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环境学试题一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环境学试题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环境学试题一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环境学试题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 分钟)1.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在于(分数:1.00)A.生物数量减少B.生物遗传性状改变C.生物适应能力下降D.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减少E.物种减少以致灭绝2.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分数:1.00)A.自然环境B.生活环境C.劳动环境D.社会环境E.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1.00)A.人群B.自然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E.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4.生态系统是由(分数:1.00)A.生物群落构成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C.人类聚居而成D.人类与其它
2、生物组成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5.血铅升高属于 (分数:1.00)A.接触标志B.早期生物效应标志C.结构和功能改变标志D.疾病效应标志E.易感性标志6.低色素性贫血属于 (分数:1.00)A.接触标志B.早期生物效应标志C.结构和功能改变标志D.疾病效应标志E.易感性标志7.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作用存在易感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数:1.00)A.性别不同B.年龄不同C.生活条件的差异D.营养状况的差异E.机体的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8.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分数:1.00)A.炭粒B.香烟烟雾C.尘螨D.CO2E.CO9.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分
3、数:1.00)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D.雨雪水减少E.绿地减少10.全球气候变暖在医学上的主要危害是(分数:1.00)A.中暑病例增多B.虫媒性疾病发病率增加C.损伤人类体温调节中枢D.人类对疾病的抵抗降低E.人类寿命缩短11.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应答反应是(分数:1.00)A.由机体遗传因素决定B.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C.环境有害因素的强度过大所致D.环境有害因素持续作用时间过长所致E.机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2.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在于(分数:1.00)A.生物数量减少B.生物遗传性状改变C.生物适应能力下降D.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减
4、少E.物种减少以致灭绝1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分数:1.00)A.自然环境B.生活环境C.劳动环境D.社会环境E.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14.通常高度每升高 100m,气温下降(分数:1.00)A.0.55B.0.65C.0.75D.0.85E.1.0015.臭氧层位于(分数:1.00)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E.热层16.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氯氟烃类的污染B.燃料燃烧过程排放 SOxNOx 过多C.太阳紫外线辐射过强D.光化学烟雾污染E.宇宙环境变化17.辐射逆温是由(分数:1.00)A.外来射线产生B.地表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量小于散出
5、量产生的C.大气污染物阻挡太阳辐射产生D.地表物体的辐射产生E.反气旋产生18.空气中的阴离子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最低浓度应为(分数:1.00)A.103m3B.105m3C.107m3D.109m3E.1012m319.医学上主要用于杀菌的电磁辐射是(分数:1.00)A.微波辐射B.电离辐射C.紫外线D.可视线E.红外线20.生态系统是由(分数:1.00)A.生物群落构成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C.人类聚居而成D.人类与其它生物组成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21.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分数:1.00)A.炭粒B.香烟烟雾C.尘螨D.CO2E.CO22
