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24答案.doc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24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相关知识24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城市规划相关知识24答案模拟 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S78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标准)第3.1.3条规定的“日照标准”“住宅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第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室内外高差:当建筑有进车道时,高差一般为0.15m;无进车道时,室内外高差为0.450.6m,室内地坪比室外地坪高可以在0.3 0.9m内变动。第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但突出部分
2、的高度和面积比例,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实施条例的规定;当建筑物处在建筑保护区、建筑控制地带和有净空要求的控制区时,上述突出部分仍应计入建筑控制高度。第4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公共建筑中的水平交通空间,布局应直接了当,防止曲折多变,与整个建筑应密切联系。不同功能性质的建筑人流活动规律不同、耐火等级不同等都会影响过道长度。一般来说,总长度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人的空间感受,防火疏散的效率决定于最远房间门到安全出入口的距离。第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自动扶梯转向布置,可以使空间紧凑,使用方便;跃层布置可以提高自动扶梯的提升速度。第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应试者对场地设计中所经常涉及的
3、气象因素资料有比较全面理解与掌握,比如场地设计所需的气温资料一般有:常年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以及历年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对建筑物的选址、布局、竖向设计、排水防洪设计以及管线布置、项目施工将有直接影响,一般需要平均年降雨量、暴雨持续时间、最大降雨量、初雪、终雪日期、积雪最大厚度、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等。第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地形图上经常不绘制指北针,但可以通过坐标图识读,坐标网一般以纵轴为轴,表示南北方向坐标,其值大的一端为北;横轴为Y轴,表示东西方向坐标,其值大的一端为东向。第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城市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要考虑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坡度,减少
4、土石方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有利于排水。第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以人的视觉感受为依据,外部空间可以划分为开敞空间、 围合空间和封闭空间。当人的视线与外部空间的界面构成18以下夹角时,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的, 围合较弱,这种空间为开敞空间。 当人的视线与外部空间界面构成45以上夹角时,人有一种封闭感,界面对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压抑感,这种空间为封闭空间。 当人的视线与外部空间界面构成夹角在1845时,空间有围合感,但又不会对人形成压抑感,这种空间为围合空间。第10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项目建议书阶段所做的只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总体设想,这个阶段的分析、测算,对数据精度要求较粗,内容
5、相对简单,在没有条件时可参考同类项目的有关数据进行测算,误差应控制在20%以内;可行性研究是在立项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证,投资估算误差应控制在10%以内。第1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多层内框架砖混结构的建筑纵向窗间墙的宽度不应小于1.5m。第1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材料内部所包含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一般来说,材料的含水率值总是小于其吸水率值。第1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建筑的自然环境应当充分加以尊
6、重,可以将有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加以利用,但不拘泥对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都保护;中国传统的“风水”术是我国传统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的瑰宝,但在当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可以在满足现代功能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传统“风水”思想;对于现代大型公共建筑来说,外部空间的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是同样重要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将其综合考虑。第1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拄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
7、,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第1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此题用排除法,巴黎万神庙为罗马复兴,柏林宫廷剧院为希腊复兴,美国国会大厦为罗马复兴。所以答案为C。第16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人行横遭的宽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过街人流的数量,及行人过街时信号放行时间,一般情况下它应比路段人行道宽度要宽,规范规定最小宽度为4m,经验宽度为410m。第17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地等组成。在受到地形限制或有特殊情况时,不一定要对称等宽布置。如山地城市通常将上下行道路布置在
8、不同的断面上,故可以排除选项中的A、D项;在道路转弯处, 当条件不允许设置平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以将道路外侧抬高,便道路横坡呈单向内侧倾斜,称为超高,故可以排除选项C。第1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环道的车速比路段设计行车速度要缓慢,一般为路段速度的一半。第1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电力线距建筑至少1.2m,电讯与电力线之间至少1.5m,电讯线与给水管至少 1.5m,给水管半径户0.3m,以上三种管线需要最少宽度即1.2+1.5+1.5+0.3=4.5m,加上绿化和路灯等最小占地1.5m,人行道宽度共需要6.0m左右。第20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中的B项应把斜角交叉改善为正交交叉。第
9、2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中的A选项说的是平行停车方式的特点,但选项中并未说明是哪种停车方式的停车特点。选项中的B选项恰恰说反了。速项中的c选项说的是垂直停车方式的特点,而非斜停放方式的停车特点,故只有D选项才是正确的。第2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人行道一般采用直线式横坡,向缘石方向倾斜,将雨水排入车行道两缘石边的排水管道,以避免影响行人行走。人行道一般要高出车道1020cm,通常采用直线式横坡形式。第2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为了提高行车干衡性,竖曲线最小半径都趋向增大。凸形、凹形竖曲线对于不同等级道路的最小半径分别是:快速交通干道为10000
10、m,2.500m;主要干道、一般交通干道为25004000m,8001000m;区级千道为5001500m,500600m;支路为500m。第2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斜楼板式停车库,停车楼板呈缓慢倾斜状布置,利用通道的倾斜作为楼层转换的坡道,因而无需再设置专用的坡道,所以用地最为节省,单位停车位占用面积最少。第2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确定主、次道路范围的地块的排水走向是分区规划阶段的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内容。第2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8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城市电源由城市发电厂直接提供,或有外地发电厂经高压长途输送至变电所,接入城市电网。 变电所除变换电压外,还起到集中
11、电力和分配电力的作用,并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城市电源通常分为城市发电厂和区域变电所两种基本类型。第2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选扯要点中的第项和第项是区域变电站的选址要点。区域变电站选址应注意: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地势高而平坦,交通运输方便,设在污染的上风侧,不占或少占农田。其中110500kV的变电所所址宜在百年一遏的高水位上,35kV变电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的高水位处。第3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速项中的D项易发生短路事故。 高压线路规划应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线路应短捷,既可减少投资又可节约贵重的有色金属; (2)保证居民及建筑物的安全,有足够走廊宽度; (3)不宜穿
