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 T 1671.4-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4部分:脑性瘫痪.pdf
《DB64 T 1671.4-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4部分:脑性瘫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4 T 1671.4-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4部分:脑性瘫痪.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 CCS A.12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 1671.4 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 4 部分:脑性瘫痪 Standards for integrated services of childrens care,education,rehabilitation and soical work in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s Part4:Cerebral palsy 2022-12-06 发布2023-03-06 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64/T 1671.4 2022 I 目次 前
2、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4.1 人员配置.2 4.2 技能要求.2 4.3 场地设备.2 4.4 安全与应急.2 5 服务原则.2 5.1 医学康复为基础的原则.2 5.2 早期干预原则.2 5.3 个性化干预原则.3 5.4 一体服务原则.3 6 服务要求.3 6.1 服务流程.3 6.2 服务内容.3 7 养护服务要点.4 7.1 基础护理.4 7.2 康复护理.5 7.3 特殊症状的护理.6 8 康复服务要点.7 9 教育服务要点.7 9.1 基本要求.7 9.2 引导式教育.7 10 社会工作服务.7 11 服务评价与改进
3、.8 11.1 服务评价.8 11.2 服务改进.8 附录 A(资料性)24 小时康复管理.9 附录 B(资料性)脑性瘫痪儿童的抱姿.10 附录 C(资料性)脑性瘫痪儿童的卧姿.12 附录 D(规范性)脑性瘫痪儿童喂养方式及操作方法.13 附录 E(资料性)特殊餐具.14 DB64/T 1671.4 2022 II 参考文献.16 DB64/T 1671.4 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64/T 1671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的第4部分。DB64/T 1671已经发布了以下
4、部分:第1部分:唇腭裂 第2部分:生长发育迟缓 第3部分:精神发育迟滞 第4部分:脑性瘫痪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福利院、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军、马晓飞、高丽、曹芳、王欣、冯岩、保丽燕、李立花。DB64/T 1671.4 2022 1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 4 部分:脑性瘫痪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脑性瘫痪儿童的总体要求、服务原则、服务要求、养护服务要点、康复服务要点、教育服务要点、社会工作服务、服务评价与改进的
5、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儿童福利机构脑性瘫痪儿童的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675 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MZ 010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T 167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DB64/T 1559 儿童福利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 T/CARD 003 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服务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CP 一组
6、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注:本文件统一以“脑瘫”名称。3.2 康复护理 rehabilitation nursing 一门旨在研究病、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3.3 引导式教育 guided education 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或诱导功能障碍儿童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引导他们应用引导式教育体系的方法学习各种功能,达到改善功能障碍者的功能异常或者使其恢复正常的目的。3.4 DB64/T 1671.4 2022 2 康复评估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对病、伤、
7、残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4 总体要求 4.1 人员配置 4.1.1 应配备与业务相适用的专业团队,并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团队包括:医生、教师、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社工等,定期安排继续教育培训。4.1.2 无相关资格证需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合格者可上岗。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康复、教育服务,接受有资质专业团队定期指导、评估。4.2 技能要求 4.2.1 护理员应取得孤残儿童护理员(五级)资格证,熟练掌握护理脑性瘫痪儿童相应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4.2.2 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特殊教育教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按行业规范指导护理员开
8、展工作。4.3 场地设备 4.3.1 应符合 MZ 010 管理要求,康复、教育场地应满足儿童生活、学习和康复训练需求。4.3.2 应配置满足康复、教育教学的功能室,配置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认知治疗、引导式教育及感知觉训练等康复设备及评估设备。4.3.3 应考虑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残障程度配置适合其年龄、智力和能力的康复辅助器具,数量充足、安全牢靠的体育和游戏器械。4.4 安全与应急 4.4.1 儿童玩教具应符合 GB 6675 安全技术要求。4.4.2 制定突发意外如:外伤、烫伤、走失等应急预案,对职工及儿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4.4.3 康教过程中应将儿童控制在工作人员视线之内,密
