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衢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浙江衢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浙江衢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浙江衢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宗 ”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作宗字 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宗是一个会意字,所以这个字的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含义,题干中说 表示宫室屋宇,所以 “ ”就有可能是摆在宫室屋宇内的祖先牌位,再结合我们平时所提到的祖宗、宗法制、宗庙等说法,就可以确定该选 C。最早的青铜兵器出现在夏朝,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出现在秦朝,故排除掉 AB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
2、“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 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 “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 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 ” ,结合所学知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故告示的时间是 1941年,背景即为 “日本向英美诸友邦开衅 ”,即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故选 C。 A实在 1931年; BD都是是在 191
3、7年,故 ABD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伟大的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A民 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矛盾不断但始终坚持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导致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故选 D。而 A、 B、 C都是具体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伟
4、大的抗日战争 “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 ” (川江号子 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的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A 1931年 B 1936年 C 1938年 D 1939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 1931年爆发“九一八 ”事变; 1936年主要有西安事变,日军侵入华北地区; 1938年日军侵入武汉地区,国民政府组织武汉会战; 1939 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
5、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伟大的抗日战争 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 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 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 38、 50和 25篇。判断该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 “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 38、 50和 25篇 ”,可以看出武汉、南京、北京和这一事件有很大关联;再根 据所学知识得出A项主要是北京, B项主要是
6、福建和北京, C项主要是北京,只有 D项满足三个地方同时存在,即发生武昌起义,很快武昌、汉阳和汉口独立,北京调兵镇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参政议政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列强入侵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 “剪掉辫子反朝廷 ”“中国岂是鞑子的 ”等信息可知当时反清的斗争日益高涨,这符合民族主义的内涵,故 B项正确;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故 A项错误;
7、 C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影响 学者陈旭麓认为: “辛亥革命为 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它是一条分界线。 ”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 “分界线 ”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的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问题;结合四个答案:,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B项不对;C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一,但是不是主要的,
8、故排除; D项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影响 1919年 5月 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 “北京特约通讯 ”,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昨日之游街大会 /曹汝霖宅之焚烧 /青岛问题之力争 /章宗祥大 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北京学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从此可以看出 C项正确, C项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的口号。而 A、 B、 D信息
9、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所给材料看,强调是整个民族有了统一的指挥,全民族的一致对外,也就是强调整个民族团结起来,显然是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答案:为 C。 A项体现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目标是国内的北洋军阀,与
10、题意不符,排除 A。 B项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发展,排除 B。 D项强调是解放战争,而不是全民族的一致对外,排除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 “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 “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这
11、一 “革命的火焰 ”是 19241927 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故 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因此没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故 B、 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消灭北洋军阀,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 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合作(北伐) 在 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 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开辟的
1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即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之路,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此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 1935年 2月写下的忆秦娥 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 “从头越 ”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了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忆秦娥 娄山关这首词写于 1935年 2月,此时中共刚刚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13、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从头越 ”即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隐含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做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A项南昌起义是在 1927年, B项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是在 1928年, D项长征胜利是在 1936年,均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片知识与知识迁移的能力。图片是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从
14、漫画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漫画的时间 1941年,漫画形象日本军人一脚陷入中国大陆,一脚又踏进太平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1938年; 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日本在 1937年就已经是在海上封锁中国,时间错误,因此排除;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续阶段,是在 1938年,时间错误,排除。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结合史实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牵制了 60%的日军,因此正确。 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这个从图片中日军迈不开腿,可以看出,而且也符合史实。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伟大的抗日战争 日本 人竹野与三郎曾说: “我们
15、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 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 ”他所描述的场景发生于以下哪一时期? A抗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与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中的 “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 ”中的 “台北 ”、 “新竹 ”可以知道,地点是在台湾,所以 A项不止在台湾;B项在台湾比较少; D义 和团也没有涉及。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16、斗争 马关条约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禅让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宗法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能力。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因此“ 宗法制 ”正确;周天子将 “周公 ”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也体现了 “ 分封制 ”。禅让制是一种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的政治制度,在这张 “谱系图 ”中无法体现;郡县制开始于秦朝,括号中也无法体现。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
17、治制度 分封制度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 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 是:“至于 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 县,更 、 分裂,至 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文字通读,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补充,由此形成完整的石碑文字。从材料中的 “并四海、为郡县、灭陈 天下合一 ”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中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 ACD三朝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的统一、郡县制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
18、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 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 B项错误;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 C项正确;皇权至高无上, 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
19、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君相矛盾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宋代体制的史料是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 青海军兴, 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初统治者将地方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浙江 衢州市 第二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