12、过城市中心地区和人口密集地区; (4)考虑与其他工程管线的关系; (5)避免从洪淹区经过; (6)尽量减少线路转弯次数; (7)远离空气污浊的地区。第3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估算分区燃气的用气量是城市燃气工程系统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燃气工程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包括:计算燃气用量;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燃气管网管径;进行造价估算。第3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由于我国居民炊事用气在春节期间大大增加,使2月份的居民用气量一般高于其他月份。第3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速项B属于供热管用竖向布置要求。管网布置要求:主干管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
13、荷集中的地区,供热管道通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在人行道下面,避开主要交通道路和繁华的街道。地沟管线敷设深度最好浅一些,地面到沟盖顶面不少于0.51.0m;热力管道埋设在绿化地带时,埋深应大于0.3m;与其他管线设施相交时,应在不同水平面上互相通过;地下敷设时,沟底的标高应高于近30年来最高地下水位0.2m。热力管道与电缆之间最小净距应为0.5m,第34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用户密度,以合理安排局所数日是研究城市电话局所分区的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第35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武汉长江防洪堤就属于选项中的A项这种情况。对于洪水的防治,应从流域的治理入手。对于河流洪水防治有“上蓄水、中固堤
14、、下利泄”的原则。第36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按所在地区受影响和受破坏的程度进行分级,称为地震的烈度。分为1 2个等级,通常以6度地震烈度作为城市设防的分界。震级: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震级在5级时,就可能速成破坏。第3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人员掩体应以就地分散掩蔽为原则。城市防空系统工程规划原则:提高防空工程的数量与质量;突出防空工程的防护重点;以就近分散掩蔽代替集中掩蔽;加强防空工事间的连通;综合利用城市地下设施。第3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源于经济活动的聚集效益, 即生产力和各项物质要素在空间上高度聚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自的外部经济效果,这种外部
15、影响在个别经济部门和企业的自身收益或成本中是反映不出来的。第3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对于土地市场来说,土地的需求者在决定土地的配置和价格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如果不考虑政府干预,土地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决定了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土地使用的形态模式。第4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国际上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通常是通过工业化的测度来评价经济的总体发展程度。其中主要的理论有霍夫曼定理、工业发展阶段论、产业成长阶段论、产业结构演进论和罗斯托的“起飞论”。第4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外部性经济效果可分为正效果和负效果。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源自经济活动的聚集效益,即生产力
16、和各项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自的外部经济效果。外部效果问题也就是项目经济的“外部性”,即为了自身目标而努力的人和部门,在努力的过程中或由于努力的结果而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或给他人或其他部门带来麻烦和损害的现象。这种正的或负的效果一般不会计入前者的费用或效益,因此这种结果是外部性经济问题。 外部性经济的正效果是城市产生、扩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城市中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城市地域向中心递增,而在城市外围则逐渐减弱,这种空间上的序列变化体现为城市土地的级差效益。第4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规费收入是城市各项公用设施使用费、土地使用费、管理费、事业费、资金占用费、租
17、赁费以及罚没收入的总和。这部分收入虽然占城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大,但它体现了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 财政政策就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是政府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来影响经济生活的一种手段,政府的财政政策主要有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等等。 财政的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归纳为分配、调节、监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还具有三大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增长。城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规费收入、债务收入。城市财政支出:市政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事务支出、生产支出、生活支出、管理支出。第4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需求指向理论是指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
18、采自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城市基础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带动非基础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供给基础理论认为,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第4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政府干预土地市场的目的在于修正市场的失败,避免因土地市场行为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公共利益或带来消极的外部效应,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遏制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和由于市场投机性带来的土地配置失误。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第4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第46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首位度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即一国最大的城市与第二位城
19、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首位城市和首位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后,原先的特定含义被淡化了,有人把国家或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统称为首位城市。第47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是传染扩散,它是渐进、连续的过程;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就建成区的向外扩张而言,是扩张型扩散;而就人口的重新分布而言,具有重新区位型扩散的特点。移民过程是重新区位扩散的典型例子。某些新思想、新技术逐级向下扩散,是等级扩散。第4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普劳克斯的观点,生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所谓发动型工业就是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 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于
20、1950年提出,后被逐步发展。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核。生长核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第49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20世纪60年代,英国地理学家科恩从城市开发的复杂性和有序性的角度,探讨了城市边缘区问题,提出了周期性因素对城市前景的影响,并认为边缘区并非逐步向前推进,而是存在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而这种变化周期则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科恩把这种周期性的增长结构与树木年轮作比拟,以说明城市边缘区形态的动态变化
21、过程。第50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大城市行政区划的空间结构模式有三种类型,即同心圆、放射状和组合型。所谓同心圃是指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外形成两个层次的圈层结构:核心圈区为内环线之内的中心城区;中圈层为内外环线之间的边缘城区;外围区为外环线以外的郊区和县。放射状是指以同心圆为基础,以交通轴线为主干形成具有放射状特点,并与中心圈层政区紧密联系的城区区划结构,从而打破外圈层单一同心圆状态结构,形成区与县相间的区划形态。第5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是传染扩散,它是渐进、连续的过程;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就建成区的向外扩张而言,是扩张型扩散;而就人口的重新分布而言,具有重新区位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相关 知识 24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