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五)-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五)-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五)-1及答案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五)-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15,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 型题/B(总题数:4,分数:100.00)某队列研究对 500 名男性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史及随后发生癌症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分数:4.00)(1).根据上述资料,相对危险度是 A.4.89 B.10.52 C.7.33 D.5.75 E.0.13(分数:2.00)A.B.C.D.E.(2).该人群中,除外其他因素的作用而仅由接触化学物引起的癌症比例是多少 A.82.6% B.27.5% C.20.6% D.15.0% E.19.0%(分数:2.00)A.B.C.D.E.对某地交通警
2、察和户籍警察的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分数:4.00)(1).交通警察的 SMR 为 A.1.27 B.3.5 C.1.4 D.0.79 E.1.08(分数:2.00)A.B.C.D.E.(2).户籍警察的 SMR 为 A.0.2 B.0.18 C.0.44 D.2 E.0.5(分数:2.00)A.B.C.D.E.某流行病学研究选择了 1000 名因素 A 的暴露者和 2000 名非暴露者,随访 10 年。在随访期间,1000 暴露者中发生 X 疾病 100 例,在 2000 名非暴露者中发生 X 疾病 100 例(分数:4.00)(1).估计疾病 X 与因素 A 暴露史联系
3、的相对危险度为 A.1.0 B.1.5 C.2.0 D.3.0 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分数:2.00)A.B.C.D.E.(2).估计 10 年中疾病 X 与因素 A 暴露史联系的特异危险度为 A.0 B.25 C.100 D.50 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分数:2.00)A.B.C.D.E.某研究者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得到吸烟者的发病率为 48.33/10 万人年,而非吸烟者的发病率为 4.49/10 万人年(分数:88.15)(1).该研究所得的 RR 值为 A.10.80 B.0.10 C.43.84 D.0.91 E.无法计算(分数:2.05)A.B.C.D.E.(2).
4、该研究所得的 AR 值为 A.10.80 B.0.10 C.43.84 D.0.91 E.无法计算(分数:2.05)A.B.C.D.E.(3).流行病学实验的定义是 A.将人群按暴露情况分为两组,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研究方法 B.将人群按疾病有无分为两组,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 C.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的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 D.利用已有资料或对特征调查的资料,按不
5、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的研究方法 E.以上均不是(分数:2.05)A.B.C.D.E.(4).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不包括 A.是实验的方法而非观察法 B.设立对照组 C.运用盲法 D.运用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 E.有干预措施(分数:2.05)A.B.C.D.E.(5).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不包括 A.研究对象从实验中受益 B.已知实验对其有害的人群不能作为实验对象 C.选择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D.选择预期发病率低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E.选择依从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数:2.05)A.B.C.D.E.(6).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
6、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现况调查 D.动物实验 E.实验性研究(分数:2.05)A.B.C.D.E.(7).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描述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实验性研究中 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是自然存在的 B.由实验者决定哪个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个组作对照 C.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D.该研究是回顾性的 E.该研究需设立对照组(分数:2.05)A.B.C.D.E.(8).流行病学实验估计样本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A.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大小 B.疾病在人群中的相对危险度 C.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数值差异的大小 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E.是单侧还
7、是双侧检验(分数:2.05)A.B.C.D.E.(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干预试验 B.治疗试验 C.预防试验 D.社区试验 E.观察试验(分数:2.05)A.B.C.D.E.(10).社区试验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可检验病因假设 B.检验预防措施的效果 C.了解其他社区对使用该预防措施的意见 D.了解预防措施的不良反应 E.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数:2.05)A.B.C.D.E.(11).双盲法的具体内容是 A.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了解自己所属组别 B.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不了解自己所属组别 C.研究对象不了解自己所属组别,观察者也不知道研究对象所属组别 D.研究对象及观察者均
8、了解研究对象所属组别 E.以上均不是(分数:2.05)A.B.C.D.E.(12).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指 A.研究对象不知分组情况 B.观察者不知分组情况 C.研究控制人员不知分组情况 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和/或研究控制人员不知分组情况 E.研究对象均是盲人(分数:2.05)A.B.C.D.E.(13).观察某种手术方式的愈后效果,需采用 A.单盲法 B.双盲法 C.三盲法 D.开放试验 E.互相观察(分数:2.05)A.B.C.D.E.(14).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采用双盲法不可减少 A.信息偏倚 B.混杂偏倚 C.选择偏倚 D.回忆偏倚 E.测量偏倚(分数:2.05)A.B.C.D.E.(
9、15).实验性研究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故须慎重考虑 A.研究对象的职业 B.研究对象的性别 C.研究对象的样本量 D.医德问题 E.研究工作的持续时间(分数:2.05)A.B.C.D.E.(1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最大不同是 A.样本量不同 B.观察指标不同 C.干预措施不同 D.实验终点不同 E.观察对象的构成不同(分数:2.05)A.B.C.D.E.(17).临床试验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目的是 A.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实验组 B.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对照组 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相等 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E.去除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
