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稻米最早培植地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古代农耕生活中,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代表,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就是所说的 “南稻北粟 ”分析题目, A,B,C三项都是北方,属于黄河流域,北方种植小麦和栗,D项属于江南地域,
2、本题选 D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中的南稻北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我国的农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 属于送分题。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势力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的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统一北方后,定都平城即现在的北京,北方气候干旱,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民众生活的需要,也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更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因此孝文帝
3、迁都洛阳,本题选 D。 考点:北魏孝文帝的迁都洛阳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的理解,解答本题很不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既要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识记清楚,又要对措施中的某个知识点比如迁都的原因等要理解清楚,考察学生全面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历史问题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靠平时的积累,对待历史问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商朝时的国家 “档案 ”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 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
4、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分析题意可知,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是用甲骨文书写的,本题选 A。 考点:文字的演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甲骨文是商朝成熟的文字,也是人们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国家事务的文字,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贾思勰 C蔡伦 D祖冲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问的是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 A项是天文学家,发明了地动仪, B项是农学家, D项是数学家, C项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成本更低廉,使用更广泛,对文化的传播做出 了贡献,
5、本题选 C。 考点: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辨别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具备对四个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然后还要有对四个历史人物的分析辨别能力,对历史人物,除了有爱熟悉它们的作为外,还要对他们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理解透,这样才能顺利的解答问题。 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 “诚信 ”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A大禹治水 B烽火戏诸侯 C退避三舍 D纸上谈兵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 “诚信 ”就是指信守承诺,遵守信义,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
6、,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说: “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 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楚王说: “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 “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
7、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 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 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A项大禹治水,反映了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 B项是指周幽王用点燃烽火的办法博取妃子一笑,结果失去了诸侯对他的信任,导致亡国, D项指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本题选 C。 考点:晋楚城濮之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上晋楚城濮之战的晋文公重耳的诚信的认识,本题以目前普遍缺失的诚信为素材,题目新颖,考察角度
8、巧妙,想以此唤醒人们之间的诚信,不愧是一道好题。 电视剧昭君出塞的热播,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 “落雁美女 ”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 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朝民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西汉和匈奴的关系是有和有战,和主要是指和亲政策,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向西汉请求和亲,汉元帝就把宫女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边境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昭君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本题选 B。 考点:昭君出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昭君出塞是历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
9、点,学生一般据课本知识直接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下列关于佛教说法正确的有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东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 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是用排除法解题,首先分析题目中的 ,从中找出一到两个错误的表述,然后从 A,B,C,D中排除出错误的表述,答案:就出来了,本题中 的表述根据课本知识都是正确的, 东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表述有问题,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因此本题选 D。 考点:佛教的传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对佛教的传入的识记能力,佛教
10、的传入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另外,同学们要对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一进行掌握,要注意对它们的产生地,产生的时间以及传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等进行识记和理解。 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A水经注 B天工开物 C离骚 D兰亭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要求学生答出和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的著作是那个,题目中的 A水经注是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它以注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B 项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
11、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C项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 D是书法艺术,因此本题选 A。 考点:郦道元和 水经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史上,有很多的著名书籍,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醒同学们对一些著名书籍要从作者,创作的时间,内容以及影响方面去掌握。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东汉末年曹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 A书桌上有笔、纸张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
12、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D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是再现情景题,分析题目,这个时候东汉宦官蔡伦已经改进了造纸术,所以 A对,用纸书写记录也有书籍的存在, B项对,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杰作,不可能出现在曹操的书房,通过张骞通西域葡萄已经传入, D正确。本题选 C。 考点: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中国古代史一般是按朝代编撰的,同学们每学习一个朝代,一定要对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的线索梳理清楚,形成一个网络知识体系。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
13、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 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上两次著名战役的比较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知,官渡之战发生于 200年,淝水之战发生于 383年,这两次战役都以少胜多,战后北方地区出现分裂和混乱,因此,该题 A,B,C正确, D项和题意不符,本题选 D。 考点: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比较题的解答关键是找比较项,像战争就要从战争的原因,经过,特点,性质,失败或胜利的原因,意义影响等比较项进行比较,找出于题意相符的选项,本题选 D
14、 2007年, “王立群读史记 ”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记史实的识记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表述错误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史记是作者是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历史,是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A,B正确, D项从属于这个时间段,正确, C项说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的历史,是错误的,此题选 C。 考点:史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
15、问题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该题以百姓喜闻乐见的百家讲坛为素材设计问题,形式新颖,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先要对史记这一概念清楚,包括作者,记述了时代,内容,体例,意义等,然后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表述错误的选项,最后得出正 确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 “丝绸之路 ”,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答案: A 试题分析:丝绸之路,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 “国道 ”,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根据课本上丝绸之路的示意图判断可知,丝绸之路途径我国陕西 、宁夏、 甘 肃 、新
16、疆省份 ,没有经过我国的东北等地,所以黑龙江错误,选 D。 考点:中国的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属于情景再现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和历史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该题既要求学生识记丝绸之路的开辟史实,又考察学生对课本丝绸之路形式图的分析理解,要对图中丝绸之路经过的省份分析判断清楚,然后才能解答该题,提醒学生对以后历史课本上的许多图示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 小轩决定利用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 为后世的衣食
17、住行奠定了基础,被成为人文始祖,此题选 A。 考点:黄帝 -人文始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炎帝和黄帝都是华夏族的祖先,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属于送分题。 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共性的认识,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它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海南省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