6、.冬季北方平原某燃煤城市发生了一次急性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城区居民普遍出现咳嗽、胸痛以及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当时天气晴朗,风速小。当时最可能的气象条件是(分数:1.00)A.气压低、逆温B.气压高、逆温C.气旋、逆温D.反气旋、大气不稳定E.辐射逆温23.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危害是 (分数:1.00)A.加速酸雨形成B.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生长繁殖C.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D.不利于植物生长E.光敏感性皮肤病发病率增加24.与反气旋有关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气流顺时针方向旋转B.风速大C.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D.天气晴朗E.出现逆温25.属于环境中变应原的
7、物质是(分数:1.00)A.多环芳烃B.一氧化碳C.炭粒D.花粉E.香烟烟雾26.沉降性颗粒物的粒径一般为(分数:1.00)A.5m10mB.10m50mC.50m75mD.75m100mE.100m27.PM2.5 是指直径(分数:1.00)A.2.5m2.5m20 倍47.通过环境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等科学研究得到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大浓度(分数:1.00)A.大气卫生基准B.大气卫生标准C.一次最高容许浓度D.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E.大气环境质量标准48.属于环境中的二次污染物是(分数:1.00)A.镉B.汞C.铬D.光化学烟雾E.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有害气体49.将一种大气污染物的空气质
8、量标准定在“大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某些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它有害作用”这一级上。该级属 WHO 标准的(分数:1.00)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E.第五级50.任何一次短时间采样测定结果的最高容许值(分数:1.00)A.大气卫生基准B.大气卫生标准C.一次最高容许浓度D.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E.大气环境质量标准51.进行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调查时,能更确切反映空气污染物对机体实际暴露的观察指标是 E (分数:1.00)A.设点监测日平均浓度B.设点监测月平均浓度C.设点监测年平均浓度D.个体采样计算日平均浓度E.生物材料计算暴露量52.粒径10m 的大气
9、颗粒物称为(分数:1.00)A.TSPB.气溶胶C.细颗粒物D.IPE.降尘53.为了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人群健康效应进行评价,某医师列出了一些指标来反映该效应。其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分数:1.00)A.COHb、血铅B.呼出气中苯和 COC.发汞、发铅D.心电图、尿氟E.肺功能、发汞54.冬季北方平原某燃煤城市发生了一次急性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城区居民普遍出现咳嗽、胸痛以及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当时天气晴朗,风速小。如果进行大气质量监测,其布点方式应采取(分数:1.00)A.四周布点B.扇型布点C.烟波下方布点D.按城市道路交通线布点E.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分布布点55.煤杂质中对
10、大气污染影响最大的元素是(分数:1.00)A.氟B.砷C.钙D.铁E.硫56.某地妇女冬季喜围坐在煤炭炉旁做家务,致使其中部分中老年妇女经常出现鼻咽部、眼睛等刺激,与这些症状出现有关的最主要室内空气污染物是(分数:1.00)A.SO2B.COC.甲醛D.IPE.NO257.某水产养殖水体在施撒有机肥后湖面不断冒出气泡,短期内突然有大量的鱼类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数:1.00)A.水的 pH 值异常B.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C.水中有毒物存在D.水中致病微生物存在E.鱼类的营养物质严重缺乏58.有一种空气污染物,它是一种不完全燃烧产物,且对人具有致癌作用,在环境中被光分解,或被细菌分解。目前尚未见
11、其有生殖发育毒性作用,该污染物是(分数:1.00)A.硫化物B.铅C.苯并(a)芘D.氯乙烯E.石棉59.测定三氮的水样应保存在(分数:1.00)A.4以下B.5以下C.7以下D.10以下E.20以下60.对某水样“三氮”检测结果显示,氨氮显著升高,亚硝酸盐氮显著升高,而硝酸盐氮不高,这说明水体(分数:1.00)A.新近受到严重的有机性污染,过去受污染不明显,自净过程正在进行B.过去受到污染,自净过程已完成,最近又受到新的有机性污染C.从过去某个时期起,水体一直受到严重的有机性污染D.过去受到严重的有机性污染,自净过程已经完成E.过去受有机性污染不明显,现在受有机性污染非常严重61.反映水体新
12、近受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是 (分数:1.00)A.氯化物B.硫酸盐C.氨氮D.蛋白氮E.硝酸盐氮62.反映水体过去受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是(分数:1.00)A.氯化物B.硫酸盐C.氨氮D.蛋白氮E.硝酸盐氮63.过去,美国洛杉矶、纽约和日本东京、大阪曾多次发生急性中毒烟雾事件,其污染物是(分数:1.00)A.煤烟烟雾B.酸雾C.光化学烟雾D.异氰酸甲酯毒雾E.S02 与金属粉尘混合性烟雾64.培养于 44502的温水浴内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称为(分数:1.00)A.总大肠菌群B.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C.粪大肠菌群D.大肠菌群E.畜、禽粪便大肠菌群65.对水体的微生物学性状进行