10、和对照组的干扰(分数:2.05)A.B.C.D.E.(18).在临床试验中,不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是 A.能从试验中受益的人 B.具备某病特征的老年人和孕妇 C.依从性好的人 D.某种欲研究疾病的患者 E.住院患者(分数:2.05)A.B.C.D.E.(19).流行病学实验的终点事件是指 A.研究对象痊愈 B.研究对象死亡 C.研究对象退出 D.研究对象失访 E.已患疾病痊愈、致残或死于所研究的疾病(分数:2.05)A.B.C.D.E.(20).在临床试验中,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采取一些措施,其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治疗措施是有效的 B.治疗措施是患者可接受的 C.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毒副
11、作用应及时终止试验,采取应急措施 D.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 E.以上各项均不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分数:2.05)A.B.C.D.E.(21).评价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有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有效率 D.失访率 E.病死率(分数:2.05)A.B.C.D.E.(22).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目的不包括 A.判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B.查明某地区、某人群某病的感染状况 C.探讨血清中某种成分与某病的可能联系 D.评价某种疫苗的免疫效果 E.检测人群机体内生化指标、营养成分或遗传标记(分数:2.05)A.B.C.D.E.(2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偏倚控制不包括 A.为减少不依从性,干预措施应简便易
12、行 B.为减少不依从性,应对受试者讲明研究的意义 C.为减少不依从性,应多选择新发病例 D.为减少不依从性,试验期限不宜过长 E.为减少不依从性,应对受试者说明预期结果(分数:2.05)A.B.C.D.E.(24).下列哪一项属于一级预防的内容 A.普查 B.筛检 C.产前检查 D.用特效药物治疗疾病 E.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分数:2.05)A.B.C.D.E.(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二级预防的内容 A.普查 B.筛检 C.定期健康检查 D.遗传咨询 E.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分数:2.05)A.B.C.D.E.(26).下列哪一项属于三级预防的内容 A.普查 B.筛检 C.产前检查 D.康
13、复治疗 E.遗传咨询(分数:2.05)A.B.C.D.E.(27).聋儿语言康复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定期健康检查 E.筛检(分数:2.05)A.B.C.D.E.(28).疾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A.自我保健 B.健康教育 C.环境保护和监测 D.特殊保护 E.A+B+C+D(分数:2.05)A.B.C.D.E.(29).下列哪一个措施不属于三级预防 A.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矫治 B.白内障手术复明 C.聋儿语言康复 D.抑郁症患者心理康复 E.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而终止妊娠(分数:2.05)A.B.C.D.E.(30).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A.预防和控制疾
14、病 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C.确定致病因素 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某疾病的流行状况 E.以上均是(分数:2.05)A.B.C.D.E.(31).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不包括 A.所有个人和家庭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B.2000 年不再有人生病或病残 C.所有的社会成员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 D.人们在工作、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 E.人们运用更有效的办法预防疾病(分数:2.05)A.B.C.D.E.(32).传染源是指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 E.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分数:2.0
15、5)A.B.C.D.E.(33).传染源包括 A.传染病患者 B.受感染的动物 C.病源携带者 D.以上都不是 E.A+B+C(分数:2.05)A.B.C.D.E.(34).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 E.传染区(分数:2.05)A.B.C.D.E.(35).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及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宿主 E.A+B+C(分数:2.05)A.B.C.D.E.(36).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传染源 A.临床症状期患者 B.恢复期患者 C.潜伏期患者 D.受感染的动物 E.受污染的食
16、物(分数:2.05)A.B.C.D.E.(37).导致人群易感性增加的因素主要有 A.新生儿增加 B.预防接种 C.易感人口迁出 D.隐性感染 E.传染病流行(分数:2.05)A.B.C.D.E.(38).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A.经水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土壤传播 E.经空气传播(分数:2.05)A.B.C.D.E.(39).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经空气 B.经污染物 C.共同媒介传播 D.媒介昆虫传播 E.经手(分数:2.05)A.B.C.D.E.(40).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A.患者、传播途径、易感者 B.宿主、传播途径、体弱者
17、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肌体、自然环境(分数:2.05)A.B.C.D.E.(41).病源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不取决于 A.是潜伏期、恢复期还是健康携带者 B.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 C.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D.携带的疾病类型 E.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持续时间(分数:2.05)A.B.C.D.E.(42).从病原体侵入肌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称为 A.传染期 B.潜伏期 C.非传染期 D.隔离期 E.检疫期(分数:2.05)A.B.C.D.E.(43).传染病的预防包括 A.改善卫生条件和免疫预防 B.改善卫生条件、免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助理 医师 流行病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