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历史(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历史(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历史(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历史(带解析) 选择题 1937年 4月 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里的 “始祖 ”是指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皇帝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皇帝是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 “人文初祖 ”,成为了后来的华夏族的祖先。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皇帝 2013年张华同学与其父母一起到国外某地旅游,发现那里不同国家的人持有统一的护照
2、,使用统一的货币。请你判断他们去的是 A西欧 B东南亚 C非洲 D南美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元的准确认识,依据题干中 “不同国家的人都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 ”等关键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成立后,将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组织,欧盟国家都是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欧元 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A苏德战争 B巴以矛盾 C美苏争霸 D海湾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60年代的美苏争霸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从图中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可知,是苏联与美国的较量,事实上这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时事漫
3、画,它不仅反映了美苏争霸,还反映了当时的优势在美国。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美苏争霸 2010年 12日 4日广州日报消息:韩朝炮击事件发生后,中国为避免局势恶化,多次敦促有关方保持克制,建议 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紧急磋商。 “六方会谈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 A两 极化 B单极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新闻材料作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准确认识,题干中 “六方 ”是包含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六股政治力量,其中包括联合国安理会的三个常任理事国,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选 C。 考点:人
4、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 湖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 A常德 B长沙 C湘潭 D衡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考查地方史的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20年秋冬之际 ,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 ,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湖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背景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的 “公 ”指的是 A谭嗣同 B宋教仁 C蔡锷 D梁启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教仁相关史实的准
5、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干引文是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为他作的挽词。赞誉了宋教仁是为中国的民主宪政先锋、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所做的努力所做的牺牲的第一个人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宋教仁 被孙中山称为 “再造民国第一人 ”的是 A黄兴 B蔡锷 C蔡元培 D梁启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解题的关键是对 “再造民国第一人 ”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称帝后,蔡锷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 “再造民国第一人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蔡锷 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
6、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是在 A常德 B长沙 C岳阳 D芷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材料中 “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45 年日本宣布投降后,中日双方代表在芷江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湖南境内,歼灭白崇禧集团主力,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创造有利条件的是 A常德会战 B湖南和平解放 C衡宝战役 D湘西剿匪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方史,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衡宝战役,又称中南战役,与海南岛战役、西南战役并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
7、江后的三大战役,为尔后第四野战军主力进军广西全歼白崇禧集团和第二野战军经湘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华南、西南地区起到关键作用。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衡宝战役 丘吉尔说: “(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苏德战场是欧洲 的主战场 B珍珠港事件的促成 C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敌人 D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准确认识,题干中 “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大不列颠
8、的前奏 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表明了丘吉尔认识到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威胁和敌人,应该共同应对, 1942年,在华盛顿,英美苏等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各国人民团结一致,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A殖民压迫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国王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法国、
9、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沿岸平原狭小,不利于农业发展。但地中海在古代各国就可以广泛联系,故商业和殖民活动发达,便形成海洋开放型的商业文明 ,即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10、 西方文明之源 古希腊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是商朝的司母戊鼎, 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赵州桥, 是秦始皇兵马俑,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司母戊鼎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 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答案:
11、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史料的准确解读,题干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中 “金榜题名 ”是指通过考试而获得功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隋炀帝创立的科举制度,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度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 “北麦南稻 ”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
12、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 民族融合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准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辽宋夏金元时
13、期,我国民族政权众多,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主流,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辽宋夏金元 “竹 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依据题干中 “不闻枪声震天 ”可知这并不是对战争的描述, D的表述不合题意。依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它与家庭和睦、珍
14、惜土地都无关,排除 B、 C,材料主要是对吸食大烟危害的阐述,由此告诫我们应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故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下图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亿两 C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图片中展现的是清朝政府已然成为外国侵略中国的工具,是外国的代表,反映在辛丑条约中就是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D 符合题意,ABC中的条款没有体现这层含义。故选
15、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 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站起来 ”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改革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史实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
16、的成立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 B点到 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 ”扩展到经济领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 19571960 年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是因为受 “左 ”倾错误影响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7、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述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 ”的依据是什么?( 2分) (2) 依据材料一、二, “一道闪电划过 ”指什么?为什么 “黑暗依旧 ”? ( 2分) (3) 材料二所述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湖南 常德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