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654-2013 稻水象甲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pdf
《DB51 T 1654-2013 稻水象甲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654-2013 稻水象甲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 XXXXX2013 稻水象甲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报批稿) 2013 - XX - XX 发布 2013 - XX - XX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XXXXX201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 . . 1 4 原理 . . 1 5 仪器及用具 . . 1 6 试剂及溶液配制 . . 2 7 虫情监测 . . 2 8 室内检查鉴定 . . 3 9 结果整理与判定 . . 4 10 样品保存及处理 . . 4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稻水象甲形态特征 .
2、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稻水象甲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为害症状和传播途径 . 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稻水象甲田间成虫调查记录表 . 8 附录 D(资料 性附录) 稻水象甲灯诱逐日记录表 .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稻水象甲越冬成虫调查记录表 . 10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寄主产品带虫量调查记录表 . 11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稻水象甲田间幼虫和蛹调查记录表 . 12 DB51/ XXXXX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泸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内江市东兴区农业局植保植 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迪金、蒋辉、刘
3、可、吴志平、余坚志、邓德军、张萍、黄玲、袁曦。 DB51/ XXXXX2013 1 稻水象甲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的监测和鉴定。 本标准适用于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SN/T 1482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监测 Monitoring
4、证实植物检疫状况的官方持续过程。 是一种早期发现稻水象甲入侵定居和已发生区提供防控依据的 有效方法。 3.2 调运物 Consignment 从疫情发生区调入的稻水象甲寄主植物及其产品,包括稻草、稻谷、稻种、稻秧、稻壳和其它寄主 植物以及用寄主植物秸秆、糠壳等作成的包装物、填充物、铺垫物等。 3.3 孤雌生殖 Parthenogenesis 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 原理 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见附件 A)、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为害症状及传播途径(见附录 B), 是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5 仪器及用具 DB51/ XXXXX2013 2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干燥箱、放大镜
5、、捕虫网、白瓷盘、网筛、镊子、诱虫灯 、 指形管、 解剖针、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架、塑料布。 6 试剂及溶液配制 除非另有说明,在检验中仅使用确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6.1 乙醇溶液(75%)量取 25 mL 水加入 75 mL 无水乙醇( C2H6O)中。 6.2 保存液 量取 25 mL 水加入 75 mL 无水乙醇( C2H6O)中,再加入 1 mL 丙三醇( C3H8O3)混匀备用。 7 虫情监测 7.1 监测范围及重点 7.1.1 监测范围 在未发生疫情区,主要监测稻水象甲是否侵入,以水稻种植区为监测范围;在疫情发生区,主要监 测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以
6、疫情发生区为监测范围。 7.1.2 监测重点 在未发生疫情区,以疫情发生区毗邻的稻田,途经疫情发生区的铁路、公路沿线及货场周边地区农 田,厂矿、企业等周边农田等场所为重点场所,以从疫情发生区调入农产品、货物的包装物,及以禾本 科植物为主的稻水象甲寄主植物为重点;在疫情发生区,以秧田、本田为重点场所,以秧田、本田及其 周边的秧苗、稻株和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杂草为重点。 7.2 成虫监测 7.2.1 为害状识别 3 月中下旬至 7 月底,每 7 天调查一次,在稻田及周围的林带、田埂、沟渠、路旁杂草嫩叶上查找 是否有成虫留下的取食斑,重点检查水稻、看麦娘、白茅、芦苇、狗尾草、稗草等稻水象甲嗜食植物幼
7、嫩叶片(参见附录 B) 。发现可疑症状时,在受害植株及邻近寄主植株上仔细查找成虫。若发现疑似成 虫,可直接捕捉或采用 7.2.2 或 7.2.3 收集成虫。并将调查结果记入稻水象甲田间成虫调查记录表 (附 表 C) 。 7.2.2 田间盘拍 在发现为害症状时,于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将稻田或越冬场所的寄主植物按压在白磁盘上进 行拍打,收集疑似成虫进行室内鉴定并计数。 7.2.3 田间网捕 在发现为害症状时,于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用 14目 16目直径约 35 cm、网深 50 cm左右的尼 龙纱捕虫网在稻田或在越冬场所寄主植物上进行网扫。收集疑似成虫进行室内鉴定。 7.2.4 灯光诱
8、集 DB51/ XXXXX2013 3 3月中下旬至 8月底,在监测范围内,每隔 2000 m设置一盏诱虫灯,灯高距离地面 1.5 m,每天日落 前 2 小时开启,次日日出前关闭。 4月 7月,在疫情发生区每天早上查看灯下有无成虫或统计诱捕成虫 的数量,其余时间每 7天查看一次;在未发生疫情区每 7天查看一次。调查结果记入稻水象甲灯诱逐日 记录表(附表 D)。 7.2.5 土壤过筛 在疫情发生区,水稻播种一周后,选择上年危害相对严重、不同区域田块的田埂或其周边 30 米内 果园、 蔬菜地、 竹林等处选择 5 个点, 每个点取 3 个样进行调查。 每个样按 400 cm 2 2500cm 2 ,
9、 深度 5 cm 取样。将样点土、植物残枝落叶、根等先过 5 目(孔径 4 mm)筛,取筛下物再过 8 目(孔径 2.36 mm) 筛后,在筛上物中拣出成虫计数、装瓶,然后带回室内,将成虫倒在磁盘上缓慢加热,将有生命迹象的 成虫逐一拣出,并计数为活成虫。调查结果记入稻水象甲成虫越冬调查记录表(附表 E)。 7.2.6 调运物检查 按 GB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5.2进行抽样, 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记入 寄 主产品带虫量调查记录表(附表 F)。 7.2.6.1 稻谷检查 将样品稻谷(种)放入白瓷盘中,检查是否有疑似成虫。 7.2.6.2 稻草及其制品检查 将待检物在塑
10、料布上抖动,仔细检查是否有疑似成虫坠落其上。 7.3 幼虫和蛹的监测 5月 6月,疫情发生区每 7天进行一次监测,未发生疫情区进行一次监测。在田间发现有幼虫为害 状(参见附录 B)的可疑植株,抽取可疑植株及邻近植株 2丛 3丛,用手护住带泥完整根系,拔出水稻 植株放入样品袋内,将样品编号并注明采集时间和地点,带回室内按 8.1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入 稻水象甲田间幼虫和蛹调查记录表(附表 G)。 8 室内检查鉴定 8.1 幼虫和蛹的检查 将抽取的可疑植株每丛分 1/ 2丛,连带泥根系放入 60目尼龙网筛内,用水淘洗根系,将泥土洗入筛 内,检查根系上是否附有土茧或幼虫;同时冲洗筛中泥土,把网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1654-2013 稻水象甲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1654 2013 稻水象甲 监测 鉴定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