9、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变化,发现异常应停止活动,采取相应措施。4.4.4 开展各项活动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再评估环境,根据儿童年龄、残疾程度,工作人员可控范围,选择适宜的活动环境,活动前、中、后应清点儿童人数,返回时应检查儿童双手、衣兜。4.4.5 严格每日交接程序,物品定点放置,危险物品如:暖瓶、刀、剪等放置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5 服务原则 5.1 医学康复为基础的原则 5.1.1 脑瘫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或实施教育康复前,应由具备医疗资质的专业康复团队进行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方案并提供训练指导。5.1.2 选择的康复手段应以循证医学为原则,保证康复质量与效果,防止儿童受到二次伤害。5.2 早期
10、干预原则 DB64/T 1671.4 2022 3 秉承早期干预的理念,发现儿童存在残障,在医生或治疗师指导下,围绕儿童所能做的活动采取补偿性、矫正性措施,最大限度控制和改善残障程度,促进生活自理和社交沟通。5.3 个性化干预原则 针对脑瘫儿童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考虑不同类型或阶段脑瘫儿童的不同因素和身体条件,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治疗方法和技术,促进脑瘫儿童运动、语言和认知等达到最佳功能状态。5.4 一体服务原则 以脑瘫儿童为中心,社工组织相关科室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教师等,根据脑瘫儿童障碍情况和发育年龄,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为目的,共同制订全面系统的服务训练计划,将康复理念融入儿
11、童一日生活活动中,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康复工程和社会适应等各项措施,促进儿童身心智全面发展。6 服务要求 6.1 服务流程 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流程见图1。图1 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流程 6.2 服务内容 6.2.1 经医生确诊为脑瘫儿童,由社工按 MZ/T 167 要求接案。DB64/T 1671.4 2022 4 6.2.2 社工召集医生、康复治疗师、教师、护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儿童养育、康复、教育、心理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安置服务目标,制定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计划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6.2.3 各专业按照服务计划的要求,对儿童实施详细的服务措施,具体内容如下:a)医生
12、按照生长发育规律,分析脑瘫儿童存在的身体功能障碍,制定诊疗计划、康复治疗目标、方案与康复指导计划。每季度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指导出下一阶段康复治疗方案。b)康复治疗师根据康复评定,制定康复目标和干预计划,内容包括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等,并对养护、特殊教育给予康复指导。c)特教老师应根据医师对儿童身心发展和适应行为评定结果,综合考虑儿童智力残疾程度、教育资源等条件进行编班,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及个别化教学方案。d)护理员根据评定结果,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将康复教育目标融入日常生活中,提供个性化照顾服务。e)社工每周跟进养教康服务效果,根据儿童需求开展个案、小组服务及协调各专业、链接社会
13、资源等方式促进儿童发展。6.2.4 每 3 个月社工召开跨专业会议,对儿童进行阶段性小结,内容包括:a)养育、教育、康复治疗效果;b)脑瘫儿童各项功能发展情况;c)阶段性养育、教育、康复目标完成情况;d)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e)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调整下一阶段服务目标。6.2.5 无评估团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或在专业团队指导下开展。6.2.6 所有服务提供者应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康复理念,将专业干预内容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实行 24 小时康复管理参见附录 A。7 养护服务要点 7.1 基础护理 7.1.1 按照脑瘫儿童类型及临床表现见表 1,规范护理操作步骤,在进行日常
14、生活照料时,动作应轻、慢、缓;语言简单,语气温和,音量适中。表1 脑瘫儿童类型及临床表现 类型 临床表现 痉挛型表现为上肢内收内旋、腕关节掌屈、前臂旋前、拇指内收;躯干前屈,圆背坐,髋关节内收内旋,尖足等。不随意运动型表现为身体左右侧不对称姿势,肌张力变化(休息时减轻,运动时突然增高),表情奇特、挤眉弄眼、构音与发音障碍,摄食困难。共济失调型表现为运动笨拙不协调,站立时平衡差,运动速度缓慢,姿势如同醉酒样,部分儿童还可见眼球震颤。混合型 表现为同一个儿童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类型,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混合较为常见。7.1.2 饮食宜为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素,应定期补充钙、维生素 A、维生
15、素 D,食物应“烂、细、鲜、软”以流质、半流质为主,水果宜榨汁饮用。DB64/T 1671.4 2022 5 7.1.3 固定儿童一日生活习惯,按 DB64/T 1559 要求做好日常生活照料。7.1.4 根据脑瘫儿童功能,应选择特殊辅助餐具,选择方法如下:对抓握能力弱的,不使用金属匙,选用匙柄加宽、加粗,匙体平坦的勺子。对抓握能力较差,可在匙柄上加套,帮助抓握固定。杯子应选择底部较宽的,缺口杯或斜口杯,也可用双耳杯。碗的底部带有吸盘,或使用防滑布。对身体能保持稳定的儿童,餐桌选用带有扶手的棒。7.2 康复护理 7.2.1 抱姿 7.2.1.1 不同症状的脑瘫儿童,抱姿可见附录 B。7.2.1
16、.2 痉挛型儿童:儿童面向抱者,抱者一手扶住儿童肩背部,一手抱起使其靠近自己的身体,儿童双臂围住抱者的颈部或伸向抱者的背部,并把儿童双腿分开环在抱者的腰部两侧。7.2.1.3 不随意运动型儿童:儿童背部尽量靠近抱者胸部,儿童双下肢靠拢,髋关节充分屈曲,抱者双手抓住儿童双手并抱紧儿童双膝,使儿童呈“抱球姿势”。7.2.1.4 肌张力低下儿童:抱者手从儿童腋下穿过,用手掌托住儿童臀部,抱在胸前或身体的一侧。7.2.1.5 重度角弓反张儿童:令儿童侧靠于抱者的前胸,头靠于抱者一侧上臂,控制儿童肩关节和上臂,抱者另一只手分开其双下肢,肘部置于儿童上侧腘窝处,手压制其前胸,使其头、肩、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4 1671.4-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4部分:脑性瘫痪 1671.4 2022 儿童 福利 机构 养教康社 一体化 服务 规范 部分 瘫痪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4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