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 T 658-2022 武汉市城市公共避难场所功能复合利用技术标准.pdf
《DB4201 T 658-2022 武汉市城市公共避难场所功能复合利用技术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01 T 658-2022 武汉市城市公共避难场所功能复合利用技术标准.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120.25 CCS P15 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 4201/T 6582022 武汉市城 市公共避 难场所功 能复合 利用技术 标准 Standard for Multifunction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Public Emergency Shelter in Wuhan City 2022-04-13 发布 2022-05-13 实施 武汉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布 DB 4201/T 6582022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2 4 规划 设计.3 一
2、般 规定.3 4.1 场所 选址.3 4.2 责 任区 划分.3 4.3 总体 设计.5 4.4 5 建筑 设计.6 一般 规定.6 5.1 应 急功 能分 区与 应急设 施 设计.7 5.2 公 园、绿地、广 场等兼 做 避难 场所 设计.11 5.3 人 防工 程等 地下 空间兼 做 避难 场所 设计.13 5.4 体育 场馆、展 览馆、会展中 心等 兼做 避难 场所 设计.14 5.5 6 结构 设计.15 一般 规定.15 6.1 场地 条件.15 6.2 抗震 设防 标准.16 6.3 结构 抗震 设计.16 6.4 防洪 设计.16 6.5 风 荷载 与雪 荷载 取值.16 6.6
3、 7 机电 设计.16 一般 规定.16 7.1 给 水与 排水.17 7.2 电气 与智 能化.20 7.3 消防.21 7.4 空 调与 通风.21 7.5 8 标识 设计.22 一般 规定.22 8.1 标识 设置 要求.22 8.2 参考文 献.23 DB 4201/T 658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武 汉市 应急 管理 局提出。本文件 由武 汉市 应急 管理 局归口。本标准 为首 次发 布。DB 4201/T 6582022 III 引言 为 了 贯彻 国
4、家 有关 防灾 减灾 和 应急 管理 的法 律法 规,统 一我 市避 难场 所的 设计 要 求,促进 我市公共避难场 所工 程建 设高 质量 发展,特制 定本文 件。武 汉 市城 市公 共避 难场 所的 设 计除 应符 合本 文件 外,尚应 符合 国家、行业、湖北 省 和武 汉市 地方现行有关 标准 的规 定。本文件 是以 应对 地震 灾害 为主,当需 要兼 顾其 它突 发事件 时,应符 合相 关标 准的规 定。DB 4201/T 6582022 1 武 汉市城 市公共避 难场所 功能复合 利 用技术 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武 汉市 城市 公共避 难场 所功 能复 合利 用的术 语和
5、 定义、规划 设 计、建筑 设计、结构 设计、机 电设 计和 标识 设计 等内容。本文件 适用 于武 汉市 行政 区域内 的新 建、扩建 和改 建的城 市公 共避 难场 所的 设计。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2894 安 全标 志及 其使 用导则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标 准 GB 5768 道路 交通 标志 和标 线(所 有部
6、 分)GB/T 6952 卫生 陶瓷 GB 21734 地 震应 急避 难场所 场 址及 配套 设施 GB/T 31962 污水 排入 城镇下 水 道水 质标 准 GB 50009 建 筑结 构荷 载规范 GB 50011 建 筑抗 震设 计规范 GB 50014 室 外排 水设 计标准 GB 50015 建筑 给水 排水 设 计标准 GB 50016 建 筑设 计防 火规范 GB 50021 岩 土工 程勘 察规范 GB 50023 建 筑抗 震鉴 定标准 GB 50140 建 筑灭 火器 配置设 计 规范 GB 50201 防洪 标准 GB 50352 民用 建筑 设计 统 一标准 GB
