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重庆市南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重庆市南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重庆市南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重庆市南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10分) 2011年 11月 19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重庆北部新区鸳鸯镇龙景湖隆重开幕。为了让同学们了解重庆园博园,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 “走进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 ”的主题班会。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在班会的第一个环节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重庆举办这届国际园林博览会的意义。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4分 ) 材料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贺信中说: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以 “园林,让城市更加美好 ”为主题,融汇
2、中外园林文化,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展示园林创新成果,必将对城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材料二:园博园展区面积为 3300亩,有传统园林集锦区、国际园林展示区、未来园林展示区、三峡生态展示区、景观生态体验区等 6个规划分区。园区栽有银杏、桂花、香樟、国槐等六七百中植物。一池湖水、漫山绿树,将园区衬托得更加美丽。 材料三:园林艺术规划专家秦华认为,园博会能提升城市环境和竞争力,是一张展示城 市的名片。无论是举办首届园博会的大连,还是后来的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均通过园博会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分不少。 主信息一: 主信息二: 【小题 2】在班会的第一个环节中
3、,为让重庆园博园为更多的民众了解,班会上要同学们你为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拟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条。 (3分 ) 要求:语言简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小题 3】在班会的第三个环节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吉祥物。吉祥物取名为 “山娃 ”,得到了重庆市民广泛的赞同。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说说重庆市民赞同的原因。( 3分) 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吉祥物以 “芽 ”为原型,刻画出一个顽皮自信、 憨态可掬的种子形象。他俏皮可爱、充满自信,对城市未来充满美好期待,展现了山城形象和重庆人刚强自立、不屈不挠的坚韧个性,表达出重庆人对国内外宾客的热情欢迎以及办好园博会的信心与决心。 答案: 【小题
4、 1】信息一:融汇中外园林文化,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展示园林创新成果。 信息二:能提升城市环境和竞争力,是一张展示城市的名片。 【小题 1】示例: 山水重庆,博览园林。 一城山水,满目园林。 相约红色重庆,共享绿色园博。 听巴山夜雨,品天下园林。 如诗如画园 林景,多姿多彩重庆城。 【小题 1】吉祥物取名 “山娃 ”。重庆别名山城,取 “山 ”之名突出地域特点;( 1分) “娃 ”意为孩子,是希望与生机的体现,寓意城市因园林勃发无限生机和活力。( 1分)它的名字也有体现了浓重的重庆语言特色。( 1分)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蹒 跚 (shn)诘 (ji)
5、问 颓 (t)唐惟妙惟 肖 ( xio) B阻 遏 ( ) 嶙 峋( lng) 胚 (p)胎销声 匿 ( n)迹 C荒 谬 ( mi) 褶 皱( zh) 殷 红( yn)锐不可 当 (dng) D愧 怍 (zu)取 缔 (t)匀 称 ( chng)草木 萌 ( mng)发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去年到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 名副其实 。 B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 别有用心 。 C这里没有棕树蛇的天敌,一旦它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 在劫难逃 。 D面对欧洲庞大的债
6、务,各国的经济学家们仍然 束手无策 。 答案: B 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震悚风雪载途衰草连天别出心栽 B赃物张皇失措穷愁潦倒荡然无存 C荒辟无动于衷五彩斑澜翩然归来 D狼籍物竟天择啸聚山林因地制宜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22分) 善 意 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 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
7、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 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的,她那么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 我与小女孩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眼睛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很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伸手,又羞涩地缩了回去。 后来,她母亲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去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恋恋地望着,忽然地扬起了手,向我 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妈妈飞快地捉了回去,可是,我
8、还是看见了她没有拇指的右手。 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 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母亲冷漠、倔强的脸色。我腾地明白了许多 从那以后,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圃,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肯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女孩的眼睛便出现在对面阳台上。 看见我时,小女孩依旧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 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母亲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 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
9、见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忽然有点冲动: “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我们家对面,很可爱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有拇指,做朋友时,不能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能表示好奇。 ”潇潇很奇怪,问:“为什么? ” “因为小朋友没有拇指已经很伤心了,或许在很久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 会很伤心的。 ” 潇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奔向小女孩。 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譬如,不是所有的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
10、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 小女孩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母亲。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 显然,那母亲认出了我,冲小女孩勉强点了点头,小女孩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 那天,小女孩和潇潇玩疯了,她的母亲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 【小题 1】认真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小题 2】文章主要用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我的善意?注意从文中选取相关材料进行分析。(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4分) 【小题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11、 4分) ( 1)看的出来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 一伸 手,又羞涩的 缩 了回去。 ( 2)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 严严 攥牢 她小小的右手。 【小题 4】联系语境,品味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 1)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 2)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 【小题 5】篇末写小姑娘的母亲 眼里盈满了泪光 请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此时她的心里充满了怎样的感受?( 3分) 【小题 6】该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说的 “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 ”这句话?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案: 【小题 1】我对一个因右手残疾、母亲
12、为保护其自尊限制她的行为从而让她缺少玩伴( 1分)的小女孩心生同情,鼓励和教育女儿和她交朋友( 1分),让她获得了快乐( 1分)。 【小题 1】从 小节中对 “我 ”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第 段的 “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 ”,表明 “我 ”感到吃惊; 第 段的 “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 ”,表明 “我 ”为小姑娘失去右手拇指感到难过; 第 段的 “我的心怅怅的 ”,说明 “我 ”想到小姑娘的前途感到惆怅。这三处对 “我 ”的心理描写中,可看出 “我 ”的 “善意 ”。第 节到文末,则通过鼓励女儿与小姑娘交朋友的神态描写和教导女儿的语言描写中 “我 ”的 “善意 ”。 【小题 1】 “伸 ”
13、表现小姑娘 愿意与 “我 ”用手势沟通的天真可爱,渴望与他人交流( 1分); “缩 ”体现了她想起自己没有右手拇指的 “羞涩 ”之情( 1分)。 “攥 ”紧紧地、用力地握住;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生怕别人发现了女儿的残疾( 1分),担心女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心情。( 1分) 【小题 1】( 1)用比喻的手法( 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小女孩不能与同伴玩耍的孤单情景( 1分)。 ( 2)运用心理描写( 1分),表达了 “我 ”对小姑娘失去右手拇指的难过之情( 1分)。 【小题 1】为残疾的女儿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有了玩伴获得了快乐而感到高兴( 1分),为女儿的残疾被别人忽 略、获得了别人善意的尊重而激动
14、(感动)( 1分),为过去自己怕女儿在交往中受到伤害而对女儿的严厉限制后悔( 1 分)。 【小题 1】面对残疾人,人们应该忽略其 “残缺 ”处,而像正常人一样对待,才是保护其自尊的最好办法。( 2分)这在作者让女儿与小姑娘交往和对女儿的教导中可以看出。(或答: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联系实际意对即可。(联系实际 2分) 【小题 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 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小题 1】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手段,明确人物描写手段的作用,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重庆市 南岸区 年级 上学 期期 质量 监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