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2011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2011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2011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研究吸烟和肺癌的关系中,年龄与性别常常与肺癌有关联,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它们是( ) 。(A)观察因素(B)研究因素(C)混杂因素(D)处理因素(E)试验因素2 以下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 )。(A)关联有无统计学显著性(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剂量一反应关系(D)关联的合理性与一致性(E)关联的时间顺序3 下列哪项是第三级预防的措施( )。(A)早期诊断(B)合理营养(C)体育锻炼(D)戒烟戒酒(E)治疗与康复4 从症状发生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为( )。(A)临床症状期(B)暴露
2、日期(C)前驱期(D)恢复期(E)传染期5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毒、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例,必须(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卫生部报告疫情(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D)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E)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6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用途( )。(A)疾病监测(B)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C)疾病自然史研究(D)针对个体的诊断与治疗(
3、E)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7 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寻找病因线索(B)早期发现患者(C)验证病因(D)确定病因(E)因果推断8 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最初纳入的研究对象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 )。(A)不会导致选择偏倚(B)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C)应从研究对象中剔除出去(D)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观察人年中(E)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疾病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9 为了调查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对 3 个区 8 个不同地段抽取 50 岁及以上的老人共 5800 人进行调查,这是什么类型的调查,该调查可计算何种指标( )。(
4、A)普查发病率(B)筛查存活率(C)抽样调查发病专率(D)普查罹患率(E)抽样调查患病率10 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C)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E)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11 已知男性蛔虫感染率高于女性,欲对比甲、乙两乡居民总的蛔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人口男多于女,最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分年龄组进行比较(B)做两乡比较的卡方检验(C)对性别标化后再对比两乡标化率(D
5、)不具可比性,不能对比(E)分性别进行比较12 以下哪种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是见不到的( )。(A)混杂偏倚(B)信息偏倚(C)失访偏倚(D)错分偏倚(E)奈曼偏倚1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匹配因素越多越好(B)匹配可以提高统计效率(C)匹配在非试验性和试验性研究设计中均可应用(D)某因素若作为匹配因素,则无法再对其进行分析(E)对某一因素进行匹配可以消除掉该因素的可能混杂作用14 随机选择 5 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种新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 3 年后发现 9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A)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 5的儿童生病(B)该疫苗预防效果好,可预防
6、 95的儿童不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D)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能下结论,因 3 年的观察时间不够15 已知某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用该试验筛检两个人群,其中甲人群的患病率为 10,乙人群为 1,下述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A)甲、乙两人群的阳性预测值相同(B)甲人群的阳性结果中假阳性的百分率比乙人群的低(C)关于筛检的可靠性,甲人群的比乙人群的高(D)关于筛检的特异度,甲人群的比乙人群的低(E)甲人群的阴性结果中假阴性的百分率比乙人群低二、名词解释16 三间分布17 暴发18 移民流行病学19 安慰剂20 生态学谬误三、填空题21 流行病学从_水平认识疾病
7、,它研究的三个层次是_、_、_。22 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与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为_。23 流行病学研究中患病率研究是指_,发病率研究是指_。24 某乡 5000 户人口,欲抽取其 110 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 1 户开始后,每隔10 户抽取 1 户,抽到的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为_。25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心理压力常常隐瞒怀孕时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组儿童的母亲,其报告就比较准确,这种情况可能带来_。26 为研究某新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对照组选用常规药
8、雷尼替丁治疗,这种对照属于_;若对照组选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种对照属于_。27 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患者的能力称为_,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患者的能力称为_。28 出生队列分析是将_规划为一组,对其随访若干年,用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中三者的作用。29 流行病学对病因的定义是:_。30 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 8 天,最长潜伏期为 22 天,平均潜伏期为 14 天,症状期为 21 天,恢复期为 30 天。该病的检疫期限应为:_。四、简答题31 简述流行病学实验的四个特征。32 简述筛检的定义,联合试验的两种方法及其各自特点。33 简述人群
9、易感性的定义,以及影响其升高和降低的主要因素。34 一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纳入病例与对照共 126 对。病例与对照两组均有暴露史者 54 对,两者均无暴露史者 8 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 58 对。 请根据所给资料回答: (1)整理四格表;(2)计算相应的效应指标; (3) 对所计算的指标进行合理的解释。 (df= 时,x2005 =384 ,x 2001 =6 63)2011 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
10、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现象叫做混杂,该外来因素叫做混杂因素。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有统计学关联并不意味着有因果关联,因果推断包括病因推断和防治效应推断。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临床症状发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2011 全国 联考 在职 公共卫生 硕士 MPH 流行病学 基础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