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葡萄酒营养丰富,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 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酒精与葡萄是不同的新物质,葡萄发酵成酒是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能源与环境 氧气有助燃性 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使用氢能源 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 无污染 C物质的鉴别 D营养与健康 软水和硬水 肥皂水 天然
2、纤维和合成纤维 灼烧 人体缺铁 易患贫血 牛奶保鲜 加大量防腐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可做燃料,故 A错误; B使用乙醇汽油也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是可以减少污染,并不是无污染,故B错误; C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是使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时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牛奶保鲜不能加大量防腐剂,防腐剂多了不利于人体健康,故 D错误 考点:氧气的用途;硬水与软水;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有两瓶液体,一
3、瓶为饱和食盐水,一瓶为纯净水,为了区分它们,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有 实验测出两者的密度; 加入食盐晶体; 加热蒸发; 加入 AgNO3溶液; 测量两种液体的导电性 A仅 B仅 C仅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只要 现象不同即可鉴别 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蒸馏水的密度小,测密度可以鉴别,故正确; 饱和食盐水中加食盐不会溶解,蒸馏水加食盐会溶解,故正确; 蒸发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固体残留,蒸馏水没有,故正确; 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加入 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蒸馏水无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蒸馏水中几
4、乎不含离子不能导电,故正确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盐的化学性质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 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该说法正确,故 A正确; B铜排在了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 B错; C CO2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二氧化
5、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不是酸,故 C错; D如果对于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故 D错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杀菌、除臭等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氧化物 B K2FeO4中铁元素 的化合价为 +6价 C它是一种混合物 D K2FeO4中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K2FeO4中
6、含有 K、 Fe、 O 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B( +1)2+x+(-2)4=0, x=+6; C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 D钾和铁属于金属元素,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考点:物质的分类;化合价的计算;元素种类的区分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 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 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选项 甲 乙 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 生石灰 氯化钙 B 常见合金 不锈钢 焊锡 生铁 C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盐 D 常见碱 烧碱 纯碱 熟石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生石灰和水能
7、反应,所以能用作干燥剂;氯化钙能吸水潮解,能用作干燥剂,故 A说法正确; B 不锈钢、焊锡、生铁都属于合金故 B说法正确; C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故 C说法正确 D 纯碱属于盐,故 D说法错误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a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A族 B钙原子核外有 20个电子 C钙原子核内质子数 n为 40 D “补钙 ”剂 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化合价为 +1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a:钙元素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8、; B钙原子核外有 20个电子,选项正确; C钙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n为 20; D 化合物中钙的化合价为 +2,选项错误。 D “补钙 ”剂 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化合价为 +1价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物质 B安全常识 C元素与人体健康 D日常生活经验 铅笔芯主要成分 石墨 饮水机滤芯的吸附剂主要成分 活性炭 进入陌生溶洞前 先做灯火实验 稀释浓硫酸 水倒入浓硫酸中 缺铁 易引起贫血 缺碘 易患甲状腺肿大 区别老陈醋与酱油 闻气味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 灼烧后闻气味 答
9、案: B 试题分析: A由于石墨质软,是深灰色,在纸上刻画会留下痕迹,可用作铅笔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饮水机滤芯的吸附剂,故 A正确; B溶洞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陌生溶洞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倒入水中,故 B错误; C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会引起贫血;钙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故 C正确;D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 质,灼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 D正确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
10、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硬水与软水;物质的鉴别、推断;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B测定溶液 pH,先将试纸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D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涂上硼酸液,后用大量水冲洗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蒸发食盐水时,应先放酒精灯,后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故该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 B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
11、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用水湿润 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该实验操作错误; 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以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该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 D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液,故该实验操作先后顺序 错误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碳的化学性质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二氧化锰 氯化钠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过量稀盐酸,加热蒸发 C
12、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过滤 D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第 卷(非选择题 共 56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化钠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除去过量的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适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故选项所采
13、取的方法错误 考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有甲、乙、丙三种 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甲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将丙投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有甲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答案: D 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甲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甲铜乙;将丙投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有甲析出,说明丙甲;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丙甲乙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
14、应用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 Y、 Z、 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 g) 17 m 6 11 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X+Y 2Z+W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 m=1 D反应后容器中 Z与 Y的质量比为 16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没有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确定系数比,选项错误; B由题意不能确定四种物质是否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2+1+16+16-17-6-11=1,故选项正确; D 反应后容器中 Z
15、与 Y的质量比为 61,选项错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1 6g可燃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4 4g二氧化碳和 3 6g水,则关于可燃物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可能含有 O 一定不含 O 分子中 C、 H的原子个数比 12 分子中 C、 H的原子个数比 14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1 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 4g二氧化碳和3 6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4 4g+3 6g-1 6g=6 4g; 4 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4 4g 100%=1 2g
16、,氧元素的质量为: 4 4g-1 2g=3 2g; 3 6g水氢元素的质量为: 3 6g100%=0 4g,氧元素的质量为: 3 6g-0 4g=3 2g; 分子中 C、 H的原子个数比为: =1: 4;由以上计算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分子中 C、 H的原子个数比为 1: 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B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人体缺锌易患贫血病 D人体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应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故A说法正确; B、糖类和油脂都能
17、为人体提供能量,故 B说法正确; C、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 C说法不正确; D、人体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 D说法正确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 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 5的是 A露天焚烧秸 秆 B利用太阳能发电 C燃油汽车排放尾气 D直接用煤作燃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太阳能属于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不产生任何颗粒;其他三项均能产生颗粒物。 考点: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
18、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若酒精溅落到操作台并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覆盖,熄灭火焰。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加入浓硫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 A正确;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 B正确; C酒精溅落到操作台并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覆盖,隔绝氧气灭火,故 C正确; D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故 D错误 考点:化学
19、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固体生成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量,试管夹的位置均正确; B没用玻璃棒引流; C应把浓硫酸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 D物码放颠倒;故选 A
20、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进行鉴别的是 A CaCO3、 Na2CO3 B K2SO4、 KCl C生石灰、熟石灰 D CuSO4、Fe2(SO4)3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均溶于水,且都得到无色溶液;其他各项均可产生不同现象 考点: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颜色 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 下实验: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答案: C 试题分析:固体粉末加足
21、量水,有不溶物,碳酸钙不溶于水,说明不溶物中有碳酸钙;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碳酸钙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就有的成分,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固体粉末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可能有碳酸钙; 故说一定有碳酸钙不正确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 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 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 的稀盐酸中分别加 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具体变化时的物质量的关系,结合图像分析判断 A向一定量的二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山东省 日照市 初中 学业 水平 模拟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