7、50413 城市 抗震 防灾 规 划标准 GB/T 50357 历史 文化 名城保 护 规划 标准 GB 50763 无 障碍 设计 规范 GB 50974 消防 给水 及消 火 栓系统 技术 规范 GB 51143 防灾 避难 场所 设 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 设计 规范 GB 51251 建筑 防烟 排烟 系 统技术 标准 CJ/T 521 生 活热 水水 质标准 CJJ 14 城市 公共 厕所 设计标 准 JC/T 2116 非陶 瓷类 卫生 洁具 DB 4201/T 6582022 2 MH 5013 民用 直升 机场 飞 行场地 技术 标准 DB42/T 984 人防 工程
8、兼作地 震 应急 避难 场所 设计 要求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突发事 件 emergency 突 然 发生,造成 或者 可能造 成 严重 社会 危害,需要采 取 应急 处置 措施 予以 应对 的 自然 灾害、事故 灾难、公 共卫 生事 件和 社会 安全事 件。3.2 城市公 共避 难场 所 public emergency shelter 在城市 人口 聚集 地附 近,通过应 急转 换,可 用于 突 发事件 应急 响应 时的 人员 疏散和 避难 生活,具有必要的 应急 设施,具 有较 高安全 性和 一定 规模 的场 地和建 筑。3.3 应急避 难场
9、地 emergency sheltering sites 通 过 应急 转换,可用 于突发 事 件应 急响 应时 的人 员疏 散 和避 难生 活,具 有必要 的 应急 设施,具有 较高安全 性和一 定规 模的场 地。它 包括公 园(不含动 物园和 文物古 迹保 护区域)、绿 地、广 场、体育 场、学校操 场等 场地。3.4 应急避 难建 筑 emergency sheltering buildings 通 过 应急 转换,可用 于突发 事 件应 急响 应时 的人 员疏 散 和避 难生 活,具 有必要 的 应急 设施,具有 较高安全 性和 一定 规模 的建 筑。它 包括 地下 空间(含 人民防
10、空工 程)、体育 馆、影剧 院、会 展中 心、学 校教学楼 等建 筑。3.5 紧急避 难场 所 temporary emergency shelter 或 称 为 级避 难场 所。用于 避 难人 员就 近临 时避 难的 场 所,也是 避难 人员 集合 并 转移 到固 定避难场所的过 渡性 场所。3.6 固定避 难场 所 resident emergency shelter 或称为 级 避难 场所。具 有宿住 功能 和生 活保 障设 施,用于 接收、安置 避难 人 员宿住 和开 展救 援工作的场 所。3.7 中心避 难场 所 central emergency shelter 或称为I级 避难
11、场所。人 员 规模更 大、开放 时间 更长、应急 设施 更完 善的 固定 避难场 所。3.8 避难场 所责 任区 area served by emergency shelter DB 4201/T 6582022 3 避难场 所的 应急 避难 宿住 功能指 定服 务范 围,该服 务 范围内 的避 难人 员被 指定 使用场 所内 的应 急 避难宿住 设施 和相 应的 配套 应急设 施。3.9 有效避 难面 积 effective area for tents and facilities 用于人 员避 难的 宿住 区及 其应急 配套 设施 的面 积。不包含 医疗 救护 和卫 生防 疫设施、应
12、急物 资 储 备及分发 设施、应 急综 合管 理设施、专 业救 灾队 伍驻 扎等应 急功 能区 的面 积。3.10 人民防 空工 程兼 作避 难场 所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as public emergency shelter 在具备 战时 防护 功能 的同 时,可 用于 突发 事件 应急 响应时 的人 员疏 散和 避难 生活的 人民 防空 工程。4 规划设 计 一般规 定 4.1 4.1.1 避难场 所的用 地范 围、性 质、等 级应以 批准 的武汉 市城市 公共避 难场 所专项 规划和 所在区 应 急避难场 所专 项规 划为 依据。4.1.2 避难场 所设 计应
