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 T 3148-2023 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pdf
《DB15 T 3148-2023 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 T 3148-2023 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CCS B 1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1482023 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of leptosphaeria spp.from contaminated oilseed rape 2023-08-25 发布2023-09-25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5/T 3148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2、。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呼和浩特市园林植保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培玲、李子钦、燕孟娇、杨永青、贾晓清、皇甫海燕、霍宏丽、赵丽丽、郭晨、皇甫九茹、张英、袁喜丽、斯琴、高树娟。DB15/T 31482023 1 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样品 DNA 提取、PCR 扩增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的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
3、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油菜黑胫病 phoma stem canker of rapeseed 由小球腔菌属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或Leptosphaeria biglobosa侵染引起的油菜病害,危害叶片和茎秆。L.biglobosa 致病性较弱,侵染油菜叶片和茎秆后,形成黑色病斑,病斑上散有零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叶片上病斑的周围可见有黄色晕圈。L.maculans 致病性较强,侵染油菜叶片后,形成大的、黑褐色病斑,上面分布有较多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后期在茎基部也能形成病斑,从而造成茎基部的腐烂。4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主要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5 3148-2023 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 3148 2023 油菜籽 携带 病菌 分子 检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