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1 (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1 (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1 (1)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1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分数:2.00)A.DICB.发热C.休克D.食物中毒E.白细胞反应2.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3.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分数:2.00)A.都是革兰阳性菌产生的B.受甲醛作用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稳定性好,耐热4.细菌不侵入血流,只有毒素侵入
2、血流引起全身症状为(分数:2.00)A.败血症B.毒血症C.菌血症D.脓毒血症E.病毒血症5.下列病毒哪种易导致潜伏感染(分数:2.00)A.出血热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流感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6.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是(分数:2.00)A.细菌素B.抗生素C.抗毒素D.干扰素E.类毒素7.病毒中和抗体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直接杀伤病毒B.抑制病毒释放C.抑制病毒复制D.抑制病毒脱壳E.阻止病毒吸附8.可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分数:2.00)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流感病毒D.乙脑病毒E.甲肝病毒9.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
3、.直接灭活病毒B.抑制病毒的释放C.诱导邻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D.阻碍病毒穿入易感细胞E.与病毒结合消除病毒的感染性10.病毒复制周期中的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分数:2.00)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E.成熟与释放11.某女青年因咳嗽发热就诊。拍胸片发现右肺有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大于 2.0cm,试问该患者可能是(分数:2.00)A.机体对结核无免疫能力B.结核病恢复期C.结核病活动期D.注射过卡介苗E.结核病早期12.缺陷病毒本质上是指(分数:2.00)A.包膜子粒缺陷B.包膜缺陷C.衣壳缺陷D.复制酶缺陷E.基因组缺陷13.下列哪项不属于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4、(分数:2.00)A.杀细胞感染B.病毒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C.形成包涵体D.产生超敏反应E.细胞融合14.病毒特有的感染类型是(分数:2.00)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急性感染D.慢性感染E.以基因形式潜伏性感染15.病毒的刺突是(分数:2.00)A.衣壳蛋白B.核酸上的结构C.获得的宿主细胞膜D.获得的宿主细胞核膜E.包膜上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16.产生 干扰素的细胞是(分数:2.00)A.淋巴细胞B.肥大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成纤维细胞E.中性粒细胞17.干扰索抗病毒的特点是(分数:2.00)A.作用于受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B.阻止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C.抑制病毒体成熟
5、释放D.增强机体体液免疫E.直接灭活病毒18.中和抗体抗病毒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分数:2.00)A.吸附宿主细胞B.基因表达C.脱壳和穿入D.生物合成E.释放19.28 岁女性,从前天起左眼充血,有分泌物和流泪。今晨右眼边出现同样症状。体检发现结膜充血,但无出血,角膜有病变。耳前淋巴结肿胀且有压痛,诊断为急性角膜结膜炎。下列哪种微生物最易引起本病(分数:2.00)A.肠道病毒 70 型B.腺病毒C.沙眼衣原体D.麻疹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型20.下列哪项不是病毒核衣壳的性质(分数:2.00)A.抗原性B.参与病毒感染C.保护核酸D.参与病毒的吸附和穿入E.以上均不是21.下述哪一特性是病毒
6、特有的(分数:2.00)A.专性细胞内寄生B.具有滤过性C.无细胞壁结构D.二分裂方式E.只含一种类型核酸22.引起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分数:2.00)A.志贺菌B.埃可病毒C.轮状病毒D.大肠埃希菌E.新型肠道病毒23.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的鉴别依据是(分数:2.00)A.病毒血凝试验B.能否吸附于易感细胞表面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D.对干扰素的敏感性E.对氧化剂的敏感性24.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分数:2.00)A.注射类毒素B.注射抗毒素C.注射细胞因子D.注射胎盘球蛋白E.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25.关于病毒复制,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只在活细胞内进
7、行B.从宿主细胞获得能量C.病毒蛋白抑制宿主的 DNA 合成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场所合成病毒蛋白质E.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26.病毒标本运送要求为(分数:2.00)A.常温下运送B.低温快速运送C.任何温度下快速运送D.加防腐剂运送E.以上均可27.某患者,有输血史,近日体检发现血液 HCV-RNA(+)和抗 HCV-IgM(+),最积极有效的处置方法是(分数:2.00)A.卧床休息B.注射抗生素C.注射丙种球蛋白D.注射干扰素E.接种疫苗 942628.以下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大多数病毒呈噬菌体样的蝌蚪状B.流感病毒呈 20 面体立体对称形C.所有 20 面体病毒
8、的壳粒排列均相同D.不含有包膜的病毒为裸露病毒E.裸露病毒对干、热、酸和脂溶剂均不敏感29.关于病毒的增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隐蔽期时,用血清学方法可在宿主细胞内查到病毒颗粒,而用电镜法却查不到B.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分为非特异性的和特异性的两个阶段C.生物合成期就是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低分子物质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的时期D.一种细胞对 A 病毒是非容纳细胞,对 B 病毒就可能是容纳细胞E.灭活病毒有可能干扰活病毒的增殖30.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B.与生具有,人皆有之C.发挥作用快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