13、评价时,于 44.5C 温水浴内培养能生长繁殖,发酵乳糖而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菌群为(分数:1.00)A.大肠菌群B.总大肠菌群C.粪大肠菌群D.土壤中的大肠菌群E.水中的大肠菌群66.地下水的温度一般较恒定,当其突然发生变化时,可能是由于(分数:1.00)A.地面受到强烈的日照B.受气温剧烈变化的影响C.地面水大量渗入D.地壳明显活动E.附近存在地热67.地表水有机氮和蛋白氮含量突然增高时,表明其最可能受到(分数:1.00)A.造纸厂污水污染B.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C.地表径流污染D.人、畜粪便污染E.钢铁厂废水污染68. 1999 年 4 月南方某大型湖泊 1800 亩水面泛起了一片片死鱼
14、,湖水呈黑色,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臭味,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头昏、恶心等。 若对此次事件进行现场调查,除向当地居民调查询问外,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的样本是(分数:1.00)A.死鱼和岸边:土壤B.受污染的湖水和死鱼C.受污染的湖底淤泥D.岸边土壤和受污染的湖底淤泥E.受污染最严重的湖区空气69.首先应考虑作的检测项目是(分数:1.00)A.水中溶解氧B.水中有毒化学物质C.水中磷、氮含量D.湖底淤泥和岸边土壤有毒物质E.空气中有毒化学物质70.水体污染物吸附于悬浮物和颗粒物后,逐渐下沉进入水体底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变成毒性更大的、理化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化学物质,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水体(分数:1.0
15、0)A.镉污染B.有机氯污染C.多氯联苯污染D.酚污染E.汞污染71.不属于大气卫生基准制定方法的是(分数:1.00)A.流行病学研究B.危险度评价C.环境毒理学研究D.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E.快速计算方法72.WHO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未观察到直接或间接反应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属于(分数:1.00)A.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B.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C.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D.环境空气质量四级标准E.尚无此类环境标准73.地下水一旦遭受明显污染,即使查明了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来源,地下水水质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1.00)A.地下水微生物含量少,自净
16、能力较差B.地下水污染过程缓慢,被地层阻留的污染物还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到地下水中C.地下水复氧能力差、溶解氧含量低,不利于地下水污染的自净D.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污染物不易被稀释E.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沉淀作用强、易沉入水体底质,形成较高浓度的污染带74.某地曾在上世纪 60 年代建一有机氯农药厂,数年后,附近居民反映增多,有的说空气中有难闻的气味,有的说鱼体中有煤油气味,为了判断该有机氯农药厂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否产生损害,其最有效的指标是测定(分数:1.00)A.空气中有机氯B.饮水中有机氯C.水产品中有机氯D.茶叶中有机氯E.母乳中有机氯75.当地下水的温度突然发生变化时,可能是由于(分数:1.
17、00)A.地面受到强烈的日照B.受气温剧烈变化的影响C.地面水大量渗入D.受化学物污染E.附近存在有地热76.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通过皮肤传染给人而引起的疾病是(分数:1.00)A.血吸虫病B.炭疽病C.破伤风D.蛔虫病E.痢疾77.某地近来连降暴雨、洪水泛滥、渍水严重、水井受到严重污染。饮用同一水源的村民在短期内有许多人发生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经对该饮水水源进行严格处理和消毒后,该病的爆发流行得以控制。你认为该地发生的这种疾病可能是(分数:1.00)A.不明原因的胃肠炎B.食物中毒C.慢性胃肠炎发病的偶然巧合D.介水传染病E.地方性胃肠疾病的偶然爆发78.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
18、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为(分数:1.00)A.溶解氧含量B.化学耗氧量C.生化需氧量D.复氧量E.水中微生物产气量79.水的硬度是指(分数:1.00)A.溶于水中钙、镁等盐类的总量B.水煮沸后形成的碳酸盐沉淀所去除的硬度C.水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D.非碳酸盐硬度E.碳酸盐硬度80.日本痛痛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分数:1.00)A.当地土壤原生环境中含有大量镉B.受工厂气型镉污染所致C.含镉废水污染农田而引起D.含镉废水污染了当地居民的水源水E.工厂排放的含镉废渣污染了较大范围的土壤81. 1999 年 4 月南方某大型湖泊 1800 亩水面泛起了一片片死鱼,湖水呈黑色,空气
