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8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8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的使命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分数:2.00)A.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
2、体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分数:2.00)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4.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分数:2.00)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3、:“怒则伤肝,喜则伤心,忧则伤肺。”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意识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动性B.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地表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C.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上D.意识的能动性的发挥可以脱离客观规律6.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要多得多。”其哲学启示是(分数:2.00)A.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意识具有能动性D.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7.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分数:2.00)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8.“社会上一旦有
4、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9.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1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分数:2.00)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1.美国生物学家康莫纳指出:“在热切探寻现代科学技术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几乎产生一种致命的错觉:人们已经最终
5、逃脱了对自然界平衡的依赖,而事实是可悲的、截然不同的。”这说明(分数:2.00)A.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永久性破坏B.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将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C.我们依赖于自然界的平衡,不是少了,而是多了D.科学技术能力和自然界的平衡将永远无法一致12.“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就是说(分数:2.00)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1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分数:
6、2.00)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1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分数:2.00)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
7、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这里的“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指的是(分数:2.00)A.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B.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问题C.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17.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内在联系体现在(分数:2.00)A.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B.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C.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D.人类世界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
8、在世界的界限18.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方法的有(分数:2.00)A.举一反三、洞悉症结B.尚和去同、执两用中C.继承与批判相统一的方法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分数:2.00)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20.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和合”,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下列选项中有代表的说法有(分数:2.00)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B.听其言,观其行C.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1.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
9、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分数:2.00)A.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C.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D.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分数:2.00)A.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B.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C.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D.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23.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价值
10、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B.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C.通过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历史的逻辑的统一D.成功的实践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24.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以下选项内容正确的是(分数:2.00)A.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B.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C.社会意识不具有阶级性D.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识形态25.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分数:2.00)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
11、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26.般来说,阳光和空气不是商品,但在一些国家,新鲜空气也可以装在特别容器中 HJi售,空气之所以成为商品,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人们不能随便从自然界中得到新鲜空气B.能满足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要C.把空气净化并装在特别容器中要经过人们的劳动D.新鲜空气的生产以交换为目的27.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分数:2.00)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28.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分数:2.00)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
12、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29.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必然导致(分数:2.00)A.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矛盾的加深B.资本主义的灭亡C.资本主义生产社会性加强D.资本家的财富不断增长,无产阶级贫困化30.列宁曾经说过,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然而,现实却是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分数:2.00)A.个体资本所有
13、制占主导地位B.私人股份资本占主导地位C.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D.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31.列宁说:“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垄断并不能消灭竞争,其原因在于(分数:2.00)A.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生产社会化B.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C.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D.不存在“绝对的集中”和“纯粹的垄断”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8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
14、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的使命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分数:2.00)A.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
15、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代表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为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因此,答案为 C项。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分数:2.00)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
16、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题干中诗句的意思是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在天空转动,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遥看宇宙中的星河。体现了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统一,因此,选项 D正确。选项 ABC表述均是错误的,时空是客观的、无限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有多种表现形式。4.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
17、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分数:2.00)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 D.一维性解析:解析:物质运动和时空是不可分的,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包括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非欧几何证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两者互为函数,而且充分证明具体时空会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时空的相对性。粒子在光速运动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钟慢”“尺缩”的现象。题干所说的是“钟慢”实验,说明的是时间的相对性。四个选项都是时间的属性或特点,但只有 C选项是符合本题要求的正确选项。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18、“怒则伤肝,喜则伤心,忧则伤肺。”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意识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动性B.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地表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C.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上 D.意识的能动性的发挥可以脱离客观规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情感等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抵制人体生理和精神上的疾病。所以,选项 C为正确答案。选项 A、B 和题干所表述的意思不相干,选项 D本身的表述就是错误的。6.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要多得多。”其哲学启示是(分数:2.00)A.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19、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意识具有能动性D.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不同方面的转化而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具体矛盾的暂时的或最终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它既是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恩格斯的话就启示我们,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故选项 D正确。7.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分数:2.00)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因果关系的内涵。选项
20、ABD都是描述,前后没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无法形成必然的因果判断。只有选项 C符合题意。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所以 C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9.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这个梨子的感性形
21、象,这种反映形式是(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表象 D.分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对梨子各种属性的感觉和建立起来梨子的感性形象是人的感性认知中的表象,选项 C正确。选项 AB是其中一个环节。1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分数:2.00)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9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