9、理功能密切相关E.针对性强3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分数:2.00)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E.刺突3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分数:2.00)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包括核衣壳结构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3.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分数:2.00)A.核酸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刺突34.病毒复制的方式是(分数:2.00)A.二分裂B.原体、始体C.孢子、菌丝D.自我复制E.有丝分裂35.下列属于细胞因子作用特点的是(分数:2.00)A.非特异性B.多效性C.重叠性D.高效性E.以上全部都是36.病毒的遗传信息从
10、RNA 转移到 DNA 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转导作用B.逆转录C.转化作用D.翻译E.重组37.缺陷病毒本质指的是(分数:2.00)A.包膜表面刺突缺损B.衣壳缺损C.基因组缺损D.病毒酶有缺损E.复制周期不完整38.HBV 感染恢复的标志是(分数:2.00)A.HBsAg 阳性B.抗-HBs 阳性C.HBcAg 阳性D.HBeAg 阳性E.抗-Hbe 阳性39.中和抗体抗病毒的机制是(分数:2.00)A.直接杀伤病毒B.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C.阻止病毒脱壳D.阻止病毒核酸转录E.阻止病毒核酸复制40.干扰素主要作用于病毒的(分数:2.00)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E.以
11、上都不是二、B 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0) A.抗菌谱 B.抗生素 C.抗菌药 D.杀菌药 E.抑菌药(分数:10.00)(1).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物质(分数:2.00)A.B.C.D.E.(2).对病原菌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分数:2.00)A.B.C.D.E.(3).对病原菌能抑制且杀灭的药物(分数:2.00)A.B.C.D.E.(4).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分数:2.00)A.B.C.D.E.(5).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分数:2.00)A.B.C.D.E. A.氨苄西林 B.苯唑西林 C.羧苄西林 D.青霉素 E.苄星青霉素(分数
12、:10.00)(1).伤寒杆菌感染(分数:2.00)A.B.C.D.E.(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数:2.00)A.B.C.D.E.(3).肺炎球菌感染(分数:2.00)A.B.C.D.E.(4).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数:2.00)A.B.C.D.E.(5).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分数:2.00)A.B.C.D.E.初级药士基础知识-21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分数:2.00)A.DICB.发热C.休克D.食物中毒 E.白细胞反应解析:解析 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弱,大
13、致相同,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2.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解析:解析 外毒素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可中和外毒素,用作治疗。3.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分数:2.00)A.都是革兰阳性菌产生的B.受甲醛作用可制备成类毒素 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稳定性好,耐热解析:解析 将细菌外毒素用 0.3%0.4%甲醛处理脱去其毒性,保存其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4.细菌不侵
14、入血流,只有毒素侵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为(分数:2.00)A.败血症B.毒血症 C.菌血症D.脓毒血症E.病毒血症解析:解析 毒血症(toxaemia)是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细弱或休克。5.下列病毒哪种易导致潜伏感染(分数:2.00)A.出血热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流感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解析:解析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毒。该疾病传播广泛,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6.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是(分数:2.00)A.细菌素
15、B.抗生素C.抗毒素D.干扰素 E.类毒素解析:解析 干扰素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阻断转录和翻译、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7.病毒中和抗体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直接杀伤病毒B.抑制病毒释放C.抑制病毒复制D.抑制病毒脱壳E.阻止病毒吸附 解析:解析 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中和病毒毒力。8.可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分数:2.00)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D.乙脑病毒E.甲肝病毒解析:解析 风疹病毒感染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能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9.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的主要机制
16、是(分数:2.00)A.直接灭活病毒B.抑制病毒的释放C.诱导邻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D.阻碍病毒穿入易感细胞E.与病毒结合消除病毒的感染性解析:解析 干扰素只能抑制病毒复制而不能直接灭活病毒。其作用机制为:与敏感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触发信号传递等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激活细胞内基因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10.病毒复制周期中的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分数:2.00)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 E.成熟与释放解析:解析 病毒复制周期中的隐蔽期是指生物合成阶段。生物合成阶段并无完整病毒可见,也不能用血清学检测出病毒的抗原,因此称为隐蔽期。11.某女青年因咳嗽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初级 基础知识 2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