13、 遵循“以 人为本、安 全可 靠、平灾 结合、就近 避难”的 设计 原则,突出“安 全、绿 色、协调、创 新”的 设计理 念,充分 利用 现有 的公共 资 源,科 学合 理地 确定建 设 规模、配置 应急 设施,满足突 发事 件发 生时 人员 疏散和 避难 生活 的需 要,并符合 节能 环保 要求。4.1.3 避难场 所设计 应包 括总体 设计、避难场 地设 计、避 难建筑 设计、避难 设施设 计和应 急转换 设 计等。4.1.4 避难场 所除 应满 足平 时的 使用功 能外,还 应进 行避 难场所 的专项 设计,并 应符 合 GB 51143、GB 21734 和本 文件 的有 关规 定。场
14、所选 址 4.2 4.2.1 避难场 所的 选址 应遵 循场 地安全、交 通便 利和 出入 方便的 原则,并 应符 合下 列规定:1)选择地 势比 较平 坦空 旷且 地势较 高、易于 排水、适 宜搭建 帐篷 的地 形;2)避开周 围的 地质 灾害 隐患 和易燃 易爆 危险 源;3)选择利 于人 员和 车辆 进出 的地段;4)选择便 于应 急供 水、应急 供电等 设施 接入 的地 段。4.2.2 避难场 所按 照其 保障 性能、避难 规模 和开 放时 间,可划分 为三 个级 别。其分 级应符 合 表 1 的规定。其中 用地 面积 应扣 除 场地内 的水 域占 地面 积、道路交 通设 施占 地面
15、积、密林及 大于 7 度的 坡地 占地面积、文物 古迹 保护 区域 占地面 积,建(构)筑物 倒塌影 响区 域的 面积。4.2.3 除防洪 建筑外,其 他避难 建筑宜 为单层建 筑。当采 用多层 避难建 筑时,避难 人员宿 住功能 不 应设 置在 3 层以 上的 楼层。与 社区公 共服 务设 施合 建时,避难休 息室 和医 疗救 护室 应设置 在建 筑物 的底层,并应符 合无 障碍 设计 要求。责任区 划分 4.3 4.3.1 避难场 所责任 区的 划分宜 以街道(乡镇)、居(村)委会、企事 业单 位等为 基本单位。避难场所责任 区内的 避难 人数,应根据 责任区 内建 设工程 抗灾能 力的评
16、 估结 果,结 合人口 分布特 点进 行核 算。避难场 所责 任区 划分 应符 合表 1 的规 定。DB 4201/T 6582022 4 表1 避难场 所责 任区 划分 的分 级指标 级别 保障性能 避难人数万人 用地面积 万m2 开放时间 天 场所类型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m2 服务半径km 责任区建设用地面积 km2 责任区应急服务总人口万 I 级避难场所 中心避难场所 0.5 2 30场地 3 5.0 30 30 建筑 2 3.5级避难场所 固定避难场所 0.1 0.50.4 3 30场地 2 1.5 7 15 建筑 1.52 级避难场所 紧急避难场所 0.1 0.2 3 场地 1.5
17、0.5-建筑 1.0 1.5注:条件允许时,人均有效避 难面积可按人均宿住区面积进行计算。4.3.2 避难场 所设计 应标 出避难 容量。避难场 所的 避难容 量不应 低于所 在地 区设定 防御标 准影响 下 责任区的 避难 人数。当 避难容 量 不满 足要 求时,应对责 任 区划 分进 行调 整。避难 场 所的 用地 规模 应满 足重要应急 功能 的用 地要 求与 根据避 难容 量确 定的 避难 用地需 求之 和的 要求。重要应 急 功能 是指 应急 综合管理、医 疗救 护和 卫生 防疫、应急 物资 储备 及分 发、专业救 灾队 伍驻 扎等 应急 功能。重 要应 急功能的用地要求应 符合 市
18、(区)突发 事件人 员疏 散撤 离和 避难 场所启 用应 急预 案和相 关职 能 部门 的要 求。4.3.3 避难场 地各 功能 区面 积所 占比例 宜符 合 表2 的规 定。表2 应急避 难场 地面 积指 标表 场地名称 面积指标(m2/人)应急避难休息区 0.900 应急医疗救护区 0.020 应急物资分发区 0.020 应急综合管理区 0.005 应急厕所 0.015 应急垃圾收集区 0.010 应急供电区 0.015 应急供水区 0.015 合 计 1.000 注1:表中避难场地面积指标 为参考值,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在总使用面积范围内适当调整。注2:应急避难休息区包括每 个避难休息区之
19、间的人行通道面积。DB 4201/T 6582022 5 4.3.4 避难建 筑的 各类 用房 使用 面积所 占比 例宜 符合 表 3 的规定。表3 避难建 筑各 类用 房使 用面 积所占 比例 表 用房名称 使用面积所占比例(%)I 级 级 级 生活服务用房 避难休息室 41 40 38 医疗救护室 15 15 17 物资储备室 22 20 17 辅助用房 管理室 7 9 10 公共厕所 15 16 18 合 计 100 100 100 注1:表中避难建筑各类用房 使 用面积所占比 例为参考值,各 区可根据项目实 际需要在 总使 用面积范围内适 当调整,或根据实际需要减少用房类别。注2:避难
