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兖州初二上学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山东兖州初二上学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山东兖州初二上学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山东兖州初二上学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物质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
2、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证明了在生 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解题需要重点掌握化学起源学说的四个阶段,了解结晶牛胰岛素的知识。 下列与克隆无关的是( ) A “多利 ”的产生 B “试管婴儿 ”的诞生 C水蜜桃的芽嫁接到毛桃枝上 D组织培养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常的有性生殖是由雌雄交配,精子和卵子结合
3、发育成胚胎,经妊娠后产出新的个体,如 “试管婴儿 ”的诞生,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克隆是无性生殖技术,其中的 ACD都属于无性生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克隆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对克隆的原理的掌握。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 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等发明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而获得 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 氨基(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具有酸的性质)。若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植入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经过复制,科研人员可跟踪、监视肿瘤细胞的
4、生长。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在特制的显微镜下,能看到其皮肤、脑部、肺部发出绿色荧光。 关于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高等生物才有基因 B小鼠的细胞内基因数目很少 C生物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D基因主要位于细胞内的染色体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即使低等的生物各性状也是由基因控制的,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细胞数目的多少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C.生物体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 -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 DNA,每个 DNA上有多个基因
5、,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故符合题意; D.按照现代的生物技术,可以通过转基因工程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从而获得生物新品种,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 DNA和基因的关系,以及转基因 技术的应用,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 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温度过高 B食品的含水量过大,呼吸作用强 C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D食品包装不合格 答案: C 试题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所以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品腐
6、败的原因,解答此题需要熟知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 ) A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B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将树叶灭菌后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实验变量是细菌,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
7、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有分解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菌对植物遗体的有分解作用的实验的设计能力。 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享有 “裸子植物故乡 ”的美誉 C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最多的国家 D我国的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物种丰富,我国
8、有高等植物 3 万余种,在全世界现存裸子植物 15 科 850 种中,我国就有 10科,约 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脊椎动物6000多种,约占世界种数的 14%, B.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 5 纲,八目, 11 科, 41 属, 236 种,其中引种栽培 1 科, 7 属, 51 种,有不少是第 三纪孑遗植物,或称 “活化石 ”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 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 “裸子植物故乡 ”的美称, D.我国的鱼类占世界已知种数的 20.3%、鸟类占世界已知种数的 14.25%、哺乳类占世界已知种数的13.39%,因此我国的鱼类
9、、鸟类、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故 A.B.D都不符合题意。 C.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较多的国家,不是最多的,故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了解。 下列哪项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 A控制牲畜数量,防止 超载放牧 B营造草场防护林 C新建草场水利 D开垦草原变为粮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控制牲畜数量,防止超载放牧,是为了保护牧草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不符题意; B.营造草原防护林,是为了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新建草场水利,发展草原事业,是保护草原生态
10、系统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开垦草原变为粮田,是毁林开荒,会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对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的了解。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 A 3 B 4 C 5 D 6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本条食物链的最高消费者结束,图中的食物链有:草 兔 鹰,草 兔 狐,草 鼠 蛇 鹰,草 鼠 鹰,草 鼠 狐共五条食物链。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此题需要知道食物
11、链的正确写法。 一个生态 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 )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B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 D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一定很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掌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12、限度的。 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的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地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以上三者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题干中 “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
13、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 ”,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可见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 是重要的证据。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进行的特征是( ) A快速地进行,短期内会产生新的物种 B进行得十分缓慢,经过许多亿年才进化成今天丰富的生物界 C使低等动物得以淘汰,高等动物得以生存 D使水生生物逐渐淘汰,陆生生物得以生存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这种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
14、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 间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学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 身体重心下移 骨盆变长变窄 下肢骨增长 脊柱由弓状变为 “S”形 A B C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 兖州 初二 上学 期期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