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7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试卷 87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上述资料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确定不同于工业品的地方在于: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 (分数:2.00)A.劣等地决定B.中等地决定C.优等地决定D.平均生产条件决定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着(分数:2.00)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斗争4.“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
2、为一个过程”的观点是(分数:2.00)A.一切哲学的观点B.辩证法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5.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相继成立国学研究院或者国学班,“国学热”现象引起了学术领域和社会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与“国学热”的方兴未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学子们对于国学却充满无知和排斥。“国学热”在现实中遭遇了国学“无用论”。这个现象反映(分数:2.00)A.实用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B.文化是历史的、具体的多样性统一体C.文化不具有客观性D.对文化的理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6.“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
3、政体。同时,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小国宜于共和政体,大小适中的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则宜于由专制君主统治。”这段话的哲学倾向是(分数:2.00)A.地理环境决定上层建筑B.人们的历史选择归根结底是国家大小的选择性C.主体的历史选择取决于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D.主体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是民族利益7.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2.00)A.加快体制改革B.引导农民闯市场C.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产品价格D.加快农村和农业的经济结构调整8.2006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分数:2.00)A.促进经济社会
4、协调发展B.又快又好发展C.又好又快发展D.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分数:2.00)A.物质的承担者B.物体的位置移动C.事物的显著变动D.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1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分数:2.00)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B.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C.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经济基础11.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分数:2.00)A.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B.发展壮大集体
5、经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D.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2.生产价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分数:2.00)A.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的B.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C.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引起的D.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引起的13.“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分数:2.00)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
6、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5.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分数:2.00)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16.“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分数:2.00)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17.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分数:2.00)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近代唯
7、物主义D.宗教哲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辩证法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承认( )(分数:2.00)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D.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2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分数:2.00)A.我们党的思想路线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C.毛泽东思想的精髓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1.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多个方面的发展构成
8、,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些方面主要为( )(分数:2.00)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2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分数:2.00)A.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B.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2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以下因素决定的,它有(分数:2.00)A.坚定的理想信念B.鲜明的阶级立场C.严密的科学体系D.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24.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
9、东思想方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放思想的目标是什么呢?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分数:2.00)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C.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同一思想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D.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25.A皮鞋公司推销员甲和 B皮鞋公司推销员乙均被派往太平洋某小岛寻找销路。一周后,甲向 A公司报告:“在这里一双鞋也不会卖出去。因为这里的人从来不穿鞋。”乙向 B公司报告:“我找到了一个巨大的皮鞋市场,我们的鞋销路会非常
10、好。因为这里的人从来不穿鞋。”甲和乙对同一事实得出不同结论表明( )(分数:2.00)A.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B.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C.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影响D.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表现为选择作用和重构作用26.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分数:2.00)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周转速度不同C.价值补偿方式不同D.物质更新的方式不同27.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表明(分数:2.00)A.蜘蛛、蜜蜂
11、等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本领B.人之所以感到惭愧,是因为人在某些方面改造世界的能力不如其他动物C.人以外的动物不能形成理性认识,人则可以形成理性认识D.人的建筑等活动是实践活动,其他动物的活动则不是28.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其特征是(分数:2.00)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9.“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段话说明(分数:2.00)A.社会历史是由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构成的,是没
12、有客观规律的B.人们的目的和动机决定社会的发展,这同自然界由物质力量决定其发展是不同的C.社会发展离不开入的活动D.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30.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全面把握它的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是(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代特征相结合C.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D.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31.我们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因为(分数:2.00)A.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B.我国是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C.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D.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艰巨工程32.下列选项中
13、,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有(分数:2.00)A.民主就是人人有政治自由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制度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人类的民主有其共性的一面33.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2009 年多选)(分数:2.00)A.“毕其功于一役”B.“二次革命论”C.“无间断革命”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34.我国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有( )。(分数:2.00)A.全民所有制经济B.集体所有制经济C.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联合建立的企业D.个人人股、雇工经营的企业E.各地区、部门、企业相互
14、参股的公有制企业35.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爱国主义、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D.艰苦奋斗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6.作为客体可以是物质性的东西,也可以是 1;作为主体可以是 2 ,也可以是社会、集团、阶级、民族,以至整个人类。(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7.人生观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据某种世界观和个人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意义、 1、 2、 3 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人生观的这些方面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其中 4 即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对人生观的其他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数
15、: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8.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即 1 理论,是同空想主义相对立的。共产主义制度,必须在 2 理论指导下,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后,经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共产主义不仅要解放无产阶级,而且要解放 3,只有解放了 4 ,无产阶级自身才能得到彻底解放。(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不仅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还必须坚持和完善 1、 2、 3。(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0.和谐社
16、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就是全体人民 1、 2 而又 3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 4 的社会。(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1.科学主义思潮源于 1 哲学,法国哲学家孔德是其创始人。这种哲学提出追求“确实的”知识,即凭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把经验和科学理解为主观感觉、表象的总和;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 2基础上。20 世纪初叶,在美国兴起的 3 以及 20世纪 3050 年代流行于西方的逻辑实证主义,都是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 4 提出“有用即真理”。 5 认为科学的哲学决定于经验与逻辑的统一
17、。二者都声称科学的哲学改变了传统的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彻底的革命。(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2.劳动资料亦称 1,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包括十分复杂的内容, 2 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3.劳动者个体的体力和智力,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就其发展的一般趋势而言,劳动者的 1 因素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以后,劳动者划分为 2 和 3。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出现以后,
18、物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者,即科学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4.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 1、 2、 3 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这三种社会形 态是分别由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基础形成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在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这两个三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是内在统一的: 4 即自然经济社会, 5 即商品经济社会, 6 即产品经济社会。(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
19、空项 1:_45.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 1。同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又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 2,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只有从社会形态发展的 3 和统一性的结合上研究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和更替,才能深刻理解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四、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46.对立统一规律(分数:2.00)_47.矛盾的同一性(分数:2.00)_48.偶然性(分数:2.00)_49.或然率(概率,几率)(分数:2
20、.00)_内容_五、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_52.2006年 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请回答: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什么?(分数:2.00)_53.材料 1 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
21、的 4%,可消耗的水泥却占全球消耗量的 40%,原煤占31%,铁矿石占 30%,钢材占 27%。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4倍;每创造 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 4.3倍,是德国和法国的 7.7倍,是日本的 11.5倍。从资金投入看,我国投资率一直保持高水平。按照与国际可比的支出法核算,2003 年我国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2.7%,而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的比重一般为 20%左右。此外,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也同样存在粗放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耗费、高投入的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一国内部,世界资源同样是有限的。世界资源既有分配格局的改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87 答案 解析 DOC
