2O,可以通过与金属氧化物,碱等反应实现,正确,B、 CuCu(OH)2,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错误, C、 FeFeCl2,可以通过与盐酸或可溶性的氯盐反应实现,正
4、确, D、 CO2CO可以通过与碳在高温情况下反应实现,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t2 时,将 50克甲物质放入 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150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 B、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 15g,故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g/115g100%=13
5、.0%,错误,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 D、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 t2 时,甲的溶解度为 30g,则 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 30g,故此时将 50克甲物质放入 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130克,有 20g没有溶解,错误,故选 C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 NaCl中含有 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 NaOH和 Ca(OH)2溶液 加 Na2CO3溶液 C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 CO2中的
6、CO 通入足量 NaOH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检验 NaCl中含有 Na2CO3,两者都溶于水,故加水溶解无法达到目的,应加入稀盐酸,错误, B、鉴别 NaOH和 Ca(OH)2溶液,加 Na2CO3溶液, Ca(OH)2会与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可以鉴别,正确, C、除去 CaO 中的CaCO3,加足量稀盐酸,两者都会发生反应,错误, D、除去 CO2中的 CO,通入足量 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 NaOH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会反应,把二氧化碳除去了,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鉴别和除杂 被病菌污
7、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其化学 式为 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黄曲霉素中含有 17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 D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7: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B、黄曲霉素 C17H12O6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 C、原子构成分子,故应说一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 17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错误, D、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8、=1217:112:168=17:1:8,正确,故选 C 考点:有机物的概念,化学式的意义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 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 x溶液的质量关系,刚加入 X溶液时,并没有沉淀会气体产生, A、在稀盐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先后发生反应: NaOH+HCl=NaCl+H2O,CuSO4+2NaOH=Cu(OH)2+Na2SO
9、4,符合题意,正确, B、在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 H2SO4+BaCl2=BaSO4+2HCl,故生成的沉淀质量应从 0开始,错误, C、在镁铝合金中一加入稀盐酸,就反应产生氢气,生成的气体质量应从 0开始,错误, D、在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的气体质量应从 0开始,错误,故选 A 考点:图像题的解答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 g) 待
10、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 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 10: 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 8g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判断到底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乙反应前质量为 1g,反应后为 20g,质量增加了 19g,为生成物,丙反应前质量为 42g,反应后为 6,质量减少了 36g,为反应物,丁反应前质量为 10g,反应后为 21g,质量增加了 11g,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因为反应物,且反应了 4g,反应可表示为:甲 +丙 乙 +丙, A、由于甲乙丙丁的物质类
11、别不知道,故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是置换反应,错误,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 =4g: 36g=1:9,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比还与物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有关,错误,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 0g,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质量守恒定律 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 CaCl2、 MgCl2、 Na2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 NaCl晶体: 加过量的 NaOH溶液; 加水溶解; 加过量的BaCl2溶液; 过滤; 蒸发; 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 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则要明白每一
12、步的具体作用,要除去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 CaCl2、 MgCl2、 Na2SO4 和泥沙,首先就应该 加水溶解,故 应放在第一步,排除 C、 D 答案:,而 A、 B 的主要区别在于 的顺序, 加过量的 BaCl2溶液,是除去杂质 Na2SO4,而 加过量的 Na2CO3,不仅是除去杂质 CaCl2,实际上还除去前面过量的 BaCl2溶液,故 应排在 之后,故选A 考点:杂质的去除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碱都含有氢
13、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正确,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错误, C、碱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 水、过氧化氢等,错误,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并不就是复分解反应,还要是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错误,故选 A 考点:酸溶液和酸性溶液,溶液的特征,碱的构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
14、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O+H2SO4=ZnSO4+H2O B Fe2O3+3CO=2Fe+3CO2 C Na2CO3+2HCl=2NaCl+H2O+CO2 D CaCO3 CaO+CO2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B、 Fe2O3中, Fe的化合价为 +3,而单质 Fe中化合价为 0,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选 B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下
15、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 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正确,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慢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错误, D、使用天平时,应遵守 “左物右码 ”的原则,错误,故选 A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B海水晒盐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D人体的呼
16、吸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是利用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是煤气与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人体的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 基本方法。下列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水银和水都属于
17、单质 B氯化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 C硫酸和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 D生石灰和熟石灰都属于碱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银属于单质,但水 (H2O)是化合物,错误, B、盐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氯化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正确, C、硫酸( H2SO4)属于酸,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错误, D、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是氧化物,熟石灰属于碱,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分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下列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食 醋制无壳鸡蛋 B用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 C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鸡蛋壳
18、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故可用食醋制无壳鸡蛋,正确, B、紫卷心菜汁液能与酸碱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用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颜色、异味吸附,而要将硬水软化:加热煮沸或蒸馏,错误, D、棉纤维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纤维是动物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正确,故选 B 考点:酸的性质,酸碱指示剂,硬水软化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一氧化碳有还
19、原性,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正确, B、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用于去除铁锈,错误,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正确,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 2个氮分子: 2N B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O3 C 2个碳酸根离子: 2CO32 D 4个氢原子: 2H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表示分子的个数,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 2个氮分子: 2N2,错误,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山东省 日照市 学校 九年级 中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