20、建筑应在室外配置 面 积不小于避难 建筑面积1%的临 时垃圾收集房或 收集点,垃圾 收集过程不应裸 露,并应采取相应的环保、消杀等防控措施。总体设 计 4.4 4.4.1 避难场 所总体 设计 应开展 综合防 灾评估,进 行责任 区设计、应急 功能 设计、总体布 局设计 和 应急交通 设计,并 应符 合消 防和疏 散要 求。4.4.2 综合防 灾评估 应包 括避难 设计要 求评估、现 状条件 分析评 估和使 用风 险评估,并应 符合下 列 规定:1)避难设 计要 求评 估时,应评 估确定 避难 应对 的突 发灾 害的种 类及 相应 的灾 害标 准和不 同 应 急 阶段的要 求,避难 功能 设置
21、 要求,不同 级别 服务 范围 的人口 数量 及分 布,责任 区范围,责 任区 可利用的 避难 资源 和安 全评 估情况,不 同灾 害影 响规 模下和 不同 应急 阶段 的避 难规模 等;2)现状条 件分 析评 估应 调查 其环境 条件 和工 程设 施情 况,评估 场所 内各 类用 地和 设施的 安 全 性 和适宜性,确 定可 用于 应急 避难的 用地 范围 和工 程设 施;3)使用风险 评估应 针对避 难 场所维护 管理过 程中和 启 动使用过 程中存 在的致 灾 因素和可 能影 响进行评 估,制定 设计、建 设和管 理对 策,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a)评估 可能遭遇的 突发灾害种类,确定
22、各类应 急设施的设 防要求,明确 相应的设计 和管理对策;b)评 估 场所 内及 周边 存在 的重 大 危险 源,划定 安 全防护 范 围,设置 警告 标 志,制定 防 护措施;c)评估 场所内及周边 现有建(构)筑物的倒塌 或破坏的风险及 倒塌或破坏的 潜在影响区,设置警告标 志,并不 得用 作应 急避难;d)划定 场所内及周 边古树、名木、文物和其他 重要建筑的 保护范围,不 得用作应急 避难,设置警告 标志,并 应采 取保 护措施;e)评估划 定各 类灾 害潜 在影 响区,设置 警告 标志,并 不得用 作应 急避 难。4.4.3 避难场 所责 任区 设计 应包 括下列 内容:1)评估责
23、任区 可能 遭遇 的灾 害,确 定避 难场 所的 启用 方案;2)分析避 难场 所启 用和 开放 期间可 能遭 遇的 灾害 及其 影响,制定 应对 方案;3)确定城 市级 和责 任区 级应 急功能 的保 障要 求;DB 4201/T 6582022 6 4)分析确 定避 难场 所和 外部 应急保 障基 础设 施的 衔接 要求和 设计 方案;5)核定避 难场 所的 责任 区范 围和避 难人 数;6)确定责 任区 内各 疏散 单元 或社区 通往 避难 场所 的疏 散路线。4.4.4 避难场 所应与 应急 保障基 础设施 以及应 急医 疗卫生 救护、物资储 备分 发等应 急服务 设施布 局 相协调,
24、并应 符合 下列 规定:1)避难场 所的 避难 容量、应急 设施及 应急 保障 设备 和物 资的规 模应 满足 遭受 设定 防御标 准 相 应 灾害影响 时的 疏散 避难 和应 急救援 需求;2)避难场 所设 计应 结合 周边 的各类 防灾 和公 共安 全设 施及市 政基 础设 施的 具体 情况,有 效 整 合 场地空间 和建 筑工 程,形成 有效、安全 的防 灾空 间格 局;3)固定避 难场 所应 满足 以居 住地为 主就 近疏 散避 难的 需要,紧 急避 难场 所应 满足 就地疏 散 避 难 的需要;4)用于应 急救 灾和 疏散 困难 地区的 避难 场所,应 制定 专门的 疏散 避难 方案
25、 和实 施保障 措施。4.4.5 避难场 所设计 应根 据应急 功能配 置要求 及避 难宿住 需求,按应急 功能 分区划 分避难 单元,分 级配置应 急保 障基 础设 施、应急辅 助设 施及 应急 保障 设备和 物资,并 应符 合下 列规定:1)应急综 合管 理、医疗 卫生 救护、物资 储备 分发 等设 施应单 独设 置应 急功 能区;2)专业救 灾队 伍宜 单独 划定 临时驻 扎营 地,并应 设置 设备停 放区;3)相邻或 相近 的专 项避 难、救 助及安 置场 所或 公共 设施 可选择 统筹 整合 成一 个综 合型的 中 心 避 难场所或 固定 避难 场所。4.4.6 避难场 所的总 体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01 658-2022 武汉市城市公共避难场所功能复合利用技术标准 658 2022 武汉市 城市 公共 避难 场所 功能 复合 利用 技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