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2007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2007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2007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7 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某地儿童麻疹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 1000 名儿童中当月有 180 人发病,并调查得知该地儿童中有 100 人数年前曾患过麻疹,计算得罹患率为( )。(A)18(B) 9(C) 20(D)36(E)182 下列各项对疾病分布的描述,属于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是( )。(A)菌痢的发病夏秋季升高(B)流动人口中,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高于相对静止人口(C) 2007 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为 122810 万(D)慢性呼吸道疾病年龄调整死亡率性别比为 3(E)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胃癌死亡率高于美国人,低
2、于日本国内的日本人3 病例对照研究中,能得到“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的结果是( )。(A)OR1,且 P0 05(B) OR1 ,且 P0 05(C) OR1 ,且 P0 05(D)OR1,且 P0 05(E)OR1,且 P0 054 能使患病率升高的是( )。(A)病程缩短(B)病例迁出(C)治愈率提高(D)诊断水平提高(E)以上都不是5 罹患率可以表示为( ) 。(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C)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D)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6 在流
3、行病学现场调查中,考虑到节约费用和组织实施方便,较合适的抽样方法是( )。(A)系统抽样(B)单纯随机抽样(C)多级抽样(D)分层抽样(E)整群抽样7 多个筛检试验串联使用,可以( )。(A)提高灵敏度(B)提高特异度(C)降低漏诊率(D)增加误诊率(E)对评价指标没有影响8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若得出 OR 的 95可信限为 0628,且研究效能为90,说明( ) 。(A)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B)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C)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E)无法判断9 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的选择方式正确的为( )。(A)在有病患者中,选择有、无暴露因素的两组(B)在无病人群中,选择有
4、、无暴露因素的两组(C)在有病人群中,选择有暴露因素的为暴露组;在无病人群中,选择无暴露因素的为对照组(D)在无病人群中,选择有暴露因素的为暴露组;在有病人群中,选择无暴露因素的为对照组(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组人群10 流行病实验与队列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A)设立对照组(B)不立对照组(C)采用盲法(D)施加干预措施(E)前瞻陛随访11 下列不是影响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是( )。(A)干预前人群的发病率(B)显著性检验水平 (C)实验组与对照组疾病频率的差异(D)研究对象的分组数量(E)欲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估计暴露率12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随着暴露剂量增加而联系强
5、度也随之增大,表明( )。(A)存在联系的合理性(B)存在联系的强度(C)存在剂量反应关系(D)存在联系的一致性(E)时间顺序合理,先因后果13 下列不属于疫源地消灭条件的是( )。(A)病人已经离开疫源地(B)病人已经治愈,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C)对疫源地实施终末消毒(D)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未发现新病人(E)在一个最长传染期内未发现新病人14 下列不是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特点是( )。(A)季节性升高(B)多见于冬春季(C)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现周期性升高(D)人口密度与居住环境是影响空气传播的主要因素(E)除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15 破伤风的传播方式为( )。(A)
6、经水传播(B)经土壤传播(C)经空气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虫媒传播二、名词解释16 续发率17 阴性预测值18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19 标准化死亡比(SMR)20 保护率三、填空题21 疾病的时间分布包括_、_、_、_等四个方面。22 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叫作_。23 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及原居住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_与_作用的大小。24 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评价一项筛检试验_的指标。25 队列研究中,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称为_。26 流行病学实验的类型一般可分为_、_和_三类。27
7、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横断面分析和_。28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_。群体免疫水平越高,则人群易感性越_。29 生态学研究最基本的特征是以_为研究单位。30 我国 2004 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_和_三种疾病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四、简答题31 请简述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32 试述队列研究的基本设计原理。33 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34 什么是潜伏期,简述其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意义与用途。35 为了估计高胆固醇患者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进行了一项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疾病或结局为冠心病死亡,暴露为高胆固醇血症)。病例与对照年龄和性
8、别进行配对。结果如下: 请对结果指标进行计算并给出合理解释。2007 年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流行病学基础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罹患率是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发病例的衡量指标。正在患病、曾经患病或因免疫接种而不会患病的人群不应计入暴露人口。疾病不同其暴露人口也不同。例如在评价麻疹疫苗对学龄儿童的预防效果时,只能把可能患麻疹的儿童计入分母,而不能把已经具有免疫力(曾经患过麻疹或已经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计入分母。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间分布是描述疾病事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哪些人群中发生及
9、发生多少的现象。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OR 值,即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其含义与 RR 值类似,OR1 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能使患病率水平升高的因素包括: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发病率增高、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罹患率是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罹患率=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整群抽样的特点:易于组织、实施方便,可以节省人力、物力。7 【正确答案】 B【试
10、题解析】 串联:全部筛检试验结果是阳性才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特异度,但是灵敏度降低。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OR1 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OR1,保护因素。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以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属前瞻性研究。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实验流行病学的特点:属于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有干预措施。队列研究分为暴露组、非暴露组,属于前瞻性研究,但
11、无干预措施。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1)对照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p0; (2)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差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3)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4)显著性水平仅,要求假阳性错误出现的概率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 (5)效力,又称把握度 1-,效力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剂量反应关系的分析:如果某种暴露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暴露的剂量越大,其效应越大,则该种暴露作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13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2007 全国 联考 在职 公共卫生 硕士 MPH 流行病学 基础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