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 江苏省连云港市 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2连云港)以下列举的连云港特产中,主要成分(水除外)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 汪恕有滴醋;主要成分:醋酸 B 汤沟酒;主要成分:乙 醇 C 贝雕;主要成分:碳酸钙 D 葛藤粉;主要成分: 淀粉 考点 :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 : 物质的分类。 分析: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 但其性 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解答: 解: A、醋酸中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
2、、碳酸中的一种,故属于 有机物,故 A 错; B、乙醇中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中的一种,故属于有机 物,故 B 错; C、碳酸钙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碳酸钙属于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故 C 正确; D、淀粉中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中的一种,故属于有机 物,故 D 错 故选 C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属于有 机物,要知道哪些特例 2( 2012连云港)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B硫离子: S 2 C两个氮分子: 2N D氧 化铝: Al2O3 考点 :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
3、字的意义。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解答;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 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 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D、根据氧化铝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钠原子中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而此图表示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故 A 错误; B、硫离子表示为: S2 ,故 B 错误; C、两个氮分
4、子表示为: 2N2,故 C 错误; D、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所以化学式 Al2O3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解题时要记住表示原子、分子、离子个数的数字都是写要其对应符号的前面 来源 :Z#xx#k.Com 3( 2012连云港)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冰雪消融 C玻璃破碎 D车轮爆胎 考点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铁锅
5、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消融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 C、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 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车轮爆炸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 2012连云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产物之一是锰酸钾锰酸钾( K2MnO4)中 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7 B +6 C +5 D +4 考点 :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 化学式的计算。 分
6、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锰酸钾( K2Mn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 本题 解答: 解:钾元素显 +1,氧元素显 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 +1) 2+x+( 2) 4=0,则 x=+6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5( 2012连云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 O2含量 B 盛 H2集气瓶放置 C 读取液体体积 D 引燃酒精灯 考点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定空气里氧 气含量的探究;测量容器 -量筒。 专题 :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7、: 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确定其放置方法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通过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 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过量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且生 成物是固体,可以形成气压差,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氢气的密度 比空气小,故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
8、一不可 ”,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 2012连云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纯碱属于碱 B不锈钢属于纯净物 C干冰属于氧化物 D C60属于化 合物 考点 :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碱、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的特征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9、故 选项错误 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镍、铬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 项 错误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 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 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碱、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 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 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Cl、 Ca( OH) 2、 NaNO3 B NaCl、 K2CO3、 H2SO4 C HCl、 BaCl2、 CuSO4 D KNO3、 Na
10、OH、 Na2CO3 考点 :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 :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 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解答: 解: A、因 HCl 和 Ca( OH) 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大量 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因 K2CO3和 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不能大 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因 BaCl2和 Cu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不能大量共 存,故选项
11、错误 D、因 KNO3、 NaOH、 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 沉淀、气体、水,能 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 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8( 2012连云港)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硬水易生水垢,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人体缺少必需微 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C废旧报纸、废弃铝制品 易拉罐和塑料饮料瓶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以利于资源再利用 D将 10g98%的浓硫 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 有 90g 水的烧杯中,用玻
12、璃棒不断搅拌,即可配得 9.8%的稀硫酸 考点 : 硬水与软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人体的 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 课本 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考虑; B、根据人体对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考虑; C、根 据垃圾的分类回收考虑; D、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 解答: 解: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 A 合 理; B、微量元素摄入少了会得病,摄入多了也会得病,所以要合理摄 入微量元素,不能 过多摄入,故 B 不合理; C、废旧报纸、废弃铝制品易拉罐和塑料饮料瓶都属于可回收
13、垃圾,能做为制取纸张、 金属、塑料的原料,故 C 合理; D、 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 90g 水的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9.8%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质量分数的计算 方法,了解常见的回收垃圾种类 9( 2012连云港)现有 X、 Y、 Z 三种金属,已知: X 和稀硫酸不反应; Z+HSO4(稀) =ZSO4+H2; X+2YNO3=2Y+X( NO3) 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X Y Z B Z X Y C Y Z X D Z Y X 考点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
14、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来解答此题: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边的金属会 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排在前边的金属能 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 X 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 X 在 H 后; 来源 :学科网 Z 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 Z 在氢前; X 能 置换出 Y,说明 X 在 Y 前; 综合归纳可得 Z X Y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 B 是正确的 故选 B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 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
15、识和技能, 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 ,按照题 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0( 2012连云港)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6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 6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 CO2和 H2O 该物质一定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A A B B C C D D 考点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A、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能
16、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酸碱盐的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根据在原子中黑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 B、某些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例如氯化钠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C、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6,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 6,故选项正确; D、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 CO2和 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 有 C、 H 元素,可能含有 O 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
17、出正确的判断 11( 2012连云港)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向 H2SO4和 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C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考点 : 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等质 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氢气比铁要多;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 B、氢氧化钠与两者都能反应的情况下,在 有硫酸的情况下反应生
18、成的沉淀物氢氧化 镁不会出现; C、加水稀释水为中性,碱性减弱 PH 值减小,无限制接进 7 但不能等于或小于 7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 解答: 解: 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 等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氢气比铁要多;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而图象中 铁反应速度快;故错 B、氢氧化钠与两者都能反应的情况下因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氢氧化镁溶解于酸,故开 始时应无沉淀物生成;故错 C、加水稀释水为中性,碱性减弱 PH 值减小,无限制接进 7 但不能等于 或小于 7, 而图象小于 7;故错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应
19、是水平线;故对 故选 D 点评: 此题涉及知识面广,与图象结合理解题意,增加思维空间,题的难度较大,因而能考 查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程度 12( 2012连云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 B、 C 为气体,且 B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 D、 F 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 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 2: 1 和 1: 1; E 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 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E 转变为 B 一定是置换反应 B A 不一定是含 CO32 或 HCO3 的盐 C D、 F 中相同元
20、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除去 B 中混有的少量 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NaOH溶液的洗气瓶 考点 : 物质的鉴别、推断。 分析: 根据题干中关于物质的叙述找到一些特征 物质,并判断物质的情况,据常温下 B、 C 为气体,且 B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可推知 B 是二氧化碳, D、 F 均 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 2: 1 和 1: 1, 可推知 D 是 H2O, F 是 H2O2, E 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可推知 E 是 CuO,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据常温下 B、 C 为气体,且 B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中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