19、中弥漫着难闻的臭味,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头昏、恶心等。 这次大面积突发死鱼事件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1.00)A.水中溶解氧含量突然降低B.水中磷、氮等使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突然增加C.水体突然遭受大量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D.水体在短期内接纳过多的耗氧有机物E.湖周围农田污水的污染82.胎儿水俣病的病因是(分数:1.00)A.汞B.甲基汞C.农药D.二恶英E.2,4,5 涕83.某山区,将废弃农药当作垃圾倾倒在附近中学的水井旁,若干时期后,不少学生与教职工中陆续出现四肢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皮肤色素异常,有的还有色素缺失,呈点状、片状白色斑点(块),更有少数人出现皮肤角化(手掌、脚跖部更甚)等症状。
20、经上级疾控中心检测井水中砷含量为 0.20mgL,初步诊断为砷中毒,但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一事件的原因与病症,最应检测的项目是(分数:1.00)A.进一步进行卫生调查B.调查村民的生活方式C.核查井水中砷含量D.检测食品中含砷量E.病人的生物测量84.卫生医师对某江水中多氯联苯(PCB)监测结果是水中为 0.013gL,底泥中为 0.6lagL,水藻类1.1tgL,虾类为 61agL,鱼肉中为 60ggL。在人体中也有 PCB 蓄积。这种不同介质中不同浓度的关系称为(分数:1.00)A.生物转化B.生物传递C.生物降解D.生物富集E.生物分解85.PCB 在人体中主要蓄积于(分数:1.00)A.脑
21、组织B.脂肪组织C.皮肤组织D.软骨组织E.肝脏86.判断水质是否受人畜粪便污染的最重要指标是(分数:1.00)A.细菌总数B.大肠菌群C.粪大肠菌群D.肠道致病菌E.厌氧芽孢菌87.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中提出的最近用水点,其含义是(分数:1.00)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口下游最近城镇、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的取水点B.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口距城镇或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的取水点下游 100m 断面处C.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口距城镇或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的取水点上游 lOOm 断面处D.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口距缄镇或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的取水点下游 1000m 断面处E.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口下
22、游最近城镇、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的取水点上游 1000m 断面处88.反映水体有机物含碳量的指标是(分数:1.00)A.氨氮B.浑浊度C.总固体D.TODE.TOC89.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分数:1.00)A.多为爆发流行B.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C.发病多在同一潜伏期内D.对水源采取净化消毒处理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E.病人的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90.某地近来连降暴雨、洪水泛滥、积水严重、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用同一水源的村民在短期内有许多人出现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经对该水源进行严格处理和消毒后,该病的爆发流行得以控制。这种疾病很可能是(分数:1.00)A.不明原因的胃肠炎
23、B.食物中毒C.慢性胃肠炎发病的偶然巧合D.介水传染病E.人为投毒91.在地面水污染自净过程中,水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氧的同时,水中的氧也可通过某些途径得到补充,使水中的氧达到一定水平,这一过程称为(分数:1.00)A.水的复氧过程B.水中氧的溶解过程C.水中微生物对氧的消耗过程D.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E.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水的补氧过程92.某水体受生活污水及含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已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已严重恶化,水中溶解氧含量几乎测不出,并已有变黑发臭的现象,此时水中进行的净化过程主要为(分数:1.00)A.物理净化过程B.化学净化过程C.光解和光氧化过程
24、D.微生物的有氧分解过程E.微生物的厌氧分解过程93.生物富集作用指的是 (分数:1.00)A.水中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溶解氧被消耗的同时,空气中的氧通过水面不断溶解于水中而补充水体的氧B.水中化学传染物经水中微生物作用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的化合物C.经食物链途径最终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D.水中污染物吸收光能发生分解E.水中有机物过多水体变黑发臭94.生物转化指的是 (分数:1.00)A.水中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溶解氧被消耗的同时,空气中的氧通过水面不断溶解于水中而补充水体的氧B.水中化学传染物经水中微生物作用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的化合物C.经食物链途径最终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2012 年公卫 执业 医师 考